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23-04-23 4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新时代的闪耀的星空中,不仅有鞠躬尽瘁的袁隆平、家喻户晓的杨振宁、力挽狂lán     )的钟南山等大人物,还有那些     )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有的扎根基层,qiè     )而不舍,奉献青春;有的逆风而行,守护万家。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宛若一轮红日,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


(1)给加点字注音。
(     )为人知
(2)看拼音写汉字。
①力挽狂lán(     )   ②qiè(     )而不舍
2023-04-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舍的《骆驼祥子》对我们初一同学是不陌生的。
B.通过爱心义卖活动,使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温暖与爱。
C.主动阅读,驾驭知识并获取知识,才是真正的学习者,才会拥有走向成功的前提。
D.我校《茶馆》剧组的同学们利用有限的准备时间,熟悉剧情、推敲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研究舞台动作、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中国志愿者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2023-04-23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所作,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平淡自然,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就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就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语段探微]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②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
③阅读这些,会丰富我们每个人对童年的体验。
④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虽然它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
⑤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⑥诵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A.③②④①⑥⑤B.⑥②③④①⑤C.⑥④①②⑤③D.③④①②⑤⑥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6. 名著阅读
(1)关于《骆驼祥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然而希望一次一次破灭,最后堕落成为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小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不给仆人饭吃的老太太……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祥子回来后,生了三天病,并在睡梦中说出了自己与骆驼的关系,于是人们叫他骆驼祥子。
(2)下面是选自《骆驼样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祥子还不动。不用洗,一会儿就好!一个拉包月的,摔了人,碰了车,没脸再……他的话不够帮助说完全了他的意思,可是他的感情已经发泄净尽,只差着放声哭了。辞事,让工钱,在祥子看就差不多等于自杀。可是责任,脸面,在这时候似乎比命还重要,因为摔的不是别人,而是A.


①选文中“因为摔的不是别人,而是A”,其中A是指谁?
②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上面语段中画线句。
2023-04-23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7. 家国情怀,是古诗中的常见主题,请完成下列小题。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家,是一缕散不去的乡愁,它是李白的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它是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借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讲述诗人欲捎家书报平安,却行色匆匆无处书写的匆忙;它是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暮宿黄河边,“⑤____________,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不舍与孤独。国,是壮丽秀美的璀璨山河,它是王维的“深林人不知,⑥_______________”中的美好对话(《竹里馆》);是陆游“⑦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燃烧的报国之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韩愈写晚春美景“草树知春不久归,⑧________________”所透露出的对生命的珍惜(《晚春)》)。

2023-04-2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我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例如: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张江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李新同学接着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2023-04-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檐楹:檐廊。②更:又。
9.诗歌前两句以“明镜”喻池塘,突出了雨后池塘____________的特点。
10.小张同学在品读诗歌后两句时,旁批了“以动衬静”四字,请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一下。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承宫,琅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少孤:年幼丧父。④徐子盛:人名。⑤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⑥樵薪:砍柴。
11.解释下加点词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   往事耳______________
③宫其庐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而欲笞之
A.夫君子之行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久之,目似瞑
D.以我酌油知之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4.[甲][乙]两文中吕蒙和承宫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2023-04-2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猫婆

冯骥才

①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搬家。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胡同里来聚会闹事?

②一天,一位视猫如命的朋友送给我一只毛线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个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赶快把它捧在怀里带回了家。

③小猫一入我家,便成了我全家人的情感中心。儿子给它起了顶漂亮、顶漂亮的名字,叫蓝眼睛。每当蓝眼睛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惊慌失措的蓝眼睛,心中的火气顿时全消了,反而会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④可是一天夜里,蓝眼睛跑出家门后再没回来。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们房前房后去找。黑猫、白猫、黄猫、花猫、大猫、小猫,各种模样的猫从我眼前跑过,惟独没有蓝眼睛……懊丧中,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⑤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

⑥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浓重噎人的猫味马上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小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⑦猫婆问我:你丢那猫什么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儿,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那略显浮肿、苍白无光的老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停了片刻才说: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这话为了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这时,猫婆的手忽向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想想,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瘦瘦的,尖脸,很灵,立刻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咧着嘴不住地说: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⑧我还有什么理由疑惑她?面对这天下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

⑨蓝眼睛的丢失虽使我伤心很久,但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

⑩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⑪我妻子无意间从邻居那里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在她死后——才知道关于她在世时的一点点经历。

⑫据说,猫婆无亲无故,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但她所养的猫没有一个良种好猫,都是拾来的弃猫、病猫和残猫。她有猫必留,谁也不知道她家到底有多少只猫。曾有人为她找个伴儿,但结婚不过两个月,老汉忍受不了这些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了。人们劝她扔掉这些猫,接回老汉,她执意不肯,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⑬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依恋故人故土,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⑭一种伤感与担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⑮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震栗的故事——

⑯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理瓦顶。白天里瓦工们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为了御寒,钻了进去;第二天瓦工们盖上瓦走了,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都听到猫叫,还有在顶棚上跑来跑去的声音,但谁家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开头声音很大,很惨,瘆人,但一天比一天声音微弱下来,直至消失!

⑰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

⑱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这寂静化为一股寒气透进我的肌骨。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大雪涂白了的胡同深处,猫婆故居那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在凛冽中蜷缩一团,时不时哀叫一声,甚是凄婉。我心一动,是那尖脸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想下楼去把它抱上来,谁知一声唤,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⑲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15.请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6.根据表格中的提示,仿照示例,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猫婆不同方面的形象特点。
方法提示形象分析
关注对猫婆居住环境描写(1)_________________
关注对猫婆言行的描写示例:从猫婆说自己收养的猫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还抢救了一只差点被顽童烧死的小黄猫,可见猫婆仁慈善良。
关注对猫婆身世的介绍(2)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对小黄猫的描写(3)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探究文中划线句“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蕴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18.对于猫婆收养流浪猫的做法,她周围的人有哪些看法?你是否赞同猫婆的做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3-04-2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本学期,我们与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同行,让我们感受到他们非凡的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与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富饶的家乡同行,让我们能感受到一次灵魂的深荡;与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同行,学习他们常常闪现的优秀品质;我们还与挚爱我们的父母、真诚以待的好友同行……

请以“与你同行,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2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文化常识综合
50.65衔接与排序
三、名著阅读
60.4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四、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80.65串联词  活动设计
六、诗歌鉴赏
9-100.4
七、文言文阅读
11-140.65司马光(1019-1086)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5-180.4小说
九、作文
1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