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八年级 期中 2023-10-15 3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弘扬诚信精神,学校开展了“诚实做人,守信立身”主题宣传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书写诚信
1.在“一撇一捺写诚信”活动中,王同学书写了自律格言“行千里路诚为伴”。欣赏后,完成各题。

(1)下面是三幅名家作品(局部),你认为王同学书写的作品最有可能临摹的一项是(     

A.【甲】王献之《十二月帖》       B.【乙】米芾《紫金研帖》          C.【丙】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2)王同学打算为“行千里路诚为伴”匹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信竞芳       B.真挚恳切君子言
C.读万卷书信作友       D.跃万重山信同行
任务二:宣传诚信
2.下面是主题宣传周的海报(其中隐藏着“诚信”二字)。请你向同学们介绍海报的内容和寓意。(不少于50字)

3.学校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张同学的演讲稿(节选)。阅读后,完成各题。

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内涵【甲】许慎《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所以诚信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易经·系辞上》说:人之所助者,信也。可见人们所扶助的是笃守诚信的人。《论语·为政》中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换句话说,人如果缺乏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乙】可以说,诚信既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每个人,无论成功与失败,高贵与平,都应该将诚信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

诚信深深刻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古人留下了大量诸如①      ”“一言九鼎这样称赞诚信精神的成语,②      ”“晏珠树信等有关诚信的轶闻掌故也广为传诵。由此可见,先人已将诚信的种子深植于华夏子孙的血脉之中,只要你坚守不,它便会然绽放美丽的花朵……


(1)对演讲稿中加点字读音或字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佣”应写为“庸”       B.“镌”应读为“juàn”
C.“缀”应写为“辍”       D.“悄”应读为“qiǎo”
(2)任选①②其中一处,补充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冒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句号
C.【甲】冒号【乙】分号       D.【甲】句号【乙】分号
4.校刊《启航》发表了活动期间的一篇新闻。阅读后,完成各题。

为推动主题宣传周活动开展,1031日上午9点,第一中学全体师生于学校大操场举行践行诚信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委嘉宾有:第一中学校长乔文敬,副校长张玉燕、王晓锋,团委书记白玉以及各班班主任。乔文敬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的序幕,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白玉老师带领全体师生庄严宣禁,宣誓声______,充分体现了师生们践行诚信的决心;最后,各位嘉宾、学生代表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


(1)请你给上面的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限20字以内)
(2)结合新闻内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句,使其构成夸张的修辞方法,完成所要表达的意思。
任务三:采访诚信
5.李同学被评为本次主题活动周的“诚实守信之星”,下面是校园广播站的小记者对她的采访记录,请你结合语境补充横线处内容。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
李同学:比如平时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小记者:谢谢李同学!
2023-11-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默写。

古诗文中处处可见“山水之韵”。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________”是浓浓秋意、光色交叠之“韵”;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是树木葱翠、芳草茂盛之“韵”;_________(作者)《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盖竹柏影也”是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之“韵”。它们都因诗人的妙笔而获得美的律动。

2023-10-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赠从弟(其二)》,完成各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7.诗歌前两句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亭亭”形容_______,用“瑟瑟”形容_______
8.请依据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补全横线处内容。
同学甲:我发现《赠从弟(其二)》这首诗删掉四句仍能成为一首诗:亭亭山上松,终岁常端正。岂不雅凝寒?松柏有本性。这样岂不更简洁?
同学乙:是更简洁了,但似乎比原文少了些什么。
同学丙:确实是。这四句其实很重要,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同学觉得这句话表达的与《赠从弟(其二)》中的“本性”一致。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023-10-1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三峡》,完成各题。

三峡

邸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阀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与“沿溯阻绝”中“绝”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哀转久B.天下独C.惨人寰D.与世隔
11.对文中画线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甲】只有正午,才能看到太阳;只有半夜,才能看到月亮。
【乙】除非在正午和半夜,否则不能见到太阳月亮发出的光。
【丙】若不是在午夜时分,游客绝对见不到清澈明媚的月亮。
12.赵同学想根据《三峡》的原文寻找在长江三峡建设水力发电站的理由,请你帮他补充横线处内容。
理由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
流量大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水流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3.根据《三峡》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材料二: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幕,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取材于邮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


注:①【径】经过。②【成就】这里指人和牛的形状、色彩,即轮廓。③【既】已经。④【信容】连宿两夜,表示两夜的时间。

《三峡》与材料一都写到了“猿鸣”,在《三峡》中,“猿鸣”渲染了_________的氛围,而材料一中的“猿鸣”则渲染了________的氛围。《三峡》与材料二的结尾都引用了歌谣,材料二引用歌谣的作用是:形象地突出了_________的特点。

2023-10-1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4. 下面两幅插图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请概括它们所反映的事件。

图一: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5. 任选两本不同的名著,补全下面横线处内容。
教师:谁来说一说,成功需要什么呢?
生甲:我认为成功需要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乙:我认为成功还需要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各题。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⑧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⑩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⑪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⑬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⑭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安慰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⑰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⑱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⑲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⑳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6.选文选取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事件;添改讲义,_________________,了解裹脚。从中可见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是见诸行动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例如“添改讲义”事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短语)是“_________”,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短语)“________”,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一直继续”。
17.第⑤段“我”“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其中加点词“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18.有人曾评价鲁迅文章能体现出他“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两个特质,请结合选文的第⑳段,说说鲁迅灵魂“柔软”和“坚硬”的具体表现。
2023-10-1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回望钱学森》,完成各题。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①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移,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是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探,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他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然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②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③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学子!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了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成绝对正比。

④钱学森的(     )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黑板上写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做哈雏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⑤天才也少不了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整栋楼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湖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后来他送我最新论文,算是对曾经向我大吼大叫表示歉意。

⑥钱学森在麻省理工的一位学生麦克则回忆:钱学森教学很认真,全心全意放在课程上。他希望学生也付出相同的热忱学习,如果他们表现不如预期,他就会大发雷霆。有一次,他要求麦克做一些有关扇叶涡轮引擎的计算,麦克说:我算了好一阵子,但到了午餐时间,我就吃饭去了。回来的时候,他正在发脾气。他说:你这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算到一半,竟敢跑去吃中饭!

⑦如果你关注钱学森归国后的履 历表,你会发现,他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

⑧钱学森晚年与不同领域的后辈有过多次学术合作,在发表文章时,他常常坚持把年轻人的名字署在前面。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⑨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

⑩这样的钱学森也许更加令人喜爱。

(有删改)

19.《2022年中国年度畅销传记》正在进行编辑,应将这篇文章收录在下列哪一个专辑?(     
A.跌宕的传奇人生B.深挚的家国情怀
C.个性的大师风采D.身边的躬行垂范
20.结合语境,在第④段括号内补充一个词,这个词是________
21.赏析第①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
22.请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这样的钱学森也许更加令人喜爱”一句的理解。
2023-10-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请将“留在记忆深处的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3-10-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4. 请以“此时此刻,我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会面”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提示:“我”可以是自己,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世间万物)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3-10-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性学习
1-50.65字音  字形  标点符号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图文转换  对联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诗歌鉴赏
7-90.65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0-130.65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五、名著阅读
140.65《红星照耀中国》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15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名著导读
六、现代文阅读
16-180.65散文
19-220.65人物传记
七、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240.4情境作文(联想与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