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山东 九年级 期中 2016-03-10 2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4)
1.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游(yì)事(yì)玄(zàng)恨(zèng)
B.叱(chà)栏(zhà)颤(lì)封(jiān)
C.言(zhēn)铁(zhēn)异(chà)侦(zhēn)
D.装(zhèng)密(zhěn)救(zhěng)对(zhì)
2016-03-1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2. 下列词语中中,有错别字的—项是()
A.休憩 震慑 举指泰然 神采奕奕
B.萦绕 潸然 洋洋大观 煞有介事
C.甲胄 风骚 适可而止 声嘶力竭
D.流逝 攀附 韬光养晦 无所适从
2016-03-10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3. 选出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五月的油城,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十分绚丽。
B.日本厚生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公然称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如此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C.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2016-03-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猪狗也不咬我了!”
D.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选择题 | 较易(0.85)
5.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选择题 | 容易(0.94)
6. 对下列作家作品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时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论断,不仅对个人的成才具有启示作用,而且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B.《小石潭记》一文不仅描写了清幽的自然景色,还抒发了作家柳宗元非常复杂的思想情感。
C.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具有很高水平,我们学过的有《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猎》。
D.《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是作者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作家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插图回答问题。

7.图中的人物形象是           
8.选出符合人物特点的项:(          
①多愁善感     ②精明能干     ③才华横溢     ④体弱多病
⑤狠毒泼辣     ⑥孤芳自赏     ⑦世故圆滑
2019-01-30更新 | 9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语文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4)
综合性学习活动。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9.书法中的酒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几个“酒”字书法字体,
甲骨文 再加“水” ,强调坛中饮料的液态性质。造字本义:用粮食的淀粉糖发酵制成的香甜兴奋饮料。金文 写成“酉”。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上书法字体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以下几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E.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 范仲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
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 李白)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 苏轼)
D.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西乡心。(唐 卢纶)
11.名著中的酒、
下面是名著中与酒有关的故事情节:
【甲】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乙】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①【甲】文段说的故事是________,选自名著《________》。
【乙】文段说的故事是________,选自名著《________》。
②【甲】【乙】文段中相关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着概述其原因,任选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2.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
13.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2016-11-18更新 | 68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语文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黄)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卮:酒器。②五百:执杖行刑之人。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称述于曹操(        )       ②射徒跣来救(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射)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16.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
2016-03-10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名校
阅读《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①明明是勤勉上进的有为青年,为何总在雨天犯困?是你的自制力太差,还是这其中另有缘由?以下内容,或许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②白噪声是天然的安眠曲。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不同于其他噪音,白噪声会使人感到平静,更易入睡。 人在特别安静与特别嘈杂的环境下都会睡不着,但是在相对舒缓、有规律的声音环境下会很容易入睡,比如雨声、落叶声、转动的电扇声,还有老教授讲课的声音。一些神经衰弱的失眠症患者还会去购买专门的白噪声发生器,以帮助入眠。
       ③雨天气压低,交感神经不给力。交感神经与兴奋有关。当天气晴朗时,空气的含氧量高,能够为人体充分补充能量,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活动意向更积极;而到了阴雨天,气压降低,空气的含氧量减少,交感神经处于低落状态,人就会出现在雨天犯困的情况。
       ④褪黑素也参与了捣乱。人体在光线昏暗的情景下会增加褪黑素的分泌,其作用就是让人产生倦意;反之,光线明亮则褪黑素分泌减少。下雨天,天色暗沉,光照 时间不足,会使人的褪黑素分泌增加,人困马乏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能与进化有关。人类的许多行为都与早期进化有关。比如,人类对草丛“沙沙”的声音特别警觉,这是源自对蛇类的天生恐惧。男子在挑选配偶时以白为美,是因为肤色白的女子更显年轻,也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⑥同样,雨天好眠也可能与进化有关。远古时代,人类一般住在山洞或茅草屋里面,晚上睡觉时会非常担心野兽来袭。而在下雨天,野兽一般不会出现,人们也会放松警惕,获得短暂的安全感。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人们沿袭了这种习惯,两天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意味着“安全”,人们可以在这样的天气里放下戒备,让紧张的神经舒缓下来,做一个甜美的梦。
       ⑦看到这儿,你是否想起了童年的某个雨天,自己慵懒地躺在床上听雨声呢?

                                                                        (选自《读者》2013年第19期)

17.选文从哪几方面说明了下雨天睡觉特别香?
18.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9.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20.常言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这是关于人在不同季节精神状况的三种说法,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说法,分析其中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271次组卷 | 7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雪白 王开岭

(一)

①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 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

②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记得小学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③那种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

④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 板搭的)呜呜哭出了声……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

⑤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⑥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二)

①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②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③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④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

⑤从前不是这样子的。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⑥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欲望。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 纬、流动的水……

(选自《精神明亮的人》,有删改)

21.作者以雪为线索,表达自己的感念和思痛,请结合文章概括感念和思痛的内容。
22.作者为什么在第(一)部分写画横线处“小学课本里的雪”?请分析其作用。
23.请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第(二)部分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
24.文章最后说“具有物的欲望,欲望。”请结合全文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第(一)部分中被笑的小女孩事件有何关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4字音
20.64字形
30.64成语和熟语
40.65标点符号
5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著阅读
7-80.4《红楼梦》
三、综合性学习
9-110.64
四、诗歌鉴赏
12-130.65
五、文言文阅读
14-160.4范晔(398-445)  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7-200.64说明文
21-240.65散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