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 七年级 期末 2023-02-08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润(lǎng)        朗(yìng)          差(qīn)             大相径(qíng)
B.派(qiǎn)        (xián)          (guǎng)       根问底(páo)
C.落(zhuó)        (chǒu)       粼(lín)             轻怕重(niān)
D.徘(huái)          (yán)        惚(huǎng)        人听闻(hǎi)
2023-02-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瘫痪     猾翔     愚蠢     人声鼎沸
B.冤枉     缥缈     怅然     随声附合
C.张扬     溜达     畏俱     油然而生
D.爱慕     凯歌     理智     惊慌失措
2023-02-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 _____(大方   豪放   慷慨)的;当人类粗暴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
(2)主讲台上,一位 _____(器宇轩昂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和蔼可亲的老人正讲述亲身经历的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2023-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8)~(10)题中,任选一题】
(1)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谭嗣同《潼关》)
(3)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_____。(曹操《观沧海》)
(6)夕阳西下,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三军可夺帅也,_____。(《论语•子罕》)
(8)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___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_____(朱自清《春》)。
2023-02-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②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③是潜移默化的。④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⑤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④句中的加点词语“一种”按照词性划分是 _____词。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023-02-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6.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   ②弼马温   ③齐天大圣   ④孙行者   ⑤斗战胜佛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7. 请你参加以“小故事大智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将下列文字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简要说说寓言的特点。
材料: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3)大家都知道,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并且有一定的寓意,再写一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吧,并写出其寓意。
成语:杞人忧天
寓意: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成语:
寓意:
(4)活学活用,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一些寓言故事,请你根据已经给出的内容补写后面的情节吧。

狐狸想吃公鸡肉,可是公鸡和一只黑狗形影不离,一起玩闹,狐狸害怕黑狗锐利的牙齿,就想嘲讽公鸡:“如果没有黑狗的保护,你一天也活不下去,真是无用……”公鸡听到了,很是生气,再也不和黑狗玩闹了。黑狗几次去找公鸡玩,黑狗只好放弃了,没想到,                。

2023-02-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一群来自西南端中老边境西双版纳国家保护区的大象开始了它们的旅程。中国民众不断发送有关这支奇怪队伍的各种影像,跟踪象群的行踪,惊讶地看着这些动物已经造成了价值超过一千万人民币的损失。为了遏制大象的狂野游行,用无人机跟踪它们的动向,疏散被这些动物拜访的居住地市民,甚至为它们保留了18吨食物。但是,警报器和卡车也无法转移这群奇特的徒步旅行者

一般而言,象群离开家园,往往是因为栖息地遭到破坏,有专家认为,这些年确实存在亚洲象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资源受到影响,移动路线和活动区域并非象群适宜活动区,不能简单用环境恶化导致象群被迫出走来解释。还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地磁影响、气候变化等角度解释这次野生象群出走的原因。

【材料二】象群为何反常北迁,相关专家猜测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其食物量难以持续供应保障;二是亚洲象群离开自然保护区后取食甘蔗、玉米等作物更为便利、可口,且未受到攻击威胁;三是头象迷路,象群在森林、农田交错区域以农作物为食物,从而不断游荡寻找,漫无目的。

(选自参考消息网,有删改)

【材料三】10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中国方案、注入中国力量。

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习近平主席提出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等

(选自新华社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象群北迁之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群北迁的大象来自西南端中老边境西双版纳国家保护区。
B.在北迁的途中,这群大象已经造成了价值超过一千万人民币的损失。
C.相关部门用无人机跟踪它们的动向,设置紧急屏障,甚至为它们保留了18吨食物。
D.这群大象一路东移北上400多公里,移动路线和活动区域都是象群适宜活动区。
(2)关于象群北迁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家观点的一项是(     
A.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其食物量难以持续供应保障。
B.亚洲象群离开自然保护区后取食便利、可口,且未受到攻击威胁,无意再回到原栖息地。
C.头象迷路,没有找到适宜长期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
D.因为受到地磁影响,所以导致了象群北迁。
(3)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哪些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
(4)象群北迁事件,引发人们对象群未来生存的担忧。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提出解决“担忧”问题的两条建议。
2023-02-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9. 暖年

包利民

①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

②记忆中最冷的那个新年,还是在儿时的乡下。那个早晨大雪封门,红红的对联绽放在一片洁白中,红红的灯笼摇曳在北风里。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灶台上的大锅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热的火炕上,看着墙上的年画出神。雪花拥挤在窗玻璃上,堆积着一份渴望。

③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嘹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雪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身心俱暖。

④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仿佛融进了一年的辛劳,也融进了所有的日光月光,我们醉在父亲的眼睛里。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像屋中间不灭的炉火,飘摇着无尽的憧憬,在眼中写满喜悦。

⑤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

⑥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鼻息扰动着雪花,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焐热着这个团圆的日子。麻雀的身影是暖的,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朵朵灵动,在北风中,在大雪里,倏然来去。

⑦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

⑧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长长短短地落在心底温柔的湖面,于是如花。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我们守岁,守着成长的渴望,是它们孕育着那个矮檐下,所有的尘梦。

⑨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母亲的容颜老了,笑容依然年轻。岁月老了,心也依然温暖。在这个新年,与回忆相逢。


(1)文章的题目是“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
(3)阅读文章第⑥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儿个方面写过年的“暖”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暖年”为题有什么妙处。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0.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后生才锐者,最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注】①才锐:才思敏捷。②一端:这里指一个方面。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这里指良药,规劝。④贻:留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年与时
②悲守穷庐
③最
以宽厚恭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       各须谨
B.静修身       刀劈狼首
C.一犬坐于前       可虑之事
D.淫慢不能励精       学而不思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4)【甲】【乙】两文都是给子孙们的家训,请谈谈两篇文章对少年成长提出了哪些要求。
2023-02-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的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 _____,表达了诗人的 _____的情感。
(2)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请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023-02-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查尔斯•比亚德说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星就会熠熠生辉。成长的旅程中,每个人都会迷茫,会气馁……在我们迷茫时,有人会如星星般指引我们前进,有人会如星星般带给我们希望……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填空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9,10,11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20.85常见易错字
二、填空题
3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基础知识综合
5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五、名著阅读
60.65吴承恩(1507-1582)  名著导读  《西游记》
六、综合性学习
70.85文化常识综合  汉字临摹  提炼与概括  开放性作答
七、现代文阅读
80.65非连续性文本
90.65散文  包利民
八、文言文阅读
100.65诸葛亮(181-234)  议论说理类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九、诗歌鉴赏
110.65陆游(1125-1207)  诗
十、作文
1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