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红桥区泰达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期末 2023-02-13 2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驾(yù)  解(pāo)  附(hè)  战战兢(jīng)
B.惜(wǎn)        (yùn)  飞(cuàn)     吹毛求(cī)
C.恐(xià)  染(xuàn) 然(mò)      浮光影(luè)
D.诡(jué)  懦(qiè)  手(tuó)  千之力(jūn)
2023-02-11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泰达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____________。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此刻,你就____________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妮妮道来,你的心便长出了翅膀。

A.触摸   邂逅       沉溺B.抚摸       邂逅       沉浸
C.抚摸   碰见       沉浸D.触摸       碰见       沉溺
2020-01-06更新 | 355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冰雪运动虽然很早就受到严寒地区国家民众的喜爱,但是冬季奥运会的创立最开始并没有那么顺利。②直到20世纪初,冰雪运动中的花样滑冰和冰球才成为夏季奥运会比赛,但是炎炎夏日进行冬季项目的比赛在当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③鉴于此,顾拜旦提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④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成功举办,这开启了冬奥会的历史。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2-01-13更新 | 669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A.,      ”。B.?      。”
C.?      ”。D.,      。”
2020-07-20更新 | 2083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拭”是擦拭的意思,“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秋色就好像是刚刚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样,清澈明净。
B.“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与“八年风味徒思浙”一起表现民族与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命运。
C.下阕以一组三字句开篇,写出了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D.词的末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达了词人对白居易的崇敬之情。
2020-03-24更新 | 1008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担当的力量》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肩上的担子重了,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他说,自己多挑一点,长辈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他们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困难的精神与品格。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以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6.下面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帮父母挑担子,并慢慢适应了。
B.自己多挑一点,长辈少干一点。
C.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
D.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母亲聊到她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当母亲和她的同学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长大后又有了坚守三尺讲台的担当,母亲和她的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C.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D.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A)(B)(C)三个画线句子分别举子花木兰、鲁迅和焦裕禄的例子,与后文“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照应,而且这三个例子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所以(A)(B)(C)三句不能调换位置。
B.文章②~⑤段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提出“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这一问题,然后从“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C.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肩上的担子重了,肩上的茧越来越厚”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迎难而上、百折不屈”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D.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以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1-05-25更新 | 46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有所不辟也(担心)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C.尔而与之(踩踏)
D.是亦不可以乎(停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皆有B.得则生
C.呼尔而与D.行道人弗受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对比论证,将鱼与熊掌进行正反对比,提出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C.文章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D.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020-03-24更新 | 46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古诗文默写。
(1)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 (《渔家傲•秋思》)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定风坡》)
(4)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_。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临江仙•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
2023-02-11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泰达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释】①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②册历:记事簿。③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④漫:随便。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初不知其____
(2)其人不能知而妄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15.结合原文,说说周忱是一个怎样的官员。
2019-11-24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五区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葵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葵花

①这是一个乡下女孩的名字。大麦地的孩子们不能理解:一个城里的女孩,怎么起了一个乡下女孩才会起的名字?

②这是一个长得干干净净的女孩,文静而瘦弱的女孩。

③这个女孩没有妈妈。妈妈两年前得病死了。爸爸要到干校,只好将她带在身边,一同从城市来到大麦地。除了爸爸,她甚至没有一个亲戚,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孤儿。爸爸无论走到哪,都得将她带在身边。

④刚来的那些日子,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⑤好大一个芦苇荡啊!

⑥好像全部世界就是一个芦苇荡。

⑦她个子矮,看不到远处,就张开双臂,要求爸爸将她抱起来。爸爸弯腰将她抱起,举得高高的:看看,有边吗?

⑧一眼望不到边。

⑨那是初夏,芦苇已经长出长剑一般的叶子,满眼的绿。

⑩爸爸曾经带她去看过大海。她现在见到了另一片大海,一片翻动着绿色波涛的大海。这片大海散发着好闻的清香。她在城里吃过由芦苇叶裹的粽子,她记得这种清香。但那清香只是淡淡的,哪里比得上她现在所闻到的。清香带着水的湿气,包裹着她,她用鼻子用力嗅着。

起风了,芦苇荡好像忽然变成了战场,成千上万的武士,挥舞着绿色的长剑,在天空下有板有眼地劈杀起来,四下里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

⑫一群水鸟惊恐地飞上了天空。葵花害怕了,双手搂紧了爸爸的脖子。

⑬大芦苇荡,既吸引着葵花,也使她感到莫名的恐惧。她总是一步不离地跟随着爸爸,生怕自己被芦苇荡吃掉似的,特别是大风天,四周的芦苇波涛汹涌地涌向天边,又从天边涌向干校时,她就会用手死死地抓住爸爸的手或是他的衣角,两只乌黑的眼睛,满是紧张。

⑭爸爸不能总陪着她。爸爸到这里,是劳动的,并且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爸爸要割芦苇,要与很多人一起,将苇地变成良田,变成一方方鱼塘。天蒙蒙亮,芦苇荡里就会响起起床的号声。那时,葵花还在梦中。爸爸知道,当她醒来看不到他时,她一定会害怕,一定会哭泣。但,爸爸又舍不得将她从睡梦中叫醒。爸爸会用因劳动而变得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细嫩而温暖的面颊,然后叹息一声,拿着工具,轻轻将门关上,在朦胧的曙色中,一边在心里惦着女儿,一边与很多人一起,走向工地。

⑮在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葵花只能独自走动。她去鱼塘边看鱼,去食堂看炊事员烧饭,从这一排房子走到另一排房子。大部分的门都锁着,偶尔有几扇门开着—或许是有人生病了,或许是有人干活的地点就在干校的院子里。那时,她就会走到门口,朝里张望着。也许,屋里会有一个无力却又亲切的声音招呼她:葵花,进来吧。葵花站在门口,摇摇头。站了一阵,她又走向另外的地方。

⑯有人看到,葵花常常在与一朵金黄的野菊花说话,在与一只落在树上的乌鸦说话,在与叶子上几只美丽的瓢虫说话……

⑰晚上收工,常常已是月光洒满芦荡时。昏暗的灯光下,当爸爸终于与她会合时,爸爸的心里会感到酸溜溜的。爸爸就让葵花枕在他的胳膊上,给她讲故事。屋子外面,芦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离开爸爸,已经一天了,她会情不自禁地往爸爸身上贴去。爸爸也会不时地用力搂抱一下她,这使她感到十分的惬意。熄了灯,父女俩说着话,这是一天里最温馨美好的时光。

16.结合第④~⑩段内容,说说芦苇荡有什么特点让葵花充满了新鲜感。
17.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起风了,芦苇荡好像忽然变成了战场,成千上万的武士,挥舞着绿色的长剑,在天空下有板有眼地劈杀起来,四下里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讲述了葵花一天的生活,葵花的勇敢、乐观、热情令人感动。
B.作者的语言带有人物的个性和温度,朴实自然又清新灵动,具有散文的韵味。
C.文中的爸爸带着女儿从城市来到乡下,面对命运的起伏淡然而坚韧。
D.葵花常常与野菊花、乌鸦、瓢虫说话,表现了爸爸对无人照看的女儿特别放心。
E.小说采用儿童视角描写生活,描绘了一段特定时期的自然风物和社会人情。
19.小说的结尾写道:“熄了灯,父女俩说着话,这是一天里最温馨美好的时光。”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1-01-14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近几年,天津港为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多个领域走在同行业前列。某班将开展以“走进百年港口——天津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2021年天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统计图

【材料二】

天津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集装箱码头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如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搬运机器人,依托5G网络和北斗导航系统运输集装箱,做到了更安全、便捷、高效。

【材料三】

天津港码头附近建成的风力和光伏发电机,于202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构成了智慧绿色能源系统。通过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建设,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全部设备率先用上清洁能源,实现了能耗进一步瘦身

【材料四】

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天津港建成了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港为建设智慧港口探索了哪些新路径。
2022-06-21更新 | 160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

八、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2. 填空。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人物。
人物文段

(1)
三人上到潘家酒楼上,拣个济楚阁儿里坐下。(1)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酒保唱了喏,认得是(1),便道:“提辖官人,打多少酒?”

(2)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2)   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

(3)
晁盖问(3)道:“先生,此一会如何?”(3)笑道:“兄长放心。此一会倒有分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兄长身边各藏了暗器,只看小生把手来拈须为号,兄长便可协力。”

(4)
(4)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2023-02-11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泰达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3. 下面是一段京剧唱词节选,请你根据《水浒传》的内容说说这是谁的唱词,并分析这段经历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着怎样的影响。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作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耀成长之路。生活中那记忆深刻的人、事、景、物、情感、道理,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心里的一束光,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助力我们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鼓励我们放飞梦想……同学们,你心里的那束光是什么呢?

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1-04-22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一般词语  词义辨析  简明、连贯、得体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标点符号
50.65其他近代作家  词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立论文
16-190.4小说  曹文轩(1954-)
三、文言文阅读
9-110.65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13-15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20-210.65图表类  提炼与概括
六、填空题
22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七、名著阅读
23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八、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