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
广西 七年级 期中 2023-12-18 2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
A.烂漫(làn)   酝酿(niàng)应和(yìng hè) 混为一谈(hùn)
B.烘托(hōng) 抖擞(sǒu)   创伤(chuāng)     花团锦簇(cù)
C.澄清(chéng)拆散(chāi) 贮蓄(zhù)          煞有介事(shà)
D.棱镜(líng) 娇媚(mèi)   憎恨(zèng)        众目睽睽(kuí)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宛转          嘹亮          憔悴          决然不同
B.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
C.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
D.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鸟儿们在树上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
B.在合唱比赛中,我们班男女同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出场就赢得阵阵掌声。
C.班主任根据班级同学的能力安排每个班干部的工作,让大家各得其所
D.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并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你将得到难以想象的财富。
2023-12-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
C.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交通局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D.该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
2023-12-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更____,我们要____吗?不!“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勇气、信心、耐心、胸怀”,我们将沿着____的目标前进!
A.曲折 撤退 既定B.曲折 退缩 制定C.崎岖 撤退 制定D.崎岖 退缩 既定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动物预测地震,靠谱吗?

①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全球每年平均发生能被仪器纪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至今全世界只一次预报成功)从唐山大地震到坂神大地震到台湾921大地震,直至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这地球的颤抖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创伤。然而至今,人类还未能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报地震仍然是无数地震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的目标。如果动物们能帮人类一把,那该多好呢?的确,很多动物拥有比人类敏感的多的感觉系统。蝰蛇可以感知红外线;大象和鲸可以感知次声波;狗不但嗅觉灵敏,更可以听见超声波…很多动物,尤其是穴居动物的对震动十分灵敏,所以即使你蹑手蹑脚,老鼠也总是能轻易感觉到你的接近而逃之夭夭。很多震前动物异常行为都是因此而发生的。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是世界上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没有争议、具有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成功预报。这次成功的预报正是建立在对频繁发生的前震的监测上,而不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动物异常行为报告。

③那么动物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来呢?对于一个动物个体而言——包括人在内,地震是一种极小概率的事件。特别是对那些寿命很短的动物,比如老鼠,在它的生命周期内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为了一个概率几乎为零的事件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如同生活在电气时代的现代人类偶尔会遭遇触电的意外,可是人们没必要天天穿着厚重的绝缘服生活。

④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也就是说,其他的很多事件——诸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也可以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养过宠物的读者恐怕见识过自己的宠物莫名其妙发脾气。

⑤动物的“异常”行为能预报地震这一说法还被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强化。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经历的事情——所谓的“异常”行为时常发生,只不过大部分都被人忘记了。

⑥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则是传言。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三年前的那场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然而泰国普吉岛当地流浪狗基金会的志愿者帕克说,“许多狗被巨浪吞没,我在距离海边500米的院子里有9只狗,我没有注意到它们有任何异常行为。我丈夫在早上8点感觉到地震,但是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当人们面对着尸横遍野的惨景,还会注意到一条狗的尸体吗?

⑦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一次谎报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地震。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特别是对那些寿命很短的动物,在它的生命周期内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B.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是世界上截至目前唯一一次具有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成功预报。
C.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
D.全球每年平均发生能被仪器纪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
8.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用疑问句的形式,既引出说明内容,又吸引读者兴趣。
B.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
C.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来写,说明了动物具有预测地震的能力。
9.下列关于“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异常”行为能预报地震这一说法还被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强化。
B.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
C.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
D.每次地震前人们都见到动物异常行为的了出现。
2023-1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