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卷
湖北 九年级 期末 2024-04-13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词yú             渎xiè            念diàn            泗横流tì
B.园qìn            xùn            凿ruì             重蹈覆zhé
C.褓qiǎng        chóu          mǐn             尽职守kè
D.智ruì            suì            jiù             刻骨心míng
2.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滥造。
B.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C.构想并发展好特色产业,孝感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武汉城市圈。
D.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父母用尽汗水               着这片土地,为的就是               子女们的梦想。每当在城里看到路边卖菜的老奶奶,他们的菜或许成色不好,我都会肃然起敬,               地买下来。

A.守候  保全  毫不挑剔
B.伺候  成全  毫不挑剔
C.守候  成全  毫不吝啬
D.伺候  保全  毫不吝啬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社区青少年关爱行动”,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雷锋精神”已在新时代年轻人心中深深扎根。
B.当疫情沉重地打击了湖北的经济,人们“谈鄂色变”的时候,省委毅然决定免费开放所有的景区以吸引天下的游客,这也是敢为天下先的可贵表现。
C.数字藏品打造新的文化场景,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推广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播的一大创举。
D.随着退养还湖、生态修复等湿地保护工作的陆续开展,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湿地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鸟类。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所谓人生的拐点,就是人生之路上的转折点。智者道:人生不是赢在起点,也不是赢在终点,而是赢在拐点。此言极是。
B.散文与诗一样,易写难工,写散文的作者很多,能写出好散文的作者甚少;下笔容易,洋洋洒洒数千字,但成为警句,让人拍案叫绝的甚少。
C.国家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
D.民歌里有鲜亮的源泉活水,是艺术家的母乳,是文艺作品的基因和胚胎。我翻翻这些带土腥气的作品,仿佛呼吸着一口口新鲜空气。
选择题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两句写夜深人静,诗人听到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暗”字暗示笛声之远,所以有“满洛城”的感觉。
B.第三句写诗人听出了“折柳”曲,于是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C.第四句以“何人”引出疑问,将“不起故园情”的吹笛人与满腹思乡情的自己形成对比。
D.题目“春夜洛城闻笛”,交代了时间、地点及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思乡的情境。
2022-01-07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7.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古代文人往往在诗中道出了人间百态。文中有美景,欧阳修寥寥数语,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________”呈现了琅琊山早晚的景色变化。诗中有诗人对亲友深深的思念,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仰望峨眉山月,低吟“夜发清溪向三峡,(2)__________”;温庭筠亦以“(3)________,凫雁满回塘”抒发其无法抑止的思乡愁绪。诗中更有古代文豪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因支持变法而屡遭贬谪,但仍高唱“晴空一鹤排云上,(4)________”;李白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但并未因此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5)___________”一直激励后人砥砺前行。诗中也蕴含着生活哲理,刘禹锡被贬官多年,心中仍存有美好念想 ,“(6)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苏轼在中秋夜欢饮达旦,依旧深谙“(7)________,(8)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的道理。

2022-01-09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综合性学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湖州市某中学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光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
8.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刊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
材料二:湖州在线讯 湖州吴兴区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的王女士说:“生活好了,聚餐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社区发起在餐桌上节约的号召,我们一百个支持。”
材料三:湖州日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城47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拜拜”,许多酒店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莱”“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
9.活动二: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我喜欢        句,理由是:       
10.活动三: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也有一位陈先生这样感慨:“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陈先生说些什么呢?(不超过50个字)
2019-01-30更新 | 285次组卷 | 8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湖州卷)语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