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河东区第四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期末 2023-05-14 71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染(xuàn)        手(duò)             (jié)            味同蜡(jiáo)
B.拘(ní)            (jué)             立(chù)          一气成(hē)
C.荣(yīng)        或(jiàn)             红(fèi)            呱坠地(gū)
D.铢(zī)            臜(ā)                 囵(hú)            信手来(niān)
2023-05-14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第四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文段中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走过了山山水水,经历了风风雨雨,游子终于深深懂得,人世间,有一种深情永远无法被(1),那种深情便是故乡母亲对自己隔山隔水的殷殷(2)和声声(3)。不管游子漂泊的船只在哪,不管游子流浪的脚步在哪,游子,永远都不会成为故乡的弃儿。当天地悠悠,红尘滚滚时,当烟雨蒙蒙,灯火阑珊时,当柳枝摇曳,雪花飘飞时,游子的乡愁早已散落在天涯。

A.交换   守护   叫唤B.替代   守望   叫唤
C.代替   期望   呼唤D.代表   盼望   呼唤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2022年12月12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这一改变,对于有出行打算的每个人都是重大的好消息。A、此后民众外出探亲、出差、旅行等,不用再担心误入过风险区导致健康码“黄了”或“红了”,更不用担心因行程涉疫被劝返或隔离。B、见面不问来路人,无论去过哪里、与谁接触,来的都是客,都会受到欢迎。C、今年回家过年,今后外出旅行等,将不再受到“通信行程卡”。D、奔赴“诗和远方”的美好打算,已压抑在心里长达几年,现在,久违的旅行该上路了。

A.AB.BC.CD.D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原来我们的文化也这么酷、这么炫、这么有生命力。目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如何通过美育弘扬中国之美,让年轻一代获得更强的文化认同感。下一个一百年,美育要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不只是要艺术家出作品,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不只是培养审美能力,更需要鼓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      B.?      C.。      D.?      
2023-01-15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5.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2019-05-15更新 | 4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飞花令的前世今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李定广

①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

②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汉唐两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

③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④明清以来,人们常玩的“雅令”为飞花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作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句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无论是在现实酒宴中还是在大众读物里,基本消失了踪影。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如天女散花一般回归了,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⑥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⑦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中国诗词大会》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升级并更名为: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

⑧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比如,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而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突出诗句的对称美感。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⑨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

(选自《读者读点经典》,有删改)

6.下列关于“飞花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花令是我国古代宴会用来佐饮助兴的酒令游戏之一。
B.飞花令形式多样,可以对对子、讲故事、说笑话、唱曲子等。
C.飞花令中的“飞花”一词源自韩翃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D.飞花令必须以“花”字为令,规定每句诗词嵌有“花”字。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改造后的飞花令让大众感受到的美感。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改造后的飞花令让大众感受到的美感。
C.使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华诗词具有节奏美、整齐美以及抑扬美。
D.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华诗词具有节奏美、整齐美以及抑扬美。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点出说明对象,再对飞花令的前世今生一一进行说明,最后指出飞花令的作用。
B.文章第⑤~⑧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第⑤段总说,⑥⑦⑧段分别用“首先”“其次”“再次”进行分说,条理清晰。
C.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主要”,说明了旧式飞花令主要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不排除还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D.文章第⑨段告诉我们,推陈出行的新式飞花令,正在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最喜欢的学习诗词的方式。
2023-03-02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9. 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俎:指帝王之死。
B.此皆良实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C.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指不同和相同。
(2)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苟全性命于乱世
D.诚宜开张圣听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交付有司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推荐郭攸之、向宠等忠臣良将,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2023-05-14更新 | 31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第四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