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23-06-26 1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笑 (nì)        (mù)       (záo)          (liàng)
B.瘫(huàn)     甲(kuī)        (qí)          蓄(zhù)
C.妹 (jiě)      (huí)     萏 (hàn)         (guǎng)
D.求 (yāng)   芽 (lèn)      (xiá)        时(shà)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决别       云宵       水波粼粼       截然不同
B.莅临       镶嵌       披蓑戴笠       淅淅沥沥
C.干躁       梗概       花枝招展       咄咄逼人
D.分歧       荫蔽       翻来复去       绿草茵茵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判断有误的(     

奋斗创造历史,拼搏成就未来。①体育能增强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追求。②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③我们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谱写着拼搏的新乐章。④只有凭借坚强的意志、不屈的韧劲、精神的伟力,就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

A.①句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把“促进”改为“提高”。
B.②句画线词语“实现”是动词,“进程”是名词。
C.③句画线句子是比喻句,“征程”“乐章”是比喻义。
D.④句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把“就”改为“才”。
选择题 | 容易(0.94)
4. 把下面句子连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车和人经过的地方,清晰地留下痕迹。
②茫茫的白色世界有一些鲜亮的色彩开始蠕动。
③车辆和脚印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雪地神秘的面纱——积雪原来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厚,车辙和脚印中显露出大地原有的色彩。
④几辆汽车像笨拙的甲虫爬上了马路,行人也三三两两走上了街头。
A.②④③①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了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世界。
B.《观沧海》通过写诗人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D.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共20篇。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后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魏于是乎始强。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焉:哪里。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与友
(2)过中不至,太丘舍
(3)去后乃
(4)相而去
7.请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魏文侯与虞人                           君与家君日中
B.                                               去后
C.公将焉                                        者不如好之者
D.魏于是乎始                                 人所难
9.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处)
今 日 饮 酒 乐 天 又 雨 公 将 焉 之?
10.请根据文意填空。
(1)甲文中,陈元方以“______”为由反驳友人,有理有据;乙文中,魏文侯不因“______”就失信于人。(可用原文回答)
(2)甲乙两文共同告诉我们______的道理。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古诗阅读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竹林寺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11.赏析第一、二两句中“苍苍”“杳杳”的表达效果。
1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13.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诗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徜徉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景纷呈,情各异。我们能欣赏到“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美景;能领略到,“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的磅礴壮观;能体会到“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景色的融合变幻;似乎还能看见“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大漠的苍茫。面对自然美景,朱自清也不禁发出感慨“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杜甫江南逢故旧,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花中寄寓着他深沉的悲慨;同样以花


入诗,岑参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4. 学校七年级一班将要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小柠同学负责设计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活动,请你再帮她设计一个活动,并搜集两联爱国诗词,作为活动一的资源支持。
活动一:爱国诗词朗诵比赛   活动二:爱国名言展示会   活动三:爱国人物故事会
(2)在本次活动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示的内容。

(3)班级举行“天下国家”主题演讲,某同学写了一段演讲词,其中有一处病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你帮他改正。

①孟子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②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爱国是人的本能。③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和凝聚的强大动力。


______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句有一处语病,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六、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5. 6月10日下午的班会课,班级准备在教室里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班长派你去邀请外语陈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你打算怎么对外语老师说?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汉风凛冽

陈应松

①身着褐衣的凿石者,紧攥着灼热的錾子和铁锤,对准巨大的石头,凿着,凿着……将一座山齐刷刷地劈下,不对,应是凿下,像刀切斧削一样壁立千仞。狮子山楚王陵的墓道,既是石刻,也是石切。

②在狮子山楚王墓前,有许多庞大的、未凿完的石头,它们横七竖八、犬牙交错地胡乱堆砌在那儿。这是一个未完工的工地,似乎看得到石匠们尚未走远的样子,他们从沉重的巨石里爬出来,像一只只甲虫,满手老茧和血渍,看着自己即将完成的杰作,在一个血红的黎明悄然离去……

③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温驯的牛和尖锐的犁——它们可爱地耕耘着汉代的大地,留下了嬉戏的羊,飞翔的大鸟和栖居在屋顶及车轼上的神鸟,握锄的农夫和播种的孩子,执桴击鼓、羽葆飘扬、嬉耍玩乐的艺人。

④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歌吟、吹奏和长袖起舞的仕女,留下了织布、纺纱、摇纬的农妇,迎宾的侍仆,下棋的闲客,烧烤肉串的饕餮者,背牛、扛鼎、拔树、伏虎的力士。

⑤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手持耒耜、引凤升天的炎帝,熊首人身、口吐仙气、体生双翼、乘黄升仙的黄帝,青鸟为其衔食的西王母,在楼阙上亮翅的三足鸟和诡异的九头兽、九尾狐,以及人首蛇身、马首人身、鸟首人身的众神……

⑥无数梦幻与现实的场景,超凡的艺术想象,让笨拙的石头成为天空和灵山,成为神祇的圣庙,成为诸神飞翔的穹窿。

⑦云龙风虎的遒劲造型,挟风云雷电,携日月星辰。浑圆饱满的线条,以大朴不雕之雕,大道无言之言,大象无形之形,组成了石头上的大汉风景。什么叫汉唐气象?在徐州,在我见到的汉画像石上,一个时代的伟大气魄和盛世年景如沉雷从天庭滚滚而来,撼人心魂。

⑧沧桑历尽,从荒野上挺立起来的石头,就像汉代,仍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闪光。那些灵魂的仰望者,对天堂的渴盼是从神道开始的,石碑、石柱、石人、石虎、石马、石牛、石羊,如仙槎,生双翼。至石椁、石棺、石阙、石祠……笨重的石雕,因紧贴大地的独具匠心,而让其身轻似燕,飞入袅袅青空,冲破云烟,进入太虚圣境。脚下,仍是磅礴的汉家厚土。

⑨徐州,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汉之源源于小沛,大汉之根根在安国。”虽然汉兴起于楚,但两汉是汉族自我确认的时代。它的自信、青春、强劲和力量膨胀高昂,其他朝代无可比拟。它的开疆拓土,到达过河西走廊和南疆的沙漠深处。我想起“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的班超,这位以36人平定西域的杰出汉使,以强大的胆略和吸附力,收服了西域50多个国家。没有像班超这样让大汉之风吹彻八荒的豪杰,没有汉画像石这种体量的艺术,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又有什么神采和气韵?

⑩“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猛士,这就是徐州汉画像石透射出的凛冽之气,无数灵跃的石头垒砌着,占领了惊涛轰鸣的历史河岸,带来森严激荡的气象,横亘在千山暮雪、万里长云的时空,雄浑、苍劲,成为汉代的丰碑。

(选自《人民政协报》,有改动)

16.概括汉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17.品析下面的句子。
没有像班超这样让大汉之风吹彻八荒的豪杰,没有汉画像石这种体量的艺术,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又有什么神采和气韵?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探究作者以“汉风凛冽”作为标题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爆米花香

林海蓓

(1)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

(2)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3)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

(4)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5)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净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爆”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

(6)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

(7)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上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

(8)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

(9)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

(10)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比如把年糕切成片,“爆”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爆”出来的则是长条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爆”。另外,“爆”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

(11)物资越来越丰富,让人们慢慢淡忘了年少时对食物的渴望。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

(12)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1日20版)

20.选文(4)~(6)段,作者围绕爆米花回忆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急躁地、兴奋地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却开始咀嚼记忆的味道。(请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2.有人认为第⑦段与“爆米花”无关,应该删掉,说说你的意见并阐明理由。
23.选文用“爆米花香”为题目,“香”寄托了作者哪些情感?
24.作者说“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同样,也总有一种特有的味道能勾起你对家乡的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种你的“家乡味道”。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请以《这不过是个开场》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语言表达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20.85常见易错字
30.94词义辨析  病句辨析与修改  词类(词性)
40.94衔接与排序
5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文言文阅读
6-100.65刘义庆(403-444)  司马光(1019-1086)  人物传记类  小说类对比阅读
三、诗歌鉴赏
11-120.65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1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图表类  名句名篇默写  活动设计
六、语言表达
150.65情景对话
七、现代文阅读
16-190.65散文
20-240.15散文
八、作文
25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