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七年级 期末 2023-09-06 2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古诗文积累。
(1)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狼》中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青春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青春是一条崭新的跑道,青春是一本刚打开的书本,青春的我们应该把握时光,努力学习。七年级的课本,为我们的青春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从中,我们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光,静谧的秋雨、温晴的冬阳令人沉醉;我们接受了崇高的精神洗礼,白求恩纯悴的思想、海伦·凯勒顽强的意志,令人折服。《动物笑谈》中看似怪dàn,实则对动物们充满爱的举动令人感动;《狼》中智慧之人与狡黠之狼的交锋令人深思;《皇帝新装》中的皇帝只爱xuàn耀新衣服的滑稽言行,令人可笑可悲。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启发我们:(     )什么时候,(     )不要自吹自擂,而要谦虚谨慎。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怪dàn(     )       xuàn(     )耀       (     )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文段中括号里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3. 阅读名著选文后答题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㷬天炽地。……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这两段节选自名著《西游记》,作者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词性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B.南海C.路径D.广大
(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
2023-09-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4. 为响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号召,某校定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讲写”活动。请你参加。
(1)为营造气氛,鼓励同学们拟写对联,请你根据提示将下面一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品诗词,传承民族历史精华
(2)校团委为集中学生参加活动,发布了通知,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修改。

通知


各班级: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改善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学校要求所有班级于明天下午3点在校礼堂参加“中华经典诵读讲写”活动。请准时参加。

2022年10月12日

校团委

①通知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园子里的童年》,完成小题

园子里的童年

(李秀萍)

①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和《后花园》,不由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的家乡毗邻萧红的家乡,她的童年生活对我来说非常熟稔,尤其是她的后花园生活。

②我曾到鲁迅的家乡参观故居,看到百草园时有点惊讶,现实中的百草园远没有文章里的百草园显得那么大。在萧红故居看萧红家的后花园也不大,也许在小孩子的眼中,再小的世界也会被丈量得很大很大。

③至于小孩为什么喜欢在园子里玩,我以为园子是最方便接近自然、获得常识、认识神性的小世界,和小孩未被世俗熏染的天性是契合的。而且,在东北的苦寒之地,夏季的园子是最热闹最多姿多彩的地方了,不在这里玩又能在哪里玩呢?

④当我四五岁在园子里玩时,已是萧红出生60多年之后了。悠长的岁月中,有变的事物和不变的事物,人要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房屋的结构和材料也不断变化,旧的推翻,新的建立,然而园子没有变。萧红家的园子里有黄瓜、倭瓜、茄子、辣椒、玉米等,还有爬山虎、向日葵、大菽茨、胭粉豆,以及樱桃树,我家的园子里也有黄瓜、辣椒,爬山虎猴子似的越过栅栏爬上房墙、窗户,向室内窥探,向日葵士兵似的挺直了腰杆驻守在园子的边边角角。萧红家的园子里,蝴蝶飞,蜻蜓飞,螳螂跳,蚂蚱跳,我家的园子也是欣欣向荣,小青蛙、癞蛤蟆、蛐蛐、蝈蝈都来光临过。不管时光怎样流逝,园子都是生生不息的。

⑤园子里的玩法各种各样,萧红是那样玩的,我却是这样玩的。说也奇怪,没学过书本中的植物知识,却认识满园的植物,知道哪个能吃,哪个不能吃,哪个是成熟的,哪个是未成熟的。嫌西红柿红得太慢,我摘下几个来,放在装棉絮的箱子里捂着,捂着捂着就忘了。哪天翻箱倒柜,忽然发现西红柿已经捂得通红通红的,煞是可爱,就像洗衣服清理衣兜时突然翻出不少钱来,有点意外,有点惊喜。

⑥园子里有菇娘、草珠子,这些是小女孩比较喜欢的。菇娘果是一种茄科浆果,未成熟时是绿色的,外面罩着一层绿外套。把外套扒开,轻揉果实,待果实柔软了,把外套和果实之间的连接点顺势拔掉,把里面的籽挤出来,变成薄皮气囊,然后放在嘴里,在牙齿和舌头的辅助下,菇娘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这都是技术活,得练些时日。到了秋天,菇娘成熟了,黄得晶莹剔透,酸甜可口。草珠子,顾名思义,就是从草上结出来的一种珠子。灰色小珠子,珍珠般大小圆润,中间有孔隙。我就地取材,把珠子用线串连起来,做成手串,做成项链。人类对美的追求创造常常是无师自通的。

⑦蝴蝶、蜻蜓在菜花上翩跹飞舞,颜色各异。有的蝴蝶翅子毛绒绒的,像一面锦缎,雍容华贵。蜻蜓纤长的体态很优美,翅子薄纱一般,朦朦胧胧地在阳光下闪着光。我追来追去,从来捉不到一只蝴蝶或蜻蜓。

⑧我就像是长在了园子里,玩累了会在园子里睡着,大人并不理会。至于那树上的樱桃、李子、海棠果,从酸涩的小果阶段到酸甜的大果阶段,各种滋味我都尝了个遍。

⑨小时候并不懂得刻意欣赏大自然的美,因为自然就在生活的背景里,就在呼吸的空气里,就在成长的记忆里。自然的每个领域都有其惊艳之处,即使是小小的园子。

⑩如今,爸爸、妈妈、舅舅早已搬离原来住的地方,进入城市。童年的园子还在那里,不知会成为哪个孩子的乐园。舅舅家的草甸子和那条河流不知还是不是从前的模样。离开土地太久了,我记忆中的园子从生活的背景变成了生命的远景。我答应8岁的儿子,暑假一定带他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看看那广阔的田野、静寂的河流、平整的田垄、丰茂的庄稼,让他亲手把种子埋进土里,看着小苗破土而出,感受生命的喜悦和庄严。我要让他童年的记忆,也留下关于土地的印象。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7月17日,有删节)

5.通读全文,童年的园子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6.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园子里的童年生活,为什么第①②段还要略写萧红的后花园和鲁迅的百草园?
7.文章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从视觉、听觉和味觉来描写景物,请指出相应的词句,或用自己的语言分析。
8.想象下列语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爬山虎猴子似的越过栅栏爬上房墙、窗户,向室内窥探
9.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2023-09-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枯萎的蒲公英》,完成下面小题。

桔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吗?在我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

10.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枯萎的蒲公英》的理解。
1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
12.文章第③、⑧段都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13.请结合下列加点词语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1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023-09-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比较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邓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周怡《勉谕儿辈》)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指饥饿的意思。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诫子                 (2)险躁则不能             
(3)年与时          驰:       (4)可粗饭几日             办:
(5)何必图好吃好          着:
1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7.【甲】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俭”是中华传统美德,【甲】【乙】两文中都以此劝勉后辈,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2023-09-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19. 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
请在“细品 ”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94字音  字形  关联词语
三、名著阅读
3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四、综合性学习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对联  通知
五、现代文阅读
5-90.65散文
10-140.65记叙文
六、文言文阅读
15-180.65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七、作文
190.4哲理与生活  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