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0-05-22 40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pīlì),全体都震(shǒng)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B.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1ún)巾,身披鹤(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我想起悠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1án)语,原野上怪(dàn)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tú)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020-05-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 “朕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B.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必较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决,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贮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2020-05-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偶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B.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C.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有条不紊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谨小慎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2020-05-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晓明的演讲刚刚结束,一个山东大学的老教师就赶紧回过头向她要了电话。
B.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所以今年大学的扩招趋势很明显。
C.这是一本很有可读性的书,作者是白落梅为纪念民国才女林徽因女士而写的。
D.大量观测事实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2020-05-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一一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C.“怎样? ……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D.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2020-05-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新诗,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其主要作品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人。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小说写人物主要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
D.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2020-05-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忱,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对选文第一句话“第二要乐业”在文中的主要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承上启下。B.引出下文论述的话题。
C.引起听众的注意。D.提出本段的中心观点。
8.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列举四个理由直接论述了什么? (     
A.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B.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C.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D.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9.下列对选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
B.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
C.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反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D.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证明“乐业的重要性”是道理论证。
10.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选出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
B.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获得快乐。
C.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
D.超脱专一做事的劳苦,在思接千载的神游中,得物外之趣。
2020-05-1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势竞上/箧曳屣B.一百里/高可二黍
C.天下独/猿则百叫无D.泠泠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1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个“奇”字。
C.文中“千百成峰”“转不穷”“叫无绝”加点的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初游富春江时百无聊赖,游兴极淡的情态。
13.下列语句关于文章写法表述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本文整体景物由上到下、自然地按视觉的移动来描写,显得有条不紊。
B.文中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与凄凉。
C.本文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特点,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
D.划线句“鸢飞戾天者……一句运用了联想手法,既是借景言志也是反衬山水之美。
14.对本文语言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朴刚健、雄浑奇特B.短小精悍、文辞简练
C.清新淡雅、生动逼真D.语句工整、骈散互用
2020-05-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酬”是应答的意思;“二十三年”不是确数,极言作者被贬时间之长;“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西晋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的是晋朝的王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表达恍如隔世、人生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流露出作者豁达的胸襟,“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17.下列哪个句子不是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05-2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4)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2020-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19. 根据情境提示,完成题目。

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购买并阅读《西游记》,甲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只能买了一本十几块钱的普通简装本。当他回到教室,看到同桌乙购买了一百多元的豪华版《西游记》后脸红了。


为消除甲同学的尴尬,乙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当得体, 60字以内。)
2020-05-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万米)

2015年

33

10

2016年

35

12.2

2017年

39

15.6

20.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
21.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往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工作。
2018-06-19更新 | 1640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王涣传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遣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酽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粲桉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①郊:古地名。②功曹:汉代辅佐州、郡长官办事的官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等。③谲(jué):这里指巧妙的办法。摊(tí :揭发。④醊(zhuì):祭祀时用酒酹地。⑤粲桉:“檠” 即盘,“桉” 即碗。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涣好侠_______________
(2)以贤选能涣______________
(3)拾遗补_______________
(4)亡其半__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4.结合文章,说说王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2020-05-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⑾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⑿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⒀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⒁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⒂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⒃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⒄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⒅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⒆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⒇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1)风雪愈紧了。

(22)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25.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情感变化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疑惑
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释然
26.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1)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2)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7.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中,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28.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9.研读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2019-06-17更新 | 1212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B卷)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3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与世界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被各国人民点赞。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漱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读了以上文字,你能联想到自己的哪些生活经历、体验和感悟?请以“分享”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吧。
要求:(1)自拟题目: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得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如果需要,请用“xxx”代替。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20.85常见易错字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标点符号
6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现代文阅读
7-100.65梁启超(1873-1929)  杂文
25-290.65小说
三、文言文阅读
11-140.65山水游记类  吴均(469~520)课内阅读
22-240.4范晔(398-445)  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四、诗歌鉴赏
15-170.4刘禹锡(772-842)  诗
五、名句名篇默写
18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语言表达
190.85情境补写
七、综合性学习
20-210.4文段综合
八、作文
300.6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