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18 题号:18440215
小组同学结合所学,搜集了几则材料,探究古代文人的君子人格。
【甲】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北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此诗是其在嵩洛宴会上的感怀之作。②匝:环绕一周叫一匝。③昔人:指李德裕,唐文宗开成元年被贬滁州,期间建怀嵩楼,并写有《怀嵩楼记》一文。④嵩:这里兼指嵩山与洛阳,因洛阳又称嵩京,李曾分司东都(洛阳)。⑤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⑥会须:终要。⑦群玉峰:群玉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白雪覆盖的山峰。
【乙】

夜雪

明·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丙】

苏轼列传(节选)

郡有宿贼尹遇等,数劫杀人,又杀捕盗吏兵。朝廷以名捕不获,被杀家复惧其害,匿不敢言。轼召汝阴尉李直方曰:君能禽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轼即请为直方赏。

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改动)


【注】①本文背景:因政见不合,苏轼自请离职,被外放颍州。②李直方:唐宗室后裔。③手戟:亲手用戟。④征商:征收商税。⑤周:周济。⑥复旧:请求恢复旧制。
【活动一:梳理文字·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1.请你任选一个汉字,借助搭桥之法,先解释字义,再简要写出推断过程。
原句搭桥之法释义推断
A.听舟者私载物货逻辑推断拿着                       蛇之神
焚香                 演奏
从事、担任          童子业

B.补其图以释字
敝字的左旁是一块布(“巾”),上面沾有灰尘和赃物;右旁是一只手(“又”)正拿着棍子在扑打。

【活动二:文化自信·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
2.小舟和小山在读完【甲】诗和【乙】文后,顿觉意“趣”暗生。他们针对两文的“文意之趣”展开了讨论。请你将下面的讨论记录补充完整。
小舟:欧阳修的嵩洛之宴可谓意趣满满。尾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意象就呈现了澄澈空明的画面和恢宏阔远的气象。
小山:诗中的画面也令我印象颇深。读到【甲】诗中的“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时,我似乎听到西风中飘来号角清衰的声响,看到作者独自一人,解衣斜倚着楼上的栏杆,观赏夕阳照射在苍翠的青松上,颇有自在从容之趣。
小舟:能够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是公民审美能力的体现。让我学习你的表达,也来欣赏“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的画面感和意趣_______________
小山:袁中道的《夜雪》也别有一番意趣。文中的“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句少了句读,我有点看不懂,你能帮我断一下句读吗?
小舟:没问题。这里可以断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山:谢谢!这篇短文让我想到在更定之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两人似乎都能在寂静的雪夜领会到其中的意趣。这两种意趣是否相同?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小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传承精神·弘扬高尚的君子人格】
3.阅读【丙】文时,你被“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而后行”一句深深感动。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将之改写成李真方和其母的对话描写。
4.在“君子人格·精神传承”班级活动中,小舟准备以“未来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为主题,推出板报专栏。欧阳修和苏轼,你会推荐谁入选这个专栏?请你阅读资料链接,结合【甲】诗、【丙】文以及你的阅读经验作出推荐,并有理有据有情地阐述理由。

有学者指出,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里,每个人在内心和意识上对其他人的动上请求忧伦理关怀和责任。社会参与感是指公民通过社会参与,获得更多的参与权,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状与活动的了解、关心和投入,在此过程中所积淀的意识与感受。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              意:意趣、情趣
B.伛偻提携              伛偻:这里指老人
C.杂然而前            陈:陈列、摆开
D.佳木而繁阴       秀:秀丽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水               处江湖
B.醉能同               真无马耶
C.野芳发幽香        强饮三大白
D.醒能述文者       物喜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文章第二段按照从早到晚和从春到冬的顺序,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因为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极颓废。
2024-03-27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对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弈者胜,觥筹交错,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故可知。”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注释】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书麓(lù):六条编的器物,藏书用。③机阱:陷阱。④枉直乖错: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适。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者:陈述
B.树林阴:遮盖
C.尔,遇事不敢忽也:从(此)
D.问:“为政宽简……”:有人,有的人

(2)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
(3)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②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篪中,读而心慕焉。
(4)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段中他为官理念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024-01-26更新 | 5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公亦以此自______
(2)康肃笑而______
(3)守荆南回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家圃/乃取一葫芦置B.有卖油翁释担立/钱不湿
C.钱覆其口/徐杓酌油沥之D.取一葫芦置于地/蒙始就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9-04-23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