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七年级 期末 2022-11-30 2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抖(sǒu)        祷(qǐ)        (xiánɡ)     差不齐(cēn)
B.徘(huái)       痪(tān)       弄(wǔ)          有介事(shà)
C.时(shà)        (zuó)       塌(tān)        轻怕重(niān)
D.鄙(bó)          (ɡài)       (chè)        人听闻(hài)
2022-11-3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弹簧   静谧     云宵     混为一谈
B.粗犷   凄冷     宽敞     咄咄逼人
C.瘫痪   寥廓     决别     面面相觑
D.憔悴   复盖     炫耀     鸭雀无声
2022-11-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D.看到自己讲课时的神态被学生制作成表情包,李老师怪诞不经,对学生们把她当朋友感到十分欣慰。
2022-11-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B.“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C.有报道说,受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2022-11-3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出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呐喊》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史铁生散文选》
C.《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论语》——孔子——春秋末期
2022-11-25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只是       。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 凶猛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暗示   ④不停地絮絮叨叨
A.③②④ 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
选择题 | 容易(0.94)
7.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词性上看,清楚、宽阔是形容词;从感情色彩上看,行动、精致是褒义词。
B.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称自己的父亲,“垂询”是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见教”用来称对方指教自己,“惠存”用来称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
C.《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儒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D.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诚子书》是他劝勉儿子的一封家书。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8.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①杂畜:混在一起喂养。②俟:等待。③伺:守候,观察。④从侄:堂侄。虞敦,人名。⑤贻:留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前后受其       敌:攻击
B.目似瞑,暇甚       意:神情
C.则二狼伺其未       觉:熟睡
D.将其喉       啮:咬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屠惧,投       乃伪睡
B.后狼止前狼又至       阴怀不测
C.两狼并驱如故       犬阻不使前也
D.悟前狼假寐       杀而取其革
(3)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其一坐于前
B.一狼其中
C.主人寝厅事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4)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甲文重在赞美屠户的智慧和力量,乙文讽刺了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的缺陷。
B.甲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屠夫的复杂性格。比如“投以骨”表现屠户的怯懦,“屠暴起”“屠自后断其股”根除狼患,表现屠户的勇敢机智。
C.甲文“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乙文“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两句都表现狼表面温驯,实际像狗一样阴险狡猾。
D.甲、乙两文结尾都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来点明全文的主旨,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022-11-30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

一闻流水曲,行住两沾衣。


【注】①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
(1)“行住”一词中,“行”指的是征客。那么“住”指的是_____,本诗前两句通过对意象: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渲染了_____的氛围。
(2)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0.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②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谭嗣同《潼关》)
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⑤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义,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__________”。
⑥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
⑦我国古代诗文中,“风”的身影随处可见,它陪伴过游子,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
2022-11-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 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 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④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1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16-11-18更新 | 1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语文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15. 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2019-08-08更新 | 57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真题
16. 走进“西游”,重温经典。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A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_____________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八戒_____________的心理。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
2019-06-28更新 | 149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小作文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


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用上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和姓名)
18. 目睹荷叶雨中护莲的一幕,冰心读懂了母亲对孩子的荫蔽;三代人散步的一次经历,使莫怀戚明白了中年人的责任;井房触摸水流的经历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感受到了生命的欢愉……成长过程中,你是否也有过一些难忘的经历,经历过之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请以“那一次,我明白了_____”为题,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结合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写作;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2-11-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10,15,1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94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文学常识综合
60.85衔接与排序
70.9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文言文阅读
80.65蒲松龄(1640-1715)  小说类对比阅读
三、诗歌鉴赏
90.65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1-140.4散文
六、综合性学习
150.65文段综合  准确、鲜明、生动
七、名著阅读
160.4文学常识综合  吴承恩(1507-1582)  小说类
八、作文
170.4小作文
18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