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期中 2023-10-18 2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渎(xiè)       见(piě)       不舍(guō)       断章取义
B.惊(hài)       茫(miǎo)       作态(niē)       丰功伟绩
C.养(juàn)       (wàng)       鸠占巢(què)       矫揉造作
D.妖(ráo)       (sāo)       骨立(xiāo)       前仆后继
2023-10-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022年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62周年纪念日,学校组织“走进圆明园遗址,感受历史阵痛”的游览参观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参观感受。

①历史的长风,不分四季,吹拂着京郊一片荒芜的废墟,将历经苦难而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的目光,拉回到1860年那个充满暴虐、血腥的岁月。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把由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皇帝,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甲】圆明园付之一炬。盛时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留给后人的只有劫后幸存的石建筑残垣。

②大水法喷泉遗址是较为有名的一组遗迹。水法,西洋人之称谓,国人则称之喷泉。它建于乾隆十二年至乾隆二十五年(1747-1760年),建筑风格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为主,这是圆明园内最大的喷泉,现在即使是废墟,亦令人叹为观止,

③观水法乃是皇帝现看大水法喷泉的宝座,与大水法遥相呼应。当年乾隆至帝就是坐在这个宝座上欣赏喷泉的。宝座的后面,建有高大的大理石围屏,围屏中镶嵌着石屏蕊,上面刻着洋枪洋炮。如今,当人们面对小平台上并列着的5块石屏蕊,似乎瞥见了我们是如何被洋枪洋炮轰出中世纪的【乙】

④海晏堂遗址是整个景区中最大的一组大理石建筑群,其主楼为两层,正面向西,有11个开间。这些豪华的楼宇、门窗四周镶嵌着五色琉璃砖,大理石柱上雕刻着花汶图案;楼前左右各有叠落的石梯,石梯中央怀抱着一个石雕的大贝壳:贝壳的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着12座人身兽头铜坐像……面对这一残存的艺术殿堂,令人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仿佛看见先贤杨掌叩问苍穹,我中华文明缘何迭遭劫掠?

⑤远瀛观乃是香妃的寝宫,整座宫殿全部用汉白玉雕成,柱上垂花式葡萄形花纹现在仍十分清晰,顶部正中为琉璃大室顶,雕刻精美绝伦。绮春园里的石拱残桥,也是圆明园二百多座桥中仅存的两座残桥之一。穿越这残存单孔桥洞,人们似乎看到硝烟滚滚的历史风云,慨叹不已……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破折号【乙】省略号B.【甲】逗号【乙】句号
C.【甲】冒号【乙】省略号D.【甲】冒号【乙】句号
4.下面这篇书法作品,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抢劫,如今流落海外。以下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是(     

《易经》真迹

A.《易经》的字体属于篆书,笔画圆劲均匀,对称工整。
B.《易经》的字体属于楷书,连绵回绕,浑厚大方,曲折有致。
C.《易经》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明快疏朗,字体秀美。
D.《易经》的字体属于隶书,笔意通畅,线条匀净,苍古质朴。
5.下面是圆明园中的一组楹联,某同学只记住了上联,下面是另几位同学所记的下联,看哪位同学记得最准确?(     
上联:红篆炉烟看气直       下联:____________
A.安舆欢洽宜春永B.万几竞业亮天工
C.绿苞庭竹爱心虚D.利济恩敷解泽流
6.“走进圆明园遗址,感受历史阵痛”的活动后,同学们写文章表明要坚定“勿忘历史,强国爱国”的志向,下面是同学们列举的名人事例及名言。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甲同学:20世纪30年代是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年代,更是中国人热血沸腾、爱国之情迸发的年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难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齐声呐喊、共御敌寇,终于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回读艾青的《我看》,不觉青衫满湿……
B.乙同学:清末学者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他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从他的《敬业与乐业》就可以看出梁启超高昂的爱国热情。
C.丙同学:著有《巴黎圣母院》的美国作家雨果曾这样评价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D.丁同学:“从前他们对巴特衣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雨果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愤慨。
2023-10-1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7. 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化用典故,委婉曲折表达了诗人期待从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作者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振作精神,表达对朋友感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四季的流转,总有不同的描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写春风的和煦与阳光的明媚,《醉翁亭记》欧阳修中用“____________”写夏日繁盛的树木浓荫;《秋词》中刘禹锡用“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湖心亭看雪》中用“雾凇沆砀”写西湖冬日的奇绝景象。
2023-10-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阅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这是一首咏月词。作者将美好的月色、丰富的情感以及人生哲理融入其中。词的上片从“我欲”到“又恐”的转换中,表现了诗人______的心理;词的下片用“______”对月发问,转入抒情悟理,明白了____________的哲理。整首词想象丰富,意境阔大。
9.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寄怀,请简要说说诗人分别借“月”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2023-10-1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       成败兵家常事
B.北巫峡       豫南       博古
C.连月不       若夫日出而林霏       茅塞顿
D.则有国怀乡       乃记之而       不返
11.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真是快乐到了极点。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愉悦心情,强调其心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的影响。
B.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翻译: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官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理解:这两句话写出“古仁人”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理解:洞庭湖及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致,令观者唏嘘不已,与前人感同身受。
12.文末作者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请结合选文与链接材料的内容,说说于谦是不是作者笔下的“斯人”。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当是时,上下资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谦之为兵部也,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取材于《明史·于谦传》)

注:①[也先]蒙古族瓦剌首领。②[垒]营垒,防守工事。

2023-10-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3.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①______,这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②______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些受③______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2023-10-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14. 《儒林外史》刻画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比如王冕、周进、范进、严监生、严贡生……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他的典型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2023-10-1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北京老城,即市区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区域,属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主体部分。历经元明清三朝规划、建设和完善的北京老城建筑群,堪称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核心的走“1+4”的城市格局,正如图1所示:一条中轴线居中,、内城、外城四重城廓层层拱卫并延展开去。

②有古建筑研究专家高度评价北京老城的格局,认为北京城“所特具的优点主要就在它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因此,近年来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始终把加强老城格局整体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即将两轴(中轴线和长安街)、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历史水系等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材料二:①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雨儿胡同是颇受游人喜爱的休闲去处,几年以前,这里和老城大多数胡同一样,私搭乱建普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经过整治提升,雨儿胡同拆除违建,修缮加固老屋,绿化美化院落,逐步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的风貌,这条背街小巷由此成为北京最美街巷

②如果说,大街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里子,北京市前些年更多的是在治理面子,近年来则将里子也纳入了重点治理范围,并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雨儿胡同的变化就是这一方案的实施成果之。三年来,首都功能核心区已完成1674毛细血管的改造,让背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未来三年,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计划完成3261条达标类、精治类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整治提升。

材料三:①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②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如前门地区近年来集中解决了街区内影响历史风貌的问题,改造地下管线,建设口袋公园,营造出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二,是同步改善与街区空间相辅相成的文化环境,让胡同中的老北京味道更浓。如东四地区举办的报春活动和奔跑中寻找东四胡同记忆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③如今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用得上暖气、空调、网络,看得见青砖、灰瓦、绿槐。这些变化说明,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了综合协调的可持续保护。

15.根据图,结合原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入的名称依次____________、内城、外城。
16.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老城保护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
2023-10-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熬冬》,完成下面小题。

熬冬

江岸

(1)冬天,北风呼啸,人迹渐无,万物萧条。

(2)在冬季漫长的一天里,陈彩凤奶奶除了做两顿饭,吃两顿饭之外,就是把一窝鸡放出来,给它们喂食。她一共饲养了八只鸡。每天早晨,她在院子里撒一把稻谷,八只鸡瞬间将稻谷抢食一空,然后到野外觅食。天煞黑的光景,她在院子里撒一把稻谷,咕咕咕地唤鸡回来,看着鸡把稻谷吃光了,又撒一把稻谷。顶多撒三把稻谷,最后看着八只鸡走入鸡笼,她才觉得这一天日子过得圆满。

(3)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下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彩风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此时黄泥湾淹没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从早到晚,她开门观望了好几次,大雪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怕滑倒,便一天也没出门。

(4)这样的天气,即便把鸡放出来,它们也无法去野外觅食,只能龟缩在廊檐上,还会在地上屙一堆堆鸡屎。陈彩凤奶奶懒得放它们出来,快到晌午的时候,鸡群在鸡笼里乱扑腾,一只只脑袋都贴在竹编的鸡笼门上,尖嘴从门缝里露出来,显然,它们已经饿坏了。她只好把它们放出来,在廊檐上多撒了几把稻谷。

(5)傍晚,陈彩凤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几把稻谷。几只鸡应该都吃饱了,鱼贯进入鸡笼。陈彩风奶奶堵了鸡笼的门,却发现廊檐上还有一只鸡在啄食,她咕咕唤了两声,那只鸡非但没有向她走来,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几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皑皑的院子里。在白花花的积雪反衬下,院子里亮光光的,她看清楚了,这是一只麻褐色的鸟儿,比她的鸡小了许多。

(6)这个小可怜,恐怕是大雪封山,无处觅食,饿极了,才落到院子里偷食吃。陈彩凤奶奶蹑手蹑脚地进了家,轻轻关上门,她从门缝里往外看,那只鸟儿又飞到廊檐上,寻觅吃的,鸡群几乎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鸟儿好不容易才从地缝里啄食一粒两粒被鸡们遗落的稻谷。她看了一会儿,急忙从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鸟儿吓得慌忙飞到了院子里。过了片刻,它又飞到廊檐上,快速地啄食起来,为了不惊动鸟儿,陈彩凤奶奶轻轻地关上了门。

(7)第二天晌午,大地白茫茫一片,雪停了,天气却变得分外寒冷。陈彩风奶奶出来喂鸡,一阵寒气袭来,不禁哆嗦一下,又哆嗦一下。她扬手撒了一把稻谷,鸡们一下子朝稻谷撒落的地方扑去。她突然发现鸡群里多了一只黑褐色的鸟儿,有点像昨天的那只。再细看,这下她彻底看清楚了,这是一只斑鸠。斑鸠的毛羽稀拉拉的,有些潮湿凌乱,一幅落魄模样。它挤在鸡群中间,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鸡的身旁,不时啄上一口,不时四下张望两眼。

(8)显然,这是一只苍老的斑鸠,一只在野外无法觅得足够食物的老斑鸠。这天晌午,陈彩风奶奶比平时多撒了好几把稻谷。鸡们都吃饱了四散走开,只有老斑鸠还在啄食,这会儿,它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显加快。

(9)从此以后,每天早晨,每天傍晚,这只老斑鸠总会适时出现在廊檐上,和鸡群一起进食,鸡啄食完,它也啄食完毕,和鸡们一样,四散开去。陈彩风奶奶怀疑它没有飞远,可能就躲在她家旁边的山坡上,守望着她的小院,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准时地不请自到呢?有一次,它不知怎么来晚了,陈彩凤奶奶隐隐约约有些失落。等它出现的时候,鸡群已经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陈彩风奶奶赶紧又撒了一把稻谷。这一次,它没有惊慌地逃走,而是和一只喂了很久的鸡一样镇定地站立着,开始进食。

(10)每天除了给自己做两顿饭,给鸡喂食之外,陈彩凤奶奶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给这只老斑鸠喂食。

(11)转眼,要过年了,儿子开车回村里来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园镇和他们一起过年。陈彩凤奶奶捡了一箩筐的鸡蛋,让儿子带给孙子孙女吃,她自己却不愿意离开村子。

(12)儿子:“娘,平时您说在镇上住不惯,一天到晚没事干,只坐着等开饭,要留在村子里,为那几只鸡忙活,我依您了,过年您再不去镇上和我们一起;自己一个人怎么过呢?”

(13)陈彩凤奶奶说:“我走了,没人给它喂食,这么冷的天,它需要我。”

(14)“还像去年一样,我把鸡也逮走,一起运到镇上去,您就放心吧,”

(15)“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把冬天熬过去。”陈彩风奶奶说着,看着外边寒冽的天空,叹息了一声。

(16)这一声叹息,让儿子实在琢磨不透。儿子追问:“娘,您说吧,到底是啥?咱们带它一起走。这总该可以了吧?”

(17)“斑鸠,一只老斑鸠,你带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别管我了,你走吧,你们自己好好过年吧。有它陪我过年,我觉得挺好的。”

(18)儿子看着娘坚定的神情,半天无语,不知该怎么劝慰娘。和一只老斑鸠一起过年,娘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19)儿子离开了,陈彩凤奶奶打开门,看到那只老斑鸠在廊檐踱着步,似在等她,霎时愣住了,一瞬间又笑了。

(选自《天池》2017年第9期,有改动)

17.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写下面的表格内容。
地点老奶奶做的事情老奶奶的感受
在儿子家坐着等吃饭
在村子里喂八只鸡圆满
18.“儿子离开了,打开门;看到那只老斑鸠在廊檐踱着步,似在等她,霎时愣住了,一瞬间又笑了。”请结合陈彩凤奶奶的神态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9.题目:“熬冬”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分析题目的含义。
2023-10-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完成下面小题。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____________。有此匠心,才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21.分析第③小节的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先用俗语引出观点:______;再列举了____________两个古人对事物的创造“不尚速成”的例子:最后强调______就是工匠精神。
22.如果在第⑤小节空白处补充一个论据,你认为下列哪个最合适,为什么?

A.法拉第要求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无味,不久就离开了。凭着强大的决心和毅力,法拉第矢志不移地坚持了10年,最终法拉第在电磁学方面有了重大的发现。

B.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整整翻译了6年,他一生始终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2023-10-1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拦山一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人生不是坦途,生活不会风平浪静,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茫然徘徊时,也许是坚定的手势,给你指明方向;失意沮丧时,也许是珍藏的照片,使你重拾信心;险阻拦挡时,也许是鼓励的话语,让你迎难而上……前行路上,总有一些事物给我们带来力量与暖意,助我们乘风破浪。


请将“_________助我乘风破浪”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地用2B铅笔涂黑,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文中不要出现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4. 题目二:

假如你是宫殿门前的一尊石兽,武士手中的一柄长剑,文臣笔下的一份奏章,诗人案头的一支毛笔……曾见证过悲欢离合、家国兴亡、历史变迁,曾见证过有志竟成、侠骨柔情、浩然正气……


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以“我静静地守候在……”为开头,讲述你见证的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二、基础知识综合
2-6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对联  文学常识综合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诗歌鉴赏
8-90.85苏轼(1037-1101)  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10-120.85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六、填空题
130.85文学常识综合  《儒林外史》
七、名著阅读
140.85《儒林外史》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八、现代文阅读
15-160.85非连续性文本
17-190.65小说
20-220.85议论文
九、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240.65情境作文(联想与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