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1-02 2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类与山水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傍山而栖,近水而居。我们瞭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倾听那zhèn     )耳欲聋的涛声,叹服那高低消长的冰川,崇拜那xuān     )腾奔流的江河……我们爱看山品水,【乙】不滞于山水。正如清代作家张潮所言:“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甲】我们驰骋于山水间,将所见、所至、所感诉诸笔端,进行艺术开掘,使“眼前江山”与“心中山水”融合为一。山水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又赋予山水更丰富的内涵。江山多娇,我们得用心体味,方能游得深广【丙】见得瑰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zhèn(     )耳欲聋   xuān(     )   (     )   (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划线句中,“所见”“所至”“所感”三个词语的顺序是不正确的。
B.从结构上来说,“江山多娇”是主谓短语,“用心体味”是偏正短语。
C.【乙】处的关联词应当是“却”。
D.【丙】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逗号。
2023-10-3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体裁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属于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属于通讯,《一着惊海天》属于新闻特写。
B.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和议论。《“飞天”凌空》记叙了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过程,中间穿插了大量精彩的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使跳水过程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D.《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注》,《水经注》是一部记载河道水系的专著,这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1-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本,右翼分子殚精竭虑地篡改历史课本,阻止有良知的日本民众追寻事实真相。
B.老师和同学代表早早来到校门外,诚惶诚恐地迎候来校开设讲座的嘉宾。
C.新街口广场环岛中央的孙中山铜像,雕工细致,可谓入木三分
D.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任务二: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火星探测时间轴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3)任务三: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
①月球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
2021-07-26更新 | 1594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5. 根据课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
(3)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4)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5)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
(8)《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选段一】

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戴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选段二】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定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和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6.以上文字均选自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国记者_______。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_________________的图书,它在世界上获得了轰动性影响。
7.选段中的“他”分别是谁?请写出人名。
选段一___________        选段二_____________
8.请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他”,结合人物性格特点,简要分析红军战士在“他”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3-11-0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九日

【明】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注释】①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②黄花:指菊花。
9.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____”、“____”、“黄花”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的氛围。
10.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3-08-06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甲】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入峡十余丈,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顶,相对飞下。嵌根有盘石承之激为飞雨溅洙满峡,舟过其前,衣皆沾洒透湿,又数丈,半岩有圆龛,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龙洞也。峡中绀碧无底,石寒水清,非复人世。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棹。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飞瀑沾濡,暑肌起栗⑥,骨惊神,凛乎其不可以久留也。

(节选自范成大《吴船录》)


注:①峡:即龙门峡,距巫峡县城约三公里,巫山小三峡之一。②嵌根:崖岸底部。③盘石:即磐石,厚面大的石头。④绀(gàn)碧:天青色。⑤回棹:驾船返回。⑥栗:皮肤上因寒冷而起鸡皮疙瘩。
1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无阙处
(2)虽乘御风
(3)前去更
(4)雨大作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嵌根有盘石承之激为飞雨溅洙满峡。
1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棹。
14.甲文段引用渔歌和乙文段引用舟人的话,分别有何作用?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材料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电视剧《功勋》目前在江苏卫视热播,热度和口碑不断攀升。《孙家栋的天路》单元圆满收官,《屠呦呦的礼物》单元接踵而来。《屠呦呦的礼物》主要讲述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攻坚克难,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甚至以身试药,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打开了成功之门。当年她的试验获得成功,并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

获得诺贝尔奖以后,屠呦呦“隐身”了,很多媒体记者登门造访却吃了“闭门羹”。那么,获奖之后的她在做些什么?从2015年到2019年,这位年近90岁的老科学家,全部的精力仍花在科研上,她说:“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我们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把青蒿素研究中心建起来,那就要建得以更完整、更完善,要把它(青蒿素研究)做‘透’了。”


材料三:

成功并不是走“独木桥”。与就业选择一样,成功的标准也日益开放多元。宿舍管理员袁苏妹,四十多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贵州“80后”女医生钟晶毅然辞去城市工作,扎根农村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神”。谁能说,她们的付出不算是一种成功呢?成功不仅仅指物质上的收获,还意味着精神上的成长,更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尽职履责做好分内工作,立己达人热心回馈社会,都是对成功的有力诠释。

人生路漫漫,不怕走得缓,就怕随波逐流、见异思迁。钟情物理研究也好,喜欢琢磨调酒也罢,只要瞄准目标、静心沉潜、久久为功,必能积累日深,不断超越平台期,迎来新突破。反之,如果一味推崇“出名要趁早”的“人生哲学”,凡事追求一劳永逸的“速成”,稍有起色便沾沾自喜,遇到不顺则自暴自弃,难免会在焦虑中迷失自我。说到底,成功是“热爱+坚持”,离不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信念。看待成功的心态越理性平和,人生的步履就越容易迈得踏实。

对待成功的态度不同,抗击失败的能力也相异。事实上,一时一地的不如意,不代表一辈子都留驻于失败的阴影。与其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莫如及时反思、总结得失,为了理想和目标坚韧前行、务实奋斗。回溯科学史,要不是把失败看作成功的绊脚石,居里夫人不可能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0.1克纯镭盐。“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炼;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哪里有完全顺风顺水的人生。在失败后奋进、于曲折中前行,才能抵达败而不退的精神境界,成就大写的人。

《成功岂能以名利衡量》

15.阅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16.材料二画线句阐述了什么观点?请从材料三中找出合适的句子回答。
17.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至少三点)
2023-11-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一树花开,一树叶落

葛取兵

①南方的花事络绎不绝,春繁盛,夏火热,即使秋风起,花期却未尽。此刻,丹桂飘香兀自而来,为质地硬朗的金秋添上一股柔软蕴藉之气。

②推开秋的门窗,桂花香气扑面而至!一个“香”字,怎么了得。秋是桂花盛开的舞台,桂花是秋天的主角。对,主角总是从从容容登台入戏,不急,一树一树地开,一波一波地开,从远到近,从高到低,花小,但密集。

③桂树是一种普通的树种,乡间城边,尽是桂的身影,千姿百态。晨起,走在街角巷尾,有浓郁香气袭来,弥散在晨雾里香了满头满脸。黄昏,或静坐马路一隅,看尘世喧嚣,听秋虫唧唧,染一襟幽香。风轻轻一吹,桂花如细雨,铺满整个路面。在办公室忙忙碌碌,忙中偷闲,伫立窗前遥望,有一种香味忽远忽近,充斥于鼻端,沁人心脾,瞬间的累就在花香中散去。呵,桂花开了。生活在花香四溢的城市多么幸福,这才是秋天真实而又温暖的味道。

④桂花不及紫薇的艳丽繁华,又不如栾树花开得高高在上,桂花细小如一粒粒粟米,四片花瓣围着几丝细蕊,每一个小小的米黄色芽从花瓣中冒了出来,花朵和绿叶相称,好像点缀在绿色的刺绣补丁上的一粒金子,又像躲在绿色树叶里的害羞的娃娃在向我们微笑。数十朵这样的小花,成丛成簇聚集于枝头,如一柱小花棒。花细小但不掩大气,永不招摇,与世无争,静静地开,悄悄地落……秋光落尽,花落尘埃,这一季开过,下一季犹自再来。

⑤桂树很入一般寻常里巷,市井人家,这是它的布衣性格。桂树树质干净,甚至不招惹虫害。如此干净的树,闲庭院落,植种一株,真的是寻常人家的寻常精致。生活里的平常,持久常在不经意之中。江南古镇,老宅老树,多为桂树,只是树郁聚了江南太多的烟雨,敷满了旧时光的苍苔。岁月飘摇,宅院里的人事物事早已随花开花落隐没于岁月的深处。

⑥桂树自有它的妙处,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桂花茶,丰盈了人们的生活。年少时,格外喜欢外婆的桂花糕,又香又甜。只是外婆已远离我们,那一盘桂花糕成了童年遥远的记忆。如今喜欢上了父亲酿的桂花酒。我惊叹父亲对酿酒的挚爱,一季桂花有三波,父亲选择第二波桂花盛开时,摇一树桂花,选一壶二道酒,酒亦如花,头酒涩,二道酒才是精华。清冽的白酒被芬芳染成了琥珀色,桂花酒飘香万里,让人闻香而往。想起南宋词人刘过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原本很中年的心境,因为桂花美酒,也夫复何求。真的要感激好花好树,人生若有一时深啜低诵,细细算来,许多皆是因了草木。

⑦秋天开花的树,通常是隐忍、理性、蕴藉的。想一想桂树一年中绝大多数时光里真的默默无闻,开花就有惊心动魄,惊心的不仅仅是花,还有时光。桂花一开,中秋节就到,十五的月自然是圆而又亮,天气晴好,坐在桂花树下,闻着桂香,喝着桂花酿成的小酒,品尝桂花月饼,就有一种“明月醉清风,丹桂香满城”的诗情画意。

⑧“上怕端午,下怕中秋”,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口边的乡间俚语,讲的就是时光易逝。少不更事时尚不知其意,等到自己暮入中年,才知晓光阴似箭的冷锐。

⑨也许花朵落下或留在树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花开花落, 生命轮回,人也罢,草木也罢,都有自己的使命,或伟大,或卑微,都有存在的理由。

18.文中写了桂花具有哪些品质?
19.作者写桂花,提到“紫薇”和“栾树”,有什么作用?
20.品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每一个小小的米黄色芽从花瓣中了出来,花朵和绿叶相称,好像点缀在绿色的刺绣补丁上的一粒金子,又像躲在绿色树叶里的害羞的娃娃在向我们微笑。
21.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喜欢外婆做的桂花糕和父亲酿的桂花酒?
2023-11-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回眸过往,青春路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让我们敢爱敢做勇敢去闯,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


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悟,以“青春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短语的结构  关联词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85文学常识综合
30.85成语和熟语
三、综合性学习
40.65压缩语段  推荐语  提炼与概括
四、名句名篇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名著阅读
6-80.65《红星照耀中国》
六、诗歌鉴赏
9-100.65其他明代作家  诗歌鉴赏
七、文言文阅读
11-140.65其他古代作家  郦道元(470-527)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5-170.65非连续性文本
18-210.65散文
九、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