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甘肃 九年级 一模 2023-02-25 1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人的灵魂。②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____。③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______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生辉。④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一颗缀饰在皇冠顶上璀璨的明珠。⑤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慰(jiè)       相应成趣       堕落       熠生辉(shuò)
B.慰(jì)       相应成趣       坠落       熠生辉(shuò)
C.慰(jiè)       相映成趣       坠落       熠生辉(yì)
D.慰(jì)       相映成趣       堕落       熠生辉(yì)
(2)文段中有病句,请指出是第几句,并写出修改意见。
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 有人认为,下面句子中的“诠释”一词用错了,应该用“阐释”。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结合【】内《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回答。
白衣天使们的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坚守与坚韧。
【“阐释”的意思是“阐述并解释”;“诠释”的意思是“说明。”】
2023-02-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3. 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②俗话说,想做一件事,总会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总是能找到借口。
③“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可以成为坚持阅读的动力,而放弃阅读有时也不过一个“忙”字。
④有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
⑤可见,“忙”并不足以为不读书的借口。
⑥因此,读书更需要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韧劲与恒心。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④②①⑥⑤
D.③①④②⑥⑤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次以“关注我们的视力”为主题的全校性主题班会活动,并要求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1)请将图片中“擦亮心灵的窗户”用简化楷体字工整地书写。
(2)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然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图表中的信息。

2018年﹣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份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初中生近视患病率高中生近视患病率
2018年37.1%60.4%69.8%
2019年38.9%65%72.2%
2020年41%67%78%

(3)请你就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为中小学生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3-02-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对联涉及到的人物写出来。
(1)上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下联: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上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3)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
2023-02-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己,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杜牧《泊秦淮》)
(3)足蒸暑土气,_____。(白居易《观刈麦》)
(4)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陆游所作《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富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
(6)花儿芬芳了四季,更诗意了人生。李商隐借百花凋残来表现离别的伤痛:“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陆游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坚贞不屈:“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2023-02-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⑾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⑿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⒀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⒁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⒂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⒃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⒄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⒅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⒆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⒇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1)风雪愈紧了。

(22)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7.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情感变化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疑惑
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释然
8.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1)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2)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9.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中,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10.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1.研读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2019-06-17更新 | 1212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B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

薛晓倩

①评论当然是重要的。传统评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炼观点。贝克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认为:“思想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书评而不是书籍。”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所有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取而代之,有些时候便选择阅读书评。

②除了书评的重要性,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书评的影响力,包含两个问题:首先,书评是否有影响力?其次,由书评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③为了证明评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经有了看法的事物,和那些你还不了解的事物。“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栏目会发布书籍、电影、电视秀和展览的介绍及评价,你可以收看节目,然后把认同或不认同的观点记录下来。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于你不喜欢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评论试图改变你的态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领域,你会倾向于接受评论者提供的意见。相较而言,如果评论涉及你已经有所了解的领域,你就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部我读过的小说,评论的观点和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大相径庭,令我很不以为然。同样,我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厌烦一部电影。这证明了两点: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

④评论人对某些作品不够公平的时候,评论就成为了艺术的敌人。另外,大量可能不尽正确的文学批评影响了奖项评审,或许导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近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和重塑,数字时代的“评论家观点”还有价值吗?

⑤《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

⑥网络时代的评论会像蔓草似的覆盖掉原始的文本,使其仅剩一个迷蒙的轮廓。当书评取代了书籍本身,评论的波涛淹没了文本本身,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总结的文章。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人沮丧——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们不可能追上而终将错过的。

⑦显然,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希望字里行间都有爱,但是评论家们漫步在故事、图像、声音和口味所建构的迷宫里,一边怀疑。一边追寻符合他们口味的最终价值,我们应该喜欢这些吗?他们的文学评论深刻而准确吗?

(据2018年5月18日《文汇报》同名文章改写)

12.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3.请指出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4.为什么作者要花一半的篇幅讨论传统的文学评论?
15.阅读第⑤⑥两段,概括网络文学评论的特点。
16.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紧扣名人名言论证中心论点,行文简洁,视野开阔,论证严谨。
B.文章第①②段列举了部分评论家的观点及其争论的焦点,为第③段论证拓展了空间。
C.文章第⑥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网络时代评论的负面影响。
D.本文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018-07-18更新 | 57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7.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 同: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乙]

曹玮用兵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小惠未
②神弗
③玮侦虏兵以远
④玮又使人谕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将鼓       不若弃
B.可一战       故为贪利诱之
C.入见       止以待之
D.战长勺       玮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4)用“/”划分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划2处)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5)简答。
①请从[甲]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②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文中战斗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又是什么?
2023-02-2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8.“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19.三、四句运用_______________手法,展现了一幅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2018-07-31更新 | 61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十、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选段一: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贝,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

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

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


选段三: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0.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
______》 《______
21.《朝花夕抬》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又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那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22.“写作”是鲁迅的人生转折点,请概述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水浒传》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C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C见大虫扑来,只一闪,刚好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锨将起来。C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锨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C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一,一,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C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文段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_____(填故事名)。文段中加点的“扑”“掀”“剪”三字对刻画C人物形象的作用是;_____
2023-02-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片段作文:请你以说明为主,介绍一下你的初中学校。(不少于100字)
作文 | 适中(0.65)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亲是一盏灯,陪伴我们踏实前行,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和谐的家园,失败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

请以“ 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 | 适中(0.65)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三年倏忽成昨,曾经的懵懂少年,经历了一段成长的花样年华。你是否初心如昔,无怨无悔?假如岁月可以分段,时光可以剪辑,我们不妨回首三年初中生活,撷取其中最值得回味的片段,写出我们的思考与感悟。


请以“剪一段少年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清晰,体现命题要求;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③字数不少于600.
2023-02-18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语言表达
2
选择题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23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注音
二、语言表达
20.65一般词语
50.65对联  文学常识综合
三、选择题
30.4简明、连贯、得体
四、综合性学习
40.65图表类  汉字临摹  意见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7-110.65小说
12-160.4杂文
七、文言文阅读
170.65人物传记类  历史事件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18-190.4
九、名著阅读
20-220.65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23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十、作文
240.65小作文
250.65半命题作文
26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