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3-05-31 2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 默写。
(1)戍边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岑参在诗中侧面写边塞苦寒,将士生活艰苦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①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范仲淹则直接表达戍边将士们常年离家,思乡泪下、夜晚难眠的句子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当征战多年的士兵回到家中,家人全都亡故,只见“④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一片荒凉,怎能不“出门东向看,⑤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我国古代诗歌中,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爱国情操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孟子告诉我们,当面临“生”和“义”不能同时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⑥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一千多年后,文天祥用自己的行为践行这条儒家最伟大的行为准则,把一颗忠诚之心留在史册上,他写下了这样的名句:“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其实同为南宋文学家的辛弃疾,也在他的词《破阵子》中写下:“了却君王天下事,⑨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表达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愿望。辛弃疾、苏轼都很欣赏吴主孙权,苏轼在密州曾写下:“⑩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023-05-3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夫妻两个,守着哭泣,一面制备后事。挨到黄昏时分,老太太奄奄一息,归天去了。合家忙了一夜。次日……大门上挂了白布球;新贴的厅联都用白纸糊了。合城绅衿都来吊yàn。A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秤肉,乱窜。

到得二七过了,范举人念旧,拿了几两银子,交与A,托他仍旧到集上庵里请平日相与的和尚做揽头,请大寺八众僧人来念经,……。A拿着银子,一直走到集上庵里滕和尚家。滕和尚请屠户坐下……又问道:“范老爷那病随即就好了,却不想又有老太太这一变。A这几十天想总是在那里忙?不见来集上做生意。”A道:“可不是么?自从亲家母不幸去世,合城乡绅,那一个不到他家来?就是我主顾张老爷、周老爷,在那里司宾,大长日子,坐着无聊,只拉着我说闲话,陪着吃酒吃饭;见了客来,又要打躬作,累个不了。我是个闲散惯了的人,不耐烦作这些事!欲待躲着些——难道是怕小婿怪!惹绅衿老爷们看乔了,说道:‘要至亲做甚么呢?’”说罢,又如此这般把请僧人做斋的话说了。和尚听了,慌忙烧茶,下面;就在A面前转托僧官去约僧众,并备香、烛、纸马、写法等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奄奄一息____   ②吊yàn____   ③打躬作yī____
(2)以上语段出自于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作者是我们安徽清代文学家 ________(作者名),文中A人物是 ________。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这部小说的语言很精彩,文中常有方言使用,比如“看乔了”,在我们无为话中也有这个词,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请写出来。请你也举两个有特色的无为方言词汇,并用普通话解释一下。
2023-05-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3. 为了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来加强阅读,濡須中学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李明设计了一则“读者须知”,准备张贴在图书馆的墙上,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找出并帮李明修改。

读者须知ㅤㅤ

亲爱的读者:

为了制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图书借阅环境,请你遵守以下规章制度

第一,不在馆内吃东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

第二,请将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状态、不要大声讲话

第三,不抢占座位,不挪动桌椅,不损坏图书,爱护公物。

濡須中学图书馆 2023年2月7日


①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②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③这则“读者须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2)刘老师是学校退休老师,已八十多岁,他今天到图书馆来借书。为了方便他下次借书,作为一名图书馆志愿者,你将会根据下面这个网络借书流程给他推荐一款最方便最合理的借书路径。为了怕他忘记,请你把最佳借书方法写下来交给他。(为了便于刘老师阅读,请你书写工整,表述简介明了又有条理)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4.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④一个人,是我爷爷。

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⑥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⑦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⑧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⑨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艰难时刻

应对办法

最终结果

童年辍学,孤独穷困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草。
(2)本文的标题是“不被大风吹到”,请你谈一谈这个标题的妙处。
(3)揣摩下面句子,并从合适角度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②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4)“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请你像莫言一样,对即将中考的自己写一句激励的话(最好有一定哲理)。
2023-05-3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5.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①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②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③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①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②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图:

   

③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2)请根据材料二给“拖延症”下定义。
(3)下面是一位患拖延症的学生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督导师的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类型:


对策:
(4)有人认为拖延的危害很大,应该远离它;有人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请根据请根据材料一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否?若志在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鹙,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选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注:①制义:即八股文。②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③兼营并鹜:同时进行、心志不专。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无从书以观
②援疑
③其心有专
④若志在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3)(甲)(乙)两文作者都意在“劝学”,他们劝学方式有什么不同?
(4)在读书求学方面,(甲)(乙)给了你哪些启示?
2023-05-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7. 作文。

人生路上,总要面对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解题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磨练意志的过程,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解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6
2
阅读与鉴赏
2,4,5,6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名著阅读
20.65吴敬梓(1701-1754)  《儒林外史》
三、综合性学习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通知  流程图
四、现代文阅读
40.65莫言(1955-)  小说
50.65非连续性文本
五、文言文阅读
60.65宋濂(1310-1381)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六、作文
70.6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