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北宋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聘币,已略相类。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负陛下。”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岂肯发此言

(节选自《鹤林玉露》,有改动)


【注】①伊尹:商朝开国元勋之一。②耕莘(shēn):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③聘币: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④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没有别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画线句。
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岂肯发此言!
(2)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2024-01-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真题

2 . 渔家傲

[宋代]曹组

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

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畔。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

渔家傲

[宋代]净端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注释】①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②觉:醒。③元:同“原”。④奈:怎奈,无奈。
1.下列情境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B.落英缤纷C.船行江上D.人声鼎沸
2.两词都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请你参照第一首词的分析示例,分析第二首词中人物心境的变化。

示例:第一首词中人物酒醉酣睡,是轻松;醒来之时风景改变,是疑惑;明白风吹缆断,是恍然大悟。

2023-07-05更新 | 7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
3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及。⑥殁:死。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异二者之为
(2)斯人
(3)施之
(4)其子而已
2.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或异二者为/惟以施贫活族
B.不物喜,不以己悲/养济群族之人
C.后天下之乐乐/力未逮者二十年
D.而终其/处处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__(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2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二校联考(双羊、石山)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喜迁莺·霜天秋晓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释】①蔡挺:北宋爱国将领。②紫塞:长城的别称。③塞垣: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④櫜鞬(gāo jiàn)锦领:櫜鞬指藏箭弓的器具,锦领指战袍。⑤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的地区。⑥刁斗:军中用具,夜间用以巡更。⑦耗:消息。
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域和季节,“异”字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以边塞秋景自然入笔,渲染了荒寒的氛围。
C.《渔家傲·秋思》化用典故表达情感;《喜迁莺·霜天秋晓》意境开阔深远。
D.两首词描写了将士戍守边关的生活,感情真挚,都表达了爱国之情和欢娱之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名校

5 .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中书东厅迎春

白居易                                          韩琦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注】①刘郎中:即刘禹锡。刘禹锡被贬后,曾写诗用桃花来讽刺满朝新贵。②松筠(yún):松与竹。③杏园:园名。唐时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所表现的画面。
2.同样写迎春花,为什么白居易强调它“不随桃李一时开”,而韩琦却突出它与“百花千卉共芬芳”?
2023-05-24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天一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徐俯: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诗人黄庭坚的外甥。早年作诗受江西诗派影响,后期作诗追求平易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双飞燕子几时回”故作疑问,以点明题目中的“春”字。
B.第二、三、四句描写游湖所见的春景。
C.第三句由前两句的景物描写转写人事活动。
D.江西诗派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上“以故为新”,徐俯这首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2.“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青帘:指酒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全诗脉络分明,自然呼应,风格素朴。
B.首联交代时节特征,点明春阴的季节特点,并用叠字抒写感受。
C.颈联从不同角度描写春寒,写风、写雨,把春寒真切地刻画下来了。
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直接写出了自己内心如何凄寒,可谓平淡之中见真情。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的妙处。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
C.古人十分注重敬谦之别,如“赐教”“高见”是敬辞;“拙见”“承让”是谦辞。
D.符节,古代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023-04-10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理解填空
(1)【甲】诗一、二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晚春景致的特点。
(2)【乙】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_四幅夏日图画,流露出诗人悠闲旷达、恬然自在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2023-04-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甲:

①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愈病,又致民于寿。

②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

(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别改)


乙:

①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②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猪。③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④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良医不得其术               尽:竭尽
B.既就                                复:再,又
C.宁毋先生谓弟子曰               顾:因此,所以
D.豕                                   纵:即使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可医之时                           长勺(《曹刿论战》)
B.非愈病                              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C.牵一大豕驾之而东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D.子予颠之倒之                  固国不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下列各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B.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C.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D.吾悯而语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提出国君应重视人才这一观点。
B.乙文里商於子故意用猪耕田,表达因没有受到重用而内心产生的不平之气。
C.甲文从医治身体疾病谈起,推论到整个国家的治理上,对国君进行了对答。
D.乙文中南於子对国家现状不满,所以面对宁毋先生的劝告才会怒气冲冲。
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
②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2023-03-2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黄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__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心情____________
2.诗中的“透”字是________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石榴花__________的特点。
2023-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