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石林县民族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上11月月考语文卷及答案
云南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1-04 2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jiàn)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A)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是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的原因,这些都与社会文明       。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       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B)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cuán)下的,决不能在挥攉浪费中白白断送。(C)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       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qiú),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

(D)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全社会要       合力,建立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于家庭,从一箪(dān)一瓢做起,懂得珍惜;于商家,要介导理性消费;于媒体,要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辍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鉴(jiàn)B.攒(cuán)C.裘(qiú)D.箪(dā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糟蹋B.馈赠C.挥攉D.躬行不辍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适得其反            敬仰            宏伟            聚积
B.适得其反            敬仰            雄伟            汇聚
C.背道而驰            敬畏            雄伟            聚积
D.背道而驰            敬畏            宏伟            汇聚
4.文中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是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的原因。
B.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
C.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D.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2023-05-3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德宏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①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②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③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④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⑤天上的明星现了
A.②⑤④③①B.④⑤②③①C.②③①⑤④D.④②③①⑤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6. 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小题必答)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3)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中与这个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石林县民族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上11月月考语文卷及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材料一】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而且严重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高强度的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


【材料二】

下表是2013至2017年全国森林火灾情况的有关数据

2013至2017年全国森林火灾情况表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森林火灾次数(次)

3929

3703

2936

2034

3223

受灾森林面积(公顷)

13724

19110

12940

6224

24502

其他损失折款(万元)

6061.6

42512.8

6371.4

4135.7

4624.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

在大家痛悼救火英雄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海拔4000的无人区!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去救火!?”“就是一些树木而已,值得消防员去扑救吗?”

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张副主任已从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十多年,他表示,在森林火灾中,扑救是世界主流,我国也以管控火源并“打早、打小、打了”为应对森林火灾的指导方针。

“全世界看,大火带来的不只是生态损失,更会对林区周边城镇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退休的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老干部龙先生说,我国居民居住区与林区大多犬牙交错,一旦火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7.阅读【材料二】,请简要概括2013至2017年全国森林火灾情况的特点。
8.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森林火灾为何要扑救?请简要概括。
2024-01-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石林县民族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上11月月考语文卷及答案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9. “调查名著阅读”是本次班级活动的内容之一。下列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必读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
阅读情况没读只读序言读了部分重点选读专题探究精读与跳读
《朝花夕拾》8310667
《西游记》2118487
(1)表格中两本名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
(2)关于班级名著阅读情况,从上表中得到什么结论?(20字以内)
2023-08-12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根据要求答题。
10.请仔细观察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这幅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1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笔断意连   牵丝不断B.劲健雄峻   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   端庄整齐D.奇大奇小   粗细相间
2024-01-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石林县民族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上11月月考语文卷及答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