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全国 六年级 课后作业 2023-10-24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一、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 《伯牙鼓琴》文中为何只写伯牙弹奏“高山流水”,而不写“清风明月”“杨柳芳草”等?
2023-10-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 结合本文《伯牙鼓琴》的学习,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2023-10-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难(0.4)
3. 古今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等。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2023-10-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假如你就是伯牙,请以第一人称,并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讲述你和锺子期之间的故事。
2023-10-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巍巍”和“汤汤”表现出高山和流水的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一行为?
(3)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现巍巍太山、汤汤流水,还会表现什么动人情景呢?请仿写句子。

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汤汤乎若流水。”

2023-10-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易(0.85)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晋书·王徽之传》,有改动)


【注释】①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②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子。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子敬素
②月余亦
(2)翻译下列句子。
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3)如何理解“人琴俱亡”这个词语?
(4)子猷知道子敬去世的消息时为何“了不悲”,后为何又“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023-10-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伯牙鼓琴同步练习-2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表达
3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1,2,5,6
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表达
10.65内容理解与概括
20.65内容理解与概括
40.65小作文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50.65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60.8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