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期末 2024-01-10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B.想要做慈善的念头在他心里潜滋暗长,越来越强烈了。
C.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D.一座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D.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4. 默写。
(1)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_____,若出其中;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小桥流水人家,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下面是一同学写的《致敬师长》,划线句子是病句,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您是勤劳的耕耘者,经年累月,使我们荒寂的心原上撒满希望的种子;您是长明的灯塔,久久伫立,把我们从无边的暗夜引向光明;您是平静的港湾,温情脉脉,目送我们驶向远方。老师,谢谢您!

2023-08-18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6. 综合性学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悟自强内涵】
(1)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______(填序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自强故事】
(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A.闻鸡起舞B.高山流水C.悬梁刺股D.断齑画粥

【访自强人物】
(3)今年3月6日,来自邵阳洞口县的18岁小将张义琦出征北京冬残奥会,实现了湖南省与冬残奥赛事首次“结缘”。你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这个身残志坚的奥运健儿,请拟写出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问题。
2022-06-21更新 | 43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人物形象的比较赏析,是阅读名著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比较分析下面两个人物的共性和个性。
林冲与武松——《水浒》
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8. 《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奇”在何处。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鹧鸪:鸟名。
9.“春风窈窕绿蘼芜”中的“窈窕”和“绿”,你更喜欢哪一个词?为什么?
10.两首《山行》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首事者:主管这些事的人。③诸甲:各户丁口。④殣:饿死。⑤字:许嫁。⑥鼎革:指改朝换代。⑦饮饩:饮食。⑧欷歔xī xū:叹息声、抽咽声。
1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崇 祯 末 旱 蝗 相 仍 民 瑾 于 道 路。
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劝助有力                       ②往送
B.①没葬岁祀之                           不知人之乐
C.①其教子以亲贤友善第一务       ②岂能暴涨携之去
D.①乡里人皆欷歔流                    ②临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君减廪食以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2)每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
1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徐谦尊的一个姓黄的好友父子死于非命,为了救助他们留下的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徐谦尊不怕猜忌,倾尽家财,使她们一生都没有感到孤寡之苦。
B.徐谦尊不看重钱财名利,能缓解一方急难,让贫穷百姓在饥饿寒冷时有所依靠,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C.选文从多方面表现了徐谦尊的侠义,他向巡抚直言赋税徭役制的利弊,尽心侍奉、救助一些亲朋好友和乡里人,资助那些避难的贤人义士,都是其侠义的表现。
D.像徐谦尊这样的崇尚节义之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相关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尘世小暖

顾晓蕊

①她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满头银发,佝偻着背,脸上的皱纹刻画出岁月的年轮。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里,重复着冗繁单调的工作。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地,只因偶然的机缘,让彼此的生命从此有了交集。

②那是多年前的一天,我端着茶杯急步去茶水间,把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趔趄。她是位年长的清洁工,俯身扫地,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我正要开口道歉,她反而先问道:“姑娘,撞到你了吗?”我笑着摆手说:“我走得太快了。”随意聊了几句后,才知道她做清洁工已有些年了。爱人早年因病去世,她一个人辛苦养活儿子。如今儿子娶妻生子,90岁的老母亲又瘫痪在床,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总其大半生,可谓命运多舛,令我感叹。然而,说起这些时,老人却是一脸的平静,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

③过了几天,我整理出一摞旧报纸,然后喊她上楼,说:“这些报纸堆在地上挺碍事,你搬走吧,还可以换些零花钱。”她感激得连声道谢。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她,她见到我会主动微笑打招呼。后来又有几次,我整理出女儿穿不着的衣服,拿去给她的小孙女,老人每回都是既欢喜又过意不去,连声道:“谢谢,真是谢谢你了。”

④有一天临时加班到暮色四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门口时,见她站在风里眺望。看见我后,她赶紧迎上来,手里提着半袋玉米面……

⑤她没读过几年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她说不上来,但她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并把它当做一种感恩。这让我感到羞赧,我给予她的是舍弃的“旧物”,而她还报给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礼物”。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⑥后来,这样的场景不时的出现。她不时从老家为我带来新鲜的蔬菜或甜脆的瓜果,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笑着接了过来,之后再用别的方式,悄悄地还之以礼。有时她在清扫地面,看到我走过,会停下手里的活,朝着我温和地笑笑。如果看我不是太忙,还会上前搭几句话。

⑦阳光明媚的午后,她在路上等我,递上一卷透着香气的烙馍。我谢过她正要离去,老人关切地说:“姑娘,写文章很费脑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记得多吃点饭啊!”我点点头,认真地说:“好,我记得了。”

⑧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只觉得心绪如同起伏的波涛,万千奔涌。在这座城市里,除了老公和孩子以外,我没有别的亲人。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只有她仍称呼我姑娘,留意我的胖瘦,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我。那一刹那,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

——(选文有删改)

15.本文写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这给“我”带来了丰富的内心感受。阅读作品填写表格。

时间

“我”与老人的交往

带给“我”的内心感受

多年前一天

偶然相逢,初识老人

暮色四合

羞赧

老人给我送来烙馍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里,重复着冗繁单调的工作。”强调“我”工作生活的单调是为了与下文作者受到老人关心时的温暖形成强烈的对比。
B.第②段老人一生命运坎坷,一个人抚养儿子,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然而说起这些时却“一脸的平静”,可见老人对苦难的生活已经近乎麻木了。
C.第③段当我整理出一摞旧报纸给老人,后来又整理出女儿穿不着的衣服,拿去给她的小孙女,这些都让老人感受到了真心相待的温暖,因而也给“我”送玉米面、烙饼之类的东西。
D.第⑧段“在这座城市里,除了老公和孩子以外,我没有别的亲人。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只有她仍称呼我姑娘,留意我的胖瘦,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我。”老人对“我”嘘寒问暖的关心,使“我”产生了一种家人般的久违的亲切感。
E.文章通过叙述“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透露出的主旨是表达“我”对老人的愧疚之情,提醒我们要关心弱势群体。
18.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结合文章和材料,谈一谈你对“尘世小暖”的理解。

【链接材料】郑州五龙口路上一位外卖骑手电动车倒在一旁,外卖箱中的外卖撒了满地,这一幕被正要运营结束回厂的郑州公交一公司126路车长马娟看在眼里。询问得知女骑手是位单亲妈妈,为了让孩子能够上个好学校,从农村老家来郑州打工带孩子上学,她赚的每一分钱自己都不舍得花,只想让孩子能过得好些。就这样,即使修电动车的钱不多,但还是为了省钱将就着骑,可没成想今天彻底失灵了。马娟听完这位女骑手的诉说,得知外卖箱中还有外卖没有送,马娟当即表示:“大姐,每个人生活都不易,遇到困难了咱们就该勇敢挺过去,我也是个母亲,我非常理解你,车子坏了可以修,外卖撒了我帮你打电话给客户解释,你电动车坏了先放路边,剩下的外卖我开车带你送!”当女骑手听完马娟一席话后,难掩激动地拉着马娟的手缓缓站了起来,重新振作精神。她在马娟的帮助下,两人把电动车先停在路边,把电动车上的外卖箱拿起来,马娟带女骑手上了公交车,到达厂区下班后,马娟开着私家车带着女骑手把剩下的外卖挨个送到了目的地。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何冠军

①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②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人们每天所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视野范围、认知角度、思考方式。可以说,道路如同“压模”一般,于无声中在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并塑造着我们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这种潜移跃化的影响,虽不易察觉却客观存在。

③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选择,也体现为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④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往往只能“取一瓢饮”。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据说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秘诀,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很简单,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看清自己“想要的那块石头”,扭住目标,踏实笃行,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虑、逡巡不前。

⑤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时候,即便选准了前进的道路,处身于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人也会葆有相异的心态。譬如,有的人一开始激情充沛,可一旦遇到麻烦、挫折,就开始变得萎靡、消沉。他们被问题难住、被困难吓倒,甚至认为奋斗无用,索性选择后退或绕路。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力量。回望过去,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种,换来“漫山木麻黄”;杨善洲退休又钻山沟沟,20余年绿荒山。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事实证明,那些坚持朝着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久久为功者,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⑥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⑦一位作家曾写道:“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其实也是路“走”出来的。“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B.文章第④⑤⑥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第⑥段采用引用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
D.第⑦段借助对老马识途典故的分析,意在阐述“路是人走出来的”的道理。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3)下面哪句话可以作为第⑤段的道理论据?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022-04-1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11 议论文考查-2022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题目:我家的财富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成语和熟语
2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30.65短语的结构  单句的成分  修辞手法  文化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语言表达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综合性学习
60.65成语和熟语  提炼与概括  采访词
五、名著阅读
7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80.65吴敬梓(1701-1754)  《儒林外史》
六、诗歌鉴赏
9-100.65诗歌鉴赏  情感主旨
七、文言文阅读
11-14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5-180.65散文
190.65立论文
九、作文
200.8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