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全国 七年级 随堂练习 2023-09-23 1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全对的一组是(     
A.护(pì)       (mù)       耳墨斯(hè)
B.叭(lǎ)       头(tiān)       斯(zhòu)
C.歌(kāi)     像(diāo)     住(zhān)
D.子(zhuǎ)   重(zūn)     量(jiào)
2023-09-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二、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翻译 | 较易(0.85)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1)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一人之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所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亦不能有所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然大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2023-09-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对寓言知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出自《伊索寓言》。
B.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
C.寓言《穿井得一人》的寓意是道听途说也可以获得真知真见。
D.学习了《寓言四则》我们发现:外国的两篇末尾用一句话揭示了寓意,中国的两篇则是寓深意于文中。
2022-07-3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翻译 | 适中(0.65)
5.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023-09-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六、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2023-09-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7. 《蚊子和狮子》中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最后又为什么成了蜘蛛的俘虏?
2023-09-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8. 《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2023-09-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七、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翻译 | 适中(0.65)
9.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023-09-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蜻蜓和蚂蚁

①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②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③“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④“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⑤“我们在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⑥“那么你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⑧“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文中加点的“好日子”指的是什么?
(2)蜻蜓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什么?
(3)蜻蜓和蚂蚁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2023-09-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选出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浇田)     其家穿井(待,等到)
B.求闻之若(这样)                  邯郸大梁(离开)
C.国人之(讲述)                      谗言先至(毁谤别人的话)
D.夫市之无虎矣(明白,清楚)   不得见(果真)
(2)对【乙】文中画线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
B.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
C.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
D.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4)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兼儒墨,合名法”,集体编集而成的一部书。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人。
B.《穿井得一人》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C.三人成虎,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D.庞葱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用意是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
(5)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23-09-23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旦而不鸣 或:
(2)皆足祸也 取: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1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15.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十、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6. 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
(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寓意】
(2)阅读下面两则寓言,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其寓意。

【甲】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

【乙】一只狮子的脖子上被挂了一个标签,写着驴子。狮子发怒,不停地辩白他是一只狮子,可人们还是叫他驴子,并给他拿来了青草。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死不从;可每个从他身边走过的人看到标签,都认为他是一头驴子。时间久了,狮子也感觉自己可能就是一头驴子。又过了几日,从狮子洞里传来驴子的叫声……

2023-09-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17. 寓言的成功之处在于,叙述故事生动、具体,寓意深刻,能揭示出生活的道理。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对宙斯像、赫拉像、自己像的三次问价,辛辣地嘲讽了爱慕虚荣、鄙视别人、自命不凡的人。


请你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自编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并揭示一种生活道理。120字左右。
2023-09-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翻译
3
语言表达
4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字形
4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翻译
20.85文言实词
50.65文言文翻译
90.65寓言神话类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三、语言表达
30.65文言文断句
60.65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词句理解与赏析
70.85作家作品
80.65寓言神话类  内容理解与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
100.65寓言
五、文言文阅读
110.65议论说理类  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12-150.65日常生活类课外阅读
六、综合性学习
160.65提炼与概括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七、作文
170.65小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