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05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②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③非:不对,错误。
1.根据提示,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提示:在《古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属”和“王”的读音及部分释义如下:“属”:shǔ,〈动〉隶属,管辖。zhǔ,〈动〉通“嘱”,委托,嘱托。“王”:wáng〈名〉,泛指首领或同类中力量最强大,能力最突出的。wǎng〈动〉通“往”,去,到达。wàng〈动〉称王,统治天下。
予作文以记之(     )       ②然而不(     )
2.参考提示,解释加点的词语。
文言词语方法提示解释词语
孟子参考成语法:答如流(1)对:__________
增其旧制查阅词典法:“制”在《古汉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的部分解释如下:①〈名〉规章,制度。②〈名〉体制,规模。③〈动〉掌握,约束。(2)旧制:________
民之忧者
课内迁移法:不独其亲。(《大道之行也》)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3)忧:_________
(4)斯: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4.【甲】【乙】两文在表达“忧乐观”上都有朴素的民本思想,却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两文表达的“忧乐观”的侧重点。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陵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①青盖:青色的车盖。②皂旗:黑色的旗帜。这里指打猎的马队。③出长围:指布列士兵组成又长又广的合围狩猎阵式。④趁:追逐。⑤翠𪩘:这里指常山。⑥西凉簿:代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名将谢艾,其本是书生,善于用兵。这里作者以谢艾自比。⑦羽:这里指羽扇。
(1)“弄风骄马跑空立”一句让你联想到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2)这首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所写的是同一次围猎事件,不仅描写的场景相类,如“千骑卷平冈”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右擎苍”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而且主旨相同,都抒发了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之者谁     (3)云归而岩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乙】

余为夷陵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 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一项是(     
A.余夷陵令时/不足外人道也
B.而意不乐/色愈恭,礼愈至
C.做舍人/其家穿井
D.奔走于尘土中/县官有廪稍之供
4.请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无 复 清 思 琴 虽 佳 意 则 昏 杂 何 由 有 乐
5.甲乙两文中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枝香远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

温彦博吏部侍郎,有选人裴略被放,乃自赞于彦博,称解曰嘲。彦博即令嘲厅前丛竹,略曰: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皮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枝节?又令嘲屏墙,略曰: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彦博曰:此语似伤略曰:即扳公肋,何止伤膊!而与

(有删改)

【注】①选人:候补、候选的官员。②嘲:讽刺,嘲笑。③伤:中伤,诋毁。④与:给予。
1.小文无法理解文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请你为他解惑。
你可这样帮助他理解:
(1)“不不枝”中的“蔓”,可用语境推断法,意思为__________
(2)“香远清”中的“益”,可用成语勾连法“精益求精”来推断,意思为__________
(3)“温彦博吏部侍郎”中的“为”,可用查字典法(①担任,充当;②当作,作为;③变为,变作),意思是_______(填汉字)。
(4)“博而与官”中的“惭”,可用组词法,意思是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彦博曰:“此语似伤博。”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通过写自然界中的植物,分别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B.【甲】文句式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长短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风的鄙弃。
D.【乙】文中温彦博最后给予裴略官职,是因为他没有理由反驳裴略。
4.【甲】【乙】两文是否适合“古文中有正能量”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
【小贴士】正能量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李君名堡,号石涛,元和人。少读书,刻厉为学,中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二甲进士。四十五年,选授陕西会宁县知县。堡到任之明年,适岁歉,视民疾苦,乃捐廉赈饥,男妇老幼就食者以数万计,度不能赀,日夜焦心。查有前任详请修署之官帑得千金,遂详报上官,以工代赈,自此城郭儒学衙署俱焕然一新,为士民所悦。

(节选自《履园丛话》

【注释】①捐廉:指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②赀:计算。③署:官署,衙门。④帑:金帛钱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百废(     )       异二者之为(     )
③越明年(     )       不能赀(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视民疾苦,乃捐廉赈饥,男妇老幼就食者以数万计。
3.[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4.李堡在思想上与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苏辙先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给苏轼,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顺便抱怨了一下近来的生活之苦,而苏轼为了安慰弟弟,便写下了这首诗回赠弟弟。渑池,今河南渑池县。②老僧:即指奉闲老僧。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③蹇:跛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雪泥红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
B.成语“雪泥鸿爪”就是从前四句诗引申而出,意思是大雁在雪地上踏过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C.颈联用对比的方法写僧死壁坏,故人可见,旧题无觅,表现沧海桑田的变化。
D.后四句照应题目中的“怀旧”二字,以叙事之笔,对前文的感慨进行具体呈现。
2.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渑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昨日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欧阳修,字_________,号醉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佳木而繁阴(美丽)B.者胜(下棋)
C.树林阴(遮盖)D.觥交错(酒筹)
3.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哪四个场景?
4.作者在结尾部分才道出自己的身份姓名,其用意何在?
5.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之。
B.不物喜                    先帝不臣卑鄙
C.异二者之为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
D.先天下之忧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列句子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然则通巫峡,南极潇湘
A.之不以其道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山不在高,有仙则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A.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阳光闪耀着金色;明月照进水中,就像一块玉映在水里。
B.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亮像圆形的碧玉。
C.有时水面上反射着的太阳的金光;有时静静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D.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是融为一体的,但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
B.第③④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质。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C.本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偶句,描写多用散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D.《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名文。范仲淹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继承了爱国诗人屈原、杜甫等人的传统,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至今仍然激励人们奋发有为。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肥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天彭牡丹谱

陆游

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花。花时,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处张饮,歌吹相属。最盛于清明、寒食时。在寒食前者,之火前花,其开稍久。予客成都六年,岁常得饷,然率不能绝佳。淳熙丁酉岁成都帅以善价私售于花户得数百苞驰骑取之,至成都,露犹未晞。夜宴西楼下,烛焰与花相映发,影摇酒中,繁丽动人。嗟乎!天彭之花,要不可望洛中,而其盛已如此。使异时复两京,王公将相筑园第以相夸尚,予幸得与观焉,其动荡心目,又何如也!

【丙】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①帅:泛指长官。②两京:西京洛阳,东京汴梁。③芙蕖:荷花的别称
1.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2处)
淳熙丁酉岁成都帅以善价私售于花户得数百苞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2)菊之爱,陶后有闻(     )
(3)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     )            (4)其动荡心目,又何如也!(     )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驰骑取之,至成都,露犹未晞。
4.【丙】诗题为“赏牡丹”,为何要写芍药与荷花呢?
5.【甲】【乙】【丙】三则诗文都写到牡丹,作者的情感态度有无分别?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哪两个字用得非常巧妙?
2.词中的问答里传递出作者哪些复杂的心绪?请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