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浙江 九年级 一模 2023-08-13 3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文字撰写组同学为班刊合作撰写了序言,以此与同学们共勉,请你帮助完善。

岁月如歌,什么样的青春芳华最美丽?“她”应该是这样的一群热情洋(1)(______的少年,肩并着肩,手换着手,共同奔赴在追(2)(zhú______梦想的路上。低头是一路(3)(______定坚实的脚步,抬头是满天美丽璀璨的星光,在一张一(4)(chí)______中彰显青春的力量。

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少年的我们曾有过“爱上层楼,(5)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暗自神伤;如今长大的我们意气风发、挥斥方道,已然怀抱(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我们彼此道出“(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的深深不舍和祝愿;同时我们也坚信“(8)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般友谊的万古长青。

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们有着“(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的坚韧不拔之志;我们坚信为梦想全力奔赴了,未来必然是“(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光明前程。

岁月如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万里归来,我们仍是那初心不变的少年!

1.文字撰写组同学用拼音代替的(1)-(4)处横线,请你补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你根据语境提示,完成(5)-(10)的名句默写。
2023-08-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3. 文字撰写组同学编写班刊后记,发起了“你要写青春,就不能只写青春”趣味小诗创作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创作一节小诗,不少于5行。
示例:

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

你要写树梢的弯度,

你要写湖面的波纹,

你要写树叶婆的声音和它落地的路径。

要写屋檐边悬挂的铃铛响,

要写轻与竹筏轻轻,秋千轻轻见。

2023-08-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4. 设计制作组同学在设计班刊封面时,对选用下面哪种字体犹豫不决。你推荐哪一种?说明理由。

   

A.楷书                                B.隶书                            C.草书

2023-08-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青春的我们会遇到困难挫折,迷茫无助时,下面哪个人物的故事可以慰籍我们呢?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A.简·爱(《简·爱》)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林冲(《水浒传》)   D.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2023-08-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资料搜集组同学准备选取下侧名著插图制作创意书签,有同学质疑被选中的图片出自讽刺性小说《儒林外史》不符合班刊主题“岁月如歌——我们的青春芳华”,你怎么看?请作阐述。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年轻的四滴眼泪

朱成玉

①我在尚且年轻的时候,曾与一个不再年轻的人,在一节火车车厢里,有过一番争论。

②落第一滴泪的时候,他嘲讽,他的笑意之下,我是个傻孩子。

③落第二滴的时候,他沉默,嘴角仍有轻蔑之意,但已浅淡。

④落第三滴泪的时候,他嫉妒地说:“年轻真好,眼泪可以如此肆意任性。”

⑤不过是一节火车厢,不过是放了一曲忧伤的萨克斯曲《天堂里的另一天》,不过是想起了渐行渐远的她,不过是秋意甚浓,而我衣衫薄寡……

⑥我可以用一百种比喻说出我的忧伤,可他只是笑笑,说:“形容词被你用得天花乱坠,也不过是一场应景的雪。”在他眼里,我的一切,他都了然于心。经历,是多么奇幻的魔法师,它可以让一个人高高在上,指鹿为马。

⑦讲真话的时候,心里会落满冬雪,踩上去吱嘎吱嘎作响。那个人接着就说起了他在世界各地留下的足,他功我,那么多的地方可以走,何必固守一隅。

⑧我的第四滴眼泪,浑圆硕大,滴到空盘子里,发出“叮”的一声响。我躲到窗帘后面,顺便用窗帘布擦着眼睛。我看到了窗外的黑。

(1)赏析式批注:________________

⑨他说,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魅力所在,5岁以前,任性、调皮没人指责你,相反人们会认为那是你可爱的地方,可是5岁以后再任性就不该了。上学后的魅力是你勤奋好学,工作后的魅力是你积极上进,成家后的魅力是你有了担当,有了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

⑩“那么,现在的你的魅力呢?不是滴下你的眼泪,而是绽开你的笑意。不是熄灭,而是点亮。”他说。

⑪我终于没有大声恸哭。只是落了那四滴眼泪。那是一个有些疼痛的夜晚,他下了车,我说我要接着再坐几站地。我对自己说,什么时候眼里的光亮起,就什么时候下车。

(2)请根据加点词说说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

⑫那个人很快发来短信,措辞优美,读来颇有韵味,仿佛一首无韵脚的诗——

⑬“孩子,你像一只找不到归巢路的小鸟,需要有人把你捧在手里。可是你自己先要把脚放回地而上来。还好。你的眼泪是年轻的,所以清澈,一点都不浑浊。滴到我的手背上,也砸不疼我。年轻人的眼泪啊,总是来去自如,多好,像任性的小顽童,前一秒嚷嚷着要离家出走,后一秒就将妈妈拦腰抱紧。年轻的眼泪多好,可以降意横行。没必要节省,任意挥霍。你们有任性的资本,你们有悔过的甬道。不像我们,肆意地落一次泪,都是一种奢侈。我老了,你的眼泪甚至让我嫉妒,你看,它多么年轻,多么澄澈,多么像天刚刚亮的时候,那一滴挂在花瓣上的露珠儿……”

⑭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仍旧在读这条短信。父亲,你的记忆力严重衰退,当然不会记得很多年前与我在一节车厢里的对话,不记得我流下的那四滴眼泪,更不会记得你亲手写下的这么动人的“诗句”,可是我记着,我会替你珍藏。你说,我年轻的眼泪落于你渐渐衰老的微笑之上。可是父亲,我也正在老去。

(摘自凤凰文艺出版社《人间有所寄》一书,文章略有删改)

7.父亲面对“我”落下的四滴眼泪,他分别有着怎样的态度呢?请完善下图空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你根据提示,为文中画线句子写批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资料搜集组同学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匠心独用,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本文在被选入《人间有所寄》一书时,删去了链接材料中的句子,请结合文本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链接材料】

此刻,家是唯一可以抓住我的根。而年轻和衰老的标志,一个是对远方翘首以盼,一个是对故土念念不忘。

2023-08-31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关于“斜杠青年”的调查报告

【材料一】

①近年,“斜杠青年”一直是热议话题。“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单一职业,拥有多重身份的年轻人,他们通常会用“/”未介绍自己的身份,如:作家/播画师/摄影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年轻人选择多重职业。

②某招聘平台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有51.85%的职场人拥有副业。“斜杠青年”的大量出现,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一方面,人们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互联网将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但催生了很多时间灵活的新职业,也给了年轻人更多学习新技能、连接新群体的机会。

③虽然都叫“斜杠青年”,但斜杠与斜杠之间却各不相同。互联网上一度热议过年轻人上班与下班的“割裂感”大多表现年轻人上班时正襟危坐,下班后却个性飞扬。这样的斜杠青年,是为了追求自由,发展个人兴趣而“斜杠”。不过,根据相关数据,

       

【材料二】

①调查显示,对于“斜杠青年”的优势,56.7%的受访青年认为是高效利用时间,充实生活:52.0%的受访青年觉得可以接触不同人群,拓展人际关系:46.3%的受访青年认为职业体验更丰富,选择更多样。其他的优势还有:赚取更多的经济收入(45.5%):兴趣专业化,全面发展和提升自身能力(33.7%):减少单一职业的枯燥,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24.8%)等。

②与此同时,45.5%的受访青年指出“斜杠青年”往往每份工作都是“半吊子”,没有一项突出的技能:40.1%的受访青年认为“斜杠青年”会增加职业规划的迷茫感:40.0%的受访青年觉得“斜杠青年”的工作缺乏保障。此外还有:要平衡各职业间的关系,浪费时间和精力(39.8%);收入不稳定(27.9%);投入到每项工作的时间少,影响工作质量(27.5%)等。

【材料三】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斜杠青年”是社会开放、进步、变革的必然产物。现在我们良好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青年人思想越来越开放,兴趣越来越广泛,选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②(知乎网友)悦思:除了兴趣之外,在“斜杠”风潮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趋于疲软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全感。选择“斜杠”身份,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恳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③(时评秀场)土土线:即使是新兴的小众行业,要想持续发展下去,也必然会越来越专业化、职业化。所以、你想切入的制业,也是别人的主业。而那些鼓吹“高收入、低门槛”的兼职广告,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因此,在决定发展副业之前,必须问清楚自己:准备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吗?具备这一行必需的知识技能了吗?不同的目标带来了不同的“斜杠”选择,但相同的一点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1.阅读上述文字材料,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A.当前最受“斜杠青年”青睐的职业主要是以互联网新兴行业为主,其共同之处在于低成本且自由性、灵活性较高,收入也较为可观。
B.“斜杠青年”优势明显,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足以吸引我们每一个年轻人投入到“斜杠青年”的队伍中去。
C.知乎网友悦思认为:选择“斜杠”身份,是因为年轻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D.那些鼓吹“高收入、低门槛”的兼职广告,是“陷阱”而不是“馅饼”,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失惨重,我们要避免上当。
12.请你给材料一中的横线空白处补写一句话
13.为了理想和生存,姐姐也想加入“斜杠青年”的队伍,成为一名出色的“斜杠青年”,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姐姐提一些中肯的建议。
2023-08-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0.85)
自古英雄多少年。请你阅读以下诗文,完成相关任务。

【甲】

祖逖北伐

①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A)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③(B)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记》)


【注释】①祖逖(tì),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道县(今河北涞水北)人。曾率部渡江北伐,得到各地人民响应,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后得不到朝廷支持,忧愤病死。②蹴(cù):踢、蹬。③恶(è):不好。恶声,传说半夜鸡叫是不吉之兆。④纠合骁健:集合勇猛健壮的人。纠合,集合。骁(xiāo)健,指勇猛健壮的人。⑤戎狄:我国古代称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⑥廪(lǐn):官府发的粮米,这里指军粮。⑦铠仗:铠甲武器。⑧部曲: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

【乙】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4.读文言,须得法。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提示,补全空白。
文言句子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起舞查阅字典法:①依靠、凭借;②依照、根据;③于是,就;④趁机、趁着。(1)__________
今遗民遭残贼造字法推断:“既”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像一个人坐在食器(皀)前扭头的样子,表示吃饱了。(2)__________
大王能命将出师课内迁移法:“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3)__________
无北伐之态成语推断法:(4)__________素来、向来。
15.下面是同学在阅读【甲】文后的发现,请你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所含成语成语释义
(A)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______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
(B)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中流击楫”(2)____________
16.请你为【甲】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遂 屯 淮 阴 起 冶 铸 兵 募 得 二 千 余 人 而 后 进
17.资料搜集组同学在选取材料时,发现【甲】文和【乙】词在内容和情感上同中有异,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18.请结合上面两文及生活体验,阐述你对少年成长的感想。
2023-08-1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19. 岁月如歌,活动最后,老师为同学们的青春芳华亲切寄语。编委会认为老师的寄语很有哲理,以此作为话题向全班同学征集原创文稿。请你阅读以下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

“接受”和“拒绝”是一对孪生兄妹。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学会接受,也要学会拒绝:接受命运的馈赠,拒绝恣意挥霍;接受生命的平凡普通,拒绝生活的平庸无味;接受应当接受的,拒绝应该拒绝的。接受需要智慧,拒绝需要勇气。


老师的寄语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个人感悟或体验,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亦可以发表观点……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符号,规范运用语言;字数不少于600字。
2023-08-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语言表达
3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85字形  名句名篇默写
二、语言表达
30.4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40.4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推荐语
60.65图文转换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
三、名著阅读
50.65名著导读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7-100.4散文
11-130.4非连续性文本
五、文言文阅读
14-180.85诗歌鉴赏  人物传记类对比阅读
六、作文
19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