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07 古诗鉴赏之描绘画面-2024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1-30 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9-10更新 | 1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堂上:一作“梁上”。③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抱”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一湾清流绕村而过的优美风光,极富表现力。
B.颔联写燕子自在飞翔,白鸥相伴相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C.中间四句紧紧贴住“幽”字,一路叙下,描绘出“景幽、事幽、人幽”的情景。
D.这首诗描写了一家人暂居江村的生活,尾联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幸福满足的心情。
3.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首联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绘这两句呈现的画面。
5.诗的结尾很有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6. 在“品经典”环节,你们小组准备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参加品诗分享会。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上图是小俊读诗后画的一幅画,请你从诗中选一联为画题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联诗的画面。
所选诗句:_______________
描绘画面:_______________
(2)小丽准备从整首诗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角度分享品诗感悟,请为她写出分享内容。
2023-06-18更新 | 4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7.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①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②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1)请发挥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2)古诗词中“泪”的意蕴丰富,请分析本诗中的“泪”与下列诗句中的“泪”所表达的情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2023-06-13更新 | 6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8. 古诗词鉴赏。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释】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一身主张收复失地。生逢北宋(960-1127 年)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0.阅读全诗,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结合诗人所处时代,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政府关心关爱人民群众,积极收复失地,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中国梦的喜悦之情。
B.诗歌有乐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四种,该诗是乐景写哀情。
C.末句中“身是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人人都是太平之人,忘掉了家仇国恨。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
D.北宋灭亡,南宋政权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时代混乱,诗人却说“身是太平人”,可见该诗最后两句是对南宋政权屈膝求和行为的讽刺和愤怒。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1.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酒味虽薄,情谊深厚,直抒赞美农家淳朴待人、热情好客之情。
B.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流露出诗人对古朴民风民俗的喜爱及赞美。
C.尾联写诗人盼望以后能随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由此,一个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D.全诗紧扣“游”字,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民风民俗和谐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意境优美清新,格调恬淡隽永。
14.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此联的唯美画面。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15.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释】①此诗做于晚唐时期,当时战乱频繁、晚唐王朝危机四伏。金陵:南朝六代建都之地。今南京。②晚翠:傍晚苍翠的景色。③丹青手:指画师。
(1)诗歌中体现金陵晚望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
(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一句有什么含义?请简要赏析。
2023-08-16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6.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所展现的画面。
17.本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都表现了雨的猛烈,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8. 文化自然离不开诗画,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试题。

江山秋色图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这句诗的画面。(60字以内)
(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的原因。
2023-06-18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各题。

南园(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①作此诗时李贺二十余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②小白长红:指花有大有小,颜色有红有白。③越女:习惯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④嫣香:娇艳芳香,指花。
19.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0.诗中哪个词是全诗“诗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2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释】①万俟咏:北宋末南宋初词人。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以诗赋见称于时。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
(1)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的画面。
(2)赏析“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2.诗的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23.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诗歌鉴赏
1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诗歌鉴赏
10.65诗歌鉴赏
2-30.65诗歌鉴赏
4-50.65李贺(790-816)  诗歌鉴赏
60.4诗歌鉴赏
70.65诗歌鉴赏
80.65诗歌鉴赏
9-100.4陆游(1125-1207)  诗歌鉴赏
11-120.65诗歌鉴赏
13-140.65诗歌鉴赏
150.15诗歌鉴赏
16-170.65诗歌鉴赏
180.65诗歌鉴赏
19-200.65李贺(790-816)  诗歌鉴赏
210.65诗歌鉴赏
22-230.65欧阳修(1007-1072)  诗歌鉴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