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 九年级 期末 2023-03-24 3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小组在品读诗文中,为历代文人的君子人格所感动。请你整理大家的探究成果。

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君子人格的人物数不胜数。未来公民也需要有君子人格。

何为君子?君子首当修身养性。李商隐在《无题》中写下的                             ,是生命耗尽而初心不变、矢志不渝的君子之风;李白在《行路难》中写下的                 ,是遭遇困境而仍心志坚定、意气     发、执着豪迈的君子之风。

君子还应以天下为己任。韩愈在年迈被贬之时写下的欲为圣明除弊事,           ,是不辞衰老、不惜残年、爱国之心弥坚的君子之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                         ,是心怀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君子之风;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下的      ,梦回吹角连营,是虽不得重用但仍披肝沥胆、壮志不泯的君子之风。

君子人格是一种坚守,是对道德的坚守,但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坚守。我们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心        天下、死而后已的人,有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人,有坚守理想、勇于担当的人……正是有无数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中国脊梁,伟大民族的车轮才得以千年不停。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小舟想在最后一段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括号中的意思,请你帮他写出合适的成语。
3.小山发现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写出修改意见。
4.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2023-03-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小组同学结合所学,搜集了几则材料,探究古代文人的君子人格。
【甲】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北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此诗是其在嵩洛宴会上的感怀之作。②匝:环绕一周叫一匝。③昔人:指李德裕,唐文宗开成元年被贬滁州,期间建怀嵩楼,并写有《怀嵩楼记》一文。④嵩:这里兼指嵩山与洛阳,因洛阳又称嵩京,李曾分司东都(洛阳)。⑤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⑥会须:终要。⑦群玉峰:群玉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白雪覆盖的山峰。
【乙】

夜雪

明·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丙】

苏轼列传(节选)

郡有宿贼尹遇等,数劫杀人,又杀捕盗吏兵。朝廷以名捕不获,被杀家复惧其害,匿不敢言。轼召汝阴尉李直方曰:君能禽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轼即请为直方赏。

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改动)


【注】①本文背景:因政见不合,苏轼自请离职,被外放颍州。②李直方:唐宗室后裔。③手戟:亲手用戟。④征商:征收商税。⑤周:周济。⑥复旧:请求恢复旧制。
【活动一:梳理文字·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5.请你任选一个汉字,借助搭桥之法,先解释字义,再简要写出推断过程。
原句搭桥之法释义推断
A.听舟者私载物货逻辑推断拿着                       蛇之神
焚香                 演奏
从事、担任          童子业

B.补其图以释字
敝字的左旁是一块布(“巾”),上面沾有灰尘和赃物;右旁是一只手(“又”)正拿着棍子在扑打。

【活动二:文化自信·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
6.小舟和小山在读完【甲】诗和【乙】文后,顿觉意“趣”暗生。他们针对两文的“文意之趣”展开了讨论。请你将下面的讨论记录补充完整。
小舟:欧阳修的嵩洛之宴可谓意趣满满。尾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意象就呈现了澄澈空明的画面和恢宏阔远的气象。
小山:诗中的画面也令我印象颇深。读到【甲】诗中的“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时,我似乎听到西风中飘来号角清衰的声响,看到作者独自一人,解衣斜倚着楼上的栏杆,观赏夕阳照射在苍翠的青松上,颇有自在从容之趣。
小舟:能够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是公民审美能力的体现。让我学习你的表达,也来欣赏“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的画面感和意趣_______________
小山:袁中道的《夜雪》也别有一番意趣。文中的“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句少了句读,我有点看不懂,你能帮我断一下句读吗?
小舟:没问题。这里可以断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山:谢谢!这篇短文让我想到在更定之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两人似乎都能在寂静的雪夜领会到其中的意趣。这两种意趣是否相同?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小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传承精神·弘扬高尚的君子人格】
7.阅读【丙】文时,你被“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一句深深感动。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将之改写成李真方和其母的对话描写。
8.在“君子人格·精神传承”班级活动中,小舟准备以“未来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为主题,推出板报专栏。欧阳修和苏轼,你会推荐谁入选这个专栏?请你阅读资料链接,结合【甲】诗、【丙】文以及你的阅读经验作出推荐,并有理有据有情地阐述理由。

有学者指出,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里,每个人在内心和意识上对其他人的动上请求忧伦理关怀和责任。社会参与感是指公民通过社会参与,获得更多的参与权,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状与活动的了解、关心和投入,在此过程中所积淀的意识与感受。


2023-03-2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