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 七年级 期中 2016-08-08 3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当我回想起儿时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
上呻yín;……我想起红布似的高liɑng,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páng,黑玉的眼睛,斑lán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呻yín(     )   高liɑng(     )   脸páng(     )斑lán(     )
2016-1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2. 诗歌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 _______
(2) 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
(4) _______,云从窗里出。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哪一句?______________
(6)写出关于“黄河”的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综合性学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湖州市某中学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光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
3.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刊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
材料二:湖州在线讯 湖州吴兴区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的王女士说:“生活好了,聚餐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社区发起在餐桌上节约的号召,我们一百个支持。”
材料三:湖州日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城47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拜拜”,许多酒店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莱”“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
4.活动二: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我喜欢        句,理由是:       
5.活动三: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也有一位陈先生这样感慨:“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陈先生说些什么呢?(不超过50个字)
2019-01-30更新 | 285次组卷 | 8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湖州卷)语文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名著阅读。
小茨冈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到: “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 于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小茨冈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6.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7.结合全文,说说茨冈是个怎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8.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这个人是(             ),他的文章是《昆虫记》,《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写出一只昆虫及它们的生活和习性来:
2016-08-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古诗赏析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9.诗的第二句,诗人把“雨”比作“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两句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16-08-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花儿要开了
蓝月
那株花在窗台上。离他大约有3米的距离。他靠在床头只要平视就能看见它。此时有一只小鸟停在窗台,朝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
没多久,小鸟还是飞走了。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他仿佛看见时间正飞快地跑向他生命的尽头。他不是特别害怕,只是有点无聊。姐姐上学了,爸爸上班了,家里只剩下他和那株花。
那是一株月季。姐姐路过花木市场时发现了它。它被人遗弃了,姐姐捡回来种在一个白色的瓷盆里,细心地填土浇水。花儿枯黄萎靡,他觉得像极了他现在的样子。姐姐说:“不怕,这株花一定会活得好好的,就像弟弟你一样。”
经过姐姐的侍弄,花儿真的返青了,一天比一天有精神。他很开心,他问姐姐:“这株月季会开花吗?”姐姐很有信心地点点头,说:“当然。”
风从窗子里吹进来,花儿轻轻晃动。在一个枝丫间似乎鼓出了一个小小的绿色的花苞。他为他的发现而激动,他很想走过去,为它浇浇水,或者抚摸它一下。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他连坐着都很费劲,只能半躺着。忽然,他看见有一片叶子出现了锯齿状。“有虫子!”他发出一声惊呼。是虫子,一条绿色的长着小绒毛的虫子,它正快速地噬咬着花的叶子。他仿佛看到花皱起了眉头,发出细微的呻吟。他把书敲击出很响的声音,企图把虫子吓跑。显然没用,虫子根本无动于衷,继续贪婪的啃噬。情急之中,他竟然扶着椅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搬动椅子,一点一点移过去……
窗户前有一张桌子,是他和姐姐写字用的。快够着了,他伸出手……失去了手的支撑,身子在顷刻间倾斜,椅子重重地砸在他胸口……
他醒来时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不停地忙碌着,父亲和姐姐眼里含着泪水。他故作轻松地笑笑,说:“我真没用。”姐姐搂住他,眼泪就像两汪清泉不住地往外涌。她说:“好弟弟,你是最棒的,你一定会好起来。”是的,他很棒。他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他短跑比赛得了第一名。可是这都过去了,留给他的是美好的也是沉痛的回忆。
这一切的转变只是因为他摔了一跤。让他摔跤的罪魁祸首是一颗小石子。那颗小石子小得不能再小。他可以轻松地一脚把它踢上天,或者捡起来准确地砸中操场外面那颗大树上的鸟巢。所以当时他一点也没有担心,只要屈腿撑地,就可以直接从地上蹦起来。他真的这样做了,可是这次没有成功,他的腿像两团棉花。他想也许腿有点痉挛,他用手捏了几下,重新屈腿撑地……一次、二次、三次……
他愤怒了,使劲捶打,他感觉到了痛,只是痛,痛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开始害怕,他的泪水涌出来。教室近在咫尺,现在他只能用目光接近。老师打电话叫来了父亲。父亲赶紧送他上医院。
“突发性重症肌无力。”医生皱起了眉头。父亲说:“啥?是不是腿抽筋?”
“不是。这是一种疾病。肌肉失去运动能力,直至肌肉萎缩,完全瘫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是啊,他只有十岁,十岁的他再也不能站起来。
他虚弱地闭上眼睛,又慢慢睁开,一滴泪从眼角滑落。他说:“姐姐,那株花上有一条虫子。”姐姐说:“没事,我一会就捉了它。”他说;“你马上去。”姐姐说:“好,我马上去。”他说:“姐姐,那株花长出花苞了……你把花儿搬过来好吗?我想看它开花。”他的眼神充满期待。姐姐连连点头,说:“好。你等着,你一定会看见花开的。”
姐姐是跑着回家的。花儿枝丫间果然有个花苞,顶端红艳艳的,很快就会绽放。弟弟说的虫子早已不知去向。姐姐抱着花拼命往医院跑,一边跑一边喊:“弟弟,花儿要开了。”
(选自《郑州日报》,有删改)
11.本文在记叙过程中有两条线索并行,请提取出这两条线索。
12.“是虫子,一条绿色的长着小绒毛的虫子,它正快速地噬咬着花的叶子。他仿佛看到花皱起了眉头,发出细微的呻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3.文章第8—11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14.结合文意,说说题目“花儿要开了”的双重含义。
15.小说中的“他”具有怎样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绝境自救
那年初秋,我跟随父亲到海上去捞海菜。当时,父亲出海驾驶的是一条只有六马力的小船。这天,我和父亲驾驶着小船在离岸五六海里的海域上捞海菜。待暮色降临时,我和父亲已捞了满满一舱海菜。就在父亲发动起船准备返航时,天空骤然变得昏暗起来。父亲焦虑地看了看天空,根据多年闯海的经验,他知道马上就要起风了。为了减轻小船的载重,父亲一边把船舱里的那些海菜往海里扔,一边让我过来帮忙。我看着辛劳一天的收获,又白白地扔回到海里,心中感觉有些不忍。
果然,船舱里那些海菜还没有被抛干净,风暴已经携着恶浪迎来了。我们的小船犹如浮在海面上的一片枯叶,时而被掀上浪尖,时而又跌落下来,伴随着夜色一点一点地加深,我的心中也愈加变得恐惧了。
不知过了多久,风暴终于停下了,大海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而周围则是漆黑一片。我们船上的燃油耗尽了,发动机已停止了运转。父亲喘息着问我道:“你摸一摸水桶还在吗?”我赶紧用手一试,才发现用来盛淡水的那只塑料桶翻倒了,因为盖子没盖严实,里面的淡水几乎都洒尽了。幸亏那几个馒头用塑料袋装着,没有遭到海水的浸泡。
我们的小船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着,我哆嗦着问父亲:“现在,咱离海岸还很远吗?”父亲沉默了一会儿,镇静地说:“到天亮时就知道了。”
待到天亮时,周围却是汪洋一片。父亲思忖了一阵后,毅然用撑船的“漂钩”调整了漂流的方向。因为没有燃油,我们的小船行驶得异常缓慢。煎熬着到了中午,秋日的阳光烤得人透不过气来。父亲掰了一半馒头递给我说:“桶里只有一点点淡水,咱必须省着喝。”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水桶,喝了一口,而父亲只抿了一下,用来润润嗓子。
直到天黑时,还没看到岸的影子。父亲将衣裳脱下来,蘸上了一些油渍,然后用打火机点燃,希望能够被那些过往的大船发现,然而我们并没有那么幸运。
熬到第二天时,桶里的淡水已经空了。我感到浑身像着了火一般,望着湛蓝的海水,再也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便偷偷掬起一捧海水尝了一口。我的举动被父亲发现了,他厉声呵斥道:“快吐掉!再坚持一阵,我们就到岸了!”父亲说这话的时候,眼圈红红的。
就在那个夜晚,父亲借着月光发现了海面上有浮动的“网漂”。父亲惊喜地把船划过去,并俯身捞起网绳查看了一下,发现上面没有海菜。父亲断定这是刚下的新网,附近一定有船。我们就顺着“网漂”的方向使劲划去,果然没过多久就发现了一艘渔轮……
这次生死经历过去十余年了,我曾问过父亲:“当时,你真相信我们能够漂到岸上吗?”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坚信自己。如果没有信念,咱俩也许早就葬身海底了。”
我仍不解地问:“记得当时我只尝了一口海水,你为什么要对我发那么大的火呢?”父亲肃然地解释说:“你知道吗?在那种情况下,海水就是慢性毒药!要是你经受不住它的诱惑,刚开始时只想尝一下,而接下来你就会忍不住喝它,结果只能是加速身体的脱水。”
至今,我仍经常回味父亲的这一番话。人生犹如海上行舟,             
1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时间:初秋的一天
地点:大海上
人物:“我”和父亲
起因:“我”和父亲在海上捞海菜遇到了风暴。
经过:                      
结果:                      
17.在绝境中父亲采取了哪些自救措施?
18.根据全文内容,为文章补充一个能揭示中心的结尾。
19.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受到哪些人生启示。
2016-08-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0.解释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隶耕( )
②指物作诗立 ( )
③稍稍宾客其父( )
④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21.翻译:
(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22.仲永的父亲面对天资过人的方仲永是怎样做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2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4.你怎样看待社会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
2016-08-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25.下列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水也(尚且)
B.乃诮酒家(来往)
C.尔第不我法于酒家(遵循、按照)
D.及于不得酒(以至于)
26.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一人问造酒法于酒家( )
(2)忘逐末( )
(3)及于不得酒( )
(4)何异于( )
27.翻译:
(1)尔第不循我法也。
(2)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28.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29.文章讽刺了什么人?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016-08-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30.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写。
1.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文题目:留一点给自己(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清醒”“梦想”“责任”“微笑”……)
要求:先把上边的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按照上述要求用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
2.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亲爱的同学,只要善于发现,你就能体会到多种多样的美:有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美,有社会发展的和谐美,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心灵美……美,体现在报效祖国和贡献社会的大事上;美,也体现在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中。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
2016-11-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天台县始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3-50.65劝说词  提炼与概括  词句理解与赏析
四、名著阅读
6-80.85阅读与鉴赏
五、诗歌鉴赏
9-100.4
六、现代文阅读
11-15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16-190.4记叙文
七、文言文阅读
20-240.4
25-290.4
八、作文
300.65全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