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一模 2022-04-27 6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遒(jìng)       养(zī)          切(yān)
B.蹁跹(xiān)       色(jiǎo)       惜(lìn)
C.胧(méng)     毛(jié)        临(pīn)
D.守(kè)       塘(bēi)       立(chù)
2022-04-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浩翰          铭记          吹毛求疵
B.涵养          颠倒          常治久安
C.锃亮          空旷          信手拈来
D.熄灭          歌谣          哗众取庞
2022-04-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是今非昔比啊!
B.开学了,同学们把校园里每个角落的杂草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整个校园都是不毛之地
C.疫情肆虐,但仍有个别人费尽心思,任劳任怨,只为发灾难财,以求一夜暴富。
D.《民典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与人们的生活相濡以沫
2022-04-2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桂林山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我生活在桂江江畔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是否培养阅读的兴趣。
D.通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2-04-27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指“中秋节”。
B.古代对不同年龄有相应的称呼,例:始龀——七八岁,志学——十五岁,不惑——四十岁。
C.“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中“黑山”泛指南北朝时北方的山名;“却话巴山夜雨时”中“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种豆南山下”中“南山”指庐山,也可泛指南边的山。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杏花雨”指春雨,“杨柳风”指春风。
2022-04-2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亿万网友既被活动主题宣传片中抗战老兵、烈士英模的画面所震撼和打动,也积极响应,分享“我们家的报国故事”。一张照片、一个军用水壶、一封家书、一本证书、一枚奖章……很多人突然发现,家中这些看似简单的老物件,其实是长辈为国为民奋斗打拼的岁月见证。这些普通网友所分享的故事,虽是一份份平凡的“家族记忆”,但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英雄史”。

③国家的意志,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当此之时,以全网互动形式倡导“崇尚英雄”、热议“精忠报国”,也是对这一法律的生动践行。正如一个网友留言所说:“我一直以为升旗时我致敬的只是国旗,后来才发现我致敬的还有国旗背后的英雄、先烈、历史、传承和不死的精神。”

④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人们面对英雄许下的每一条誓言,都传递着对英雄精神的崇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⑤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⑥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继续。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知名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去发现,去传承,去效仿,正是这个活动的最大意义。

⑦“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蔚为风尚,光荣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这是习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讲话时提到的,他强调,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材料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话被人们反复提起,网友们疯狂点赞。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响亮的口号。即使是在和平年代,“00后”战士陈祥榕这般朴实的话语,也比任何时候都要感人动听。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或许,很难有文字能诠释英雄这般铁骨铮铮的英勇壮举;或许,很难有话语能够道尽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深情愫。然而,此时此刻,每一个平凡的我们,或许依然可以通过切实的行动,用对本职岗位的坚守,对社会责任的坚持,用那不懈的奋斗,致以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摘自网络,有删改)

6.对【材料一】所表明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A.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B.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C.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
D.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7.细读【材料一】的前三段,不能准确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的一项是(     
A.众多媒体共同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
B.《英雄烈士保护法》于4月底全票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
C.亿万网友被活动主题宣传片中抗战老兵、烈士英模的画面所震撼和打动。
D.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8.联系以上三则材料,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三】中“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被网友反复点赞,表明了广大人民对英雄深深的追思与敬意。
B.【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蜀先主庙》,表达了对“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的高度赞誉。
C.【材料一】第③段“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一句中的加点词可以去掉,不影响表达效果。
D.【材料一】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英雄精神还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对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的开展,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参与到英雄的行动中。
B.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等几位戍边英雄荣誉称号、记功等,表明党和国家对英雄铁骨铮铮的高度赞誉,号召人民致以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C.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都应传承下去。
D.《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通过并施行以及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英雄模范的高度重视。
10.联系以上三则材料,有同学谈到了对“英雄”的认识,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出忠诚、执着、朴实等鲜明品格的人就是英雄。
B.那些光芒万丈、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人和所向披靡、成就丰功伟绩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C.生活中处处有英雄,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做出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皆可成为英雄。
D.大部分英雄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为国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2-04-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
B.所识穷乏者得我(语气词,通“欤”)
C.故患有所不也(动词,通“避”)
D.万钟于我何焉(动词,增加)
12.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生而有不用也B.呼尔而与之
C.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D.乡为身死而不受
13.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是/亦不可以/已乎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14.翻译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5.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请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一句诗。
2022-04-27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