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一模 2023-04-02 4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默写古诗文。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塞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美景让我们对塞外大漠有了更多的向往;陆游在《游山西村》时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豁然开朗,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每前进的一个脚步,总能让人获得力量。
2023-04-02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名校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pái huái _____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
(2)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huǎng hū _____,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3)趁这个机会,我páo gēn wèn dǐ _____,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 _____
2022-03-23更新 | 37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B.冰河开裂,花蕾待放,鸟儿欢快的鸣叫,这热闹的景象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C.49岁德国老将第八次征战冬奥会,尽管最终成绩排在最后一位,但她不以为然的说:“我是笑着滑过终点线的。”
D.英俊的脸庞和魁梧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2023-01-01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应在“随时”前加“市民”)
B.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旨在以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为目的。(删掉“以……为目的”)
C.《中国地名大会》这个节目不仅挖掘地名背后的故事,而是展现人与地名间情感联系。(把“挖掘地名背后的故事”和“展现人与地名间情感联系”互换位置)
D.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在“实验”后加“的成功率”。)
2023-04-02更新 | 3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学校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相关的视频短片,请你参与完成筹备工作。
(1)任务一:确定短片题目和修改短片解说词。

1959年10月26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刚刚竣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次大会是建国初期最为隆重、最为盛大的劳动范表彰大会。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三十二年如一日,生动地诠释了艰守的内涵。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彰显了不畏困难的民族气。“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群星灿烂,新的时期各条战线上也英雄辈出。“蓝领专家”孔科瑞、“新时代雷锋”徐虎、“马班邮路”王顺友等新的时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就这样在一代代劳动者的手中,巍然屹立起来。


①为确定短片题目,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小语:之前我们学过作家【甲】A________写的《白杨礼赞》,我也想给视频短片命名为“劳动者礼赞”。
小文:好主意!你看(见下图),词典里“礼”字的义项。
①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②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③礼物。④以礼相待。

所以,“劳动者礼赞”的意思是【乙】B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峻工”应写为“竣工”               B.“模”应读为“mú”
C.“艰守”应写为“坚守”               D.“概”应读为“gài”
(2)任务二:下面是三幅“手”字的书法作品。为了凸显劳动者手的特点,请你为分镜头(一)或分镜头(二)选择一幅字作为定格镜头,并说明理由。

分镜头

画面

(一)采冰人的手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忘忧湖上的电锯轰鸣声、钎子咔嚓声、运冰车马达声整日地交织在一起,嘈杂热闹。次日凌晨,一双双红肿粗糙、充满力量的采冰人的手,才终于从硬冷的手套中解放出来,开始享受哈气的温柔。

(二)铁路洗衣厂女工的手

这双铁路洗衣厂女工的手犹如上下翻飞的蝴蝶,熟练地从熨烫机上取下列车床单,将其对折,抖动微调,然后对折、对折、再对折,最后码平放好,用时大约6秒钟。由于长年累月折叠近百度高温的卧具,这双灵巧的手的指纹早已被高温布料“熨平”了。



我为分镜头(     )选择【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请根据语境,结合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在横线处补全倡议。

学生劳动的习惯,应该而且可能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养成,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逐渐养成,不断实践,这才能够终身以之。(选自叶圣陶《“瓶子观点”》)

劳动,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我们变得强大。让我们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在家庭中,做点家务;_______;在社区里,做志愿服务!

(4)任务四: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快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但小语读完《骆驼祥子》后却发现勤劳朴实、老实坚忍的主人公祥子最终彻底堕落,走向毁灭。请简要分析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
2023-04-03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其筋骨(     )       (2)于虑(     )       (3)人恒(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23-04-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系:拘囚。②奔:逃亡,出走。③折节:屈己下人。④填抚:镇定安抚。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由是          (2)于是举国政大夫种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 苦 身 焦 思 置 胆 于 坐 坐 卧 即 仰 胆 饮 食 亦 尝 胆 也
10.简要分析越王勾践最终能反败为胜的原因。
2023-04-02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12月16日,李子柒已经在youtube上获得759万粉丝,最近五个视频观看都达到600万人次。李子柒于2016年开始上传视频,主攻美食、手作等题材,力求营造古代归隐名士的传统田园生活形象。

有人说,她代表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生活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人说,她在海外的红火是我国文化输出的标志;但另一些人说,她是团队生产内容,刻意美化了农村生活,失去了真实性;还有人说,她的传统并不传统,是现代人幻想的陶渊明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李子柒的视频优雅唯美、富有趣味,既有美学体验又有个人表达,是不错的文艺产品。有一些幻想和高于生活的表达,自然无可厚非。这个其实不是坏事。

一些观众面对和传统文化沾边的任何文艺产品时,仿佛就把先生的话还给语文老师了。在这种情形下,被批判的不止是李子柒,还有电子音源制作的古风歌、撕毁不合形制的汉服、攻击改编历史的游戏和影视作品。当传统文化成了祖宗成法一字不可改易时,背后是对中国的现代文化不够自信。

《从李子柒谈文艺产品、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并作出许多深刻阐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以深刻的教益和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增强文化自信,应(1)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唯我独尊与全盘西化这样两两对立,非此即彼的想法非常不可取。应以自知之明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兼收并蓄的风范,扬己之长,补己之短。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主体对自我外来两个方面的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基础上的。那种关起门来,对外界一无所知、一律排斥情况下的文化虚狂和夜郎自大,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反之,那种打开门来放眼望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老觉得自己不如人的文化自卑和自贱,更是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

其次,增强文化自信,还应(2)              。只要传承不要创新或者只要创新抛弃传承都 不可取;只求与各种文化共生不敢与不良文化斗争或者只讲与各种文化斗争不敢与各种文化共生的想法也不可取。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另一方面,应始终牢牢把握文化主导权,在与各种文化的共存共生中,同不良文化和文化侵蚀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保持住中华文化的本色和主导地位。

材料三:

这是中国式浪漫的开幕式。冬奥会的开幕式细节体现浪漫情节,代表传统文化的24节气倒计时有多浪漫?2月4日,24个节气,24届冬奥会,仪式开始20:04,中国队24分出场,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的浪漫。开幕式的浪漫、文化的自信、五环破冰的震撼的视觉享受心灵震撼,以及各国代表团的队服等等话题都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浪漫冬奥会背后的文化自信》

材料四:

一段时间以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持续发酵,成为舆论热点。丑化中国儿童的死鱼眼”“青蛙嘴,以及不明就里的疑似星条旗服饰”“轴心国飞机编号等插图,堂而皇之登上教材,且达数年之久!谁之过?因何在?对此,有网友指出:插图作者、教材把关人难辞其咎”“暗箱操作、圈子把控、利益分肥所致”“不排除境外势力渗透的可能……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对我国的渗透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大行其道。美西方倚靠舆论主导权、文化话语权、审美定义权等,恣意诋毁、抹黑中华文化,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极尽打击国人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之能事。意在达到乱我心智,自轻自贱,丧失自我,被人牵着鼻子走之目的。近些年来,一些丑化国人的绘画、电影、小说等之所以受到西方的追捧并授予各种奖项,就是诱导国人是非不分、美丑不分的例证。

《增强文化自信抵御文化侵蚀》

1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认为李子柒的作品刻意美化了农村生活,并不真实,宣传的并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不是好作品
B.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几段话充分证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一种自信。
C.材料三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既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D.材料四认为“毒教材”的出现是一些人迷失了自我文化的,缺失文化自信的表现。
1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把缺失的内容补充出来。
(1)___________(2)__________
13.下面A、B两个材料,假如用来作为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据,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A.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11月20号在卡塔尔正式拉开序幕,除了中国队没出现,“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从比赛场馆、供水供电设施,到各国官员、媒体、球迷乘坐的新能源客车、吉祥物、大力神杯,再到球迷旅馆、球衣、旗帜、围巾等等,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B.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锐

①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②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③“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④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六安爷已经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⑤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⑥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⑦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⑧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⑨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⑩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4.下列说法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写了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的故事。
B.六安爷固执地去百亩园锄地,因为他对这块土地有很深的感情。
C.西湾村人最终放弃了这块世代养育他们的百亩园。
D.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告诉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仔细揣摩文中第⑥段画横线句子中的数字,说说它的妙处。
(2)小谢和小李读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时,在朗读的重音上出现了分歧。小谢认为重音应落在“一次又一次”,小李认为重音应落在“稳稳地”。你更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我认为重音应落在“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不是锄地,我在过瘾。”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7.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理解小说标题“锄”的含义。
【链接材料一】。

著名作家李锐小说集《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六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比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这些农具草蛇灰线般地出现在小说中,并以其为线索展开叙述。有趣的是,小说将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在一起,李锐称之为自己独创的“超文体拼贴”,试图以一件件农具串联起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的农村故事。

(选自2006年10月23日第23版《京华时报》)


【链接材料二】

在山西吕梁山长达6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深深感到农具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农具、风情开始在中国农村消失,甚至连土地也在消失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

(李锐自述)

2023-04-01更新 | 2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杨志纵使武功盖世、谨小慎微,最终还是丢了生辰纲;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诉说着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命运;刘备三顾茅庐,终靠诚心奠定蜀汉基业;刘姥姥游玩大观园,才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精彩……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引发你哪些新奇的想象,或者丰富的联想,亦或深度的思考?


请你从上面四个人物中选定一个,以“对话某某”或“评说某某”或“遇见某某”为题(例:“对话杨志”;“评说杨志”;“遇见杨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3-02-16更新 | 46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八区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综合性学习
50.65字音  字形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文学常识综合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6-70.85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8-100.65司马迁(前145-前90)  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1-130.65非连续性文本
14-170.65小说
七、作文
180.1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