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全国 六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2-13 1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徘(huái)            (huáng)            果实累(léi)
B.怅(chóu)            (muò)             然泪下(shān)
C.耽(gē)               (yàn)               莘学子(shēn)
D.急(jù)               (jí)                  然而至(qiāo)
2024-02-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滋味       缥渺       漫长       饶有兴趣
B.张皇       念叨       沉郁       热泪盈眶
C.旋转       拔弄       涟漪       掩面叹息
D.简炼       痕迹       华侨       翻厢倒柜
2024-02-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寒时不加衣服,感冒了,岂不是自作自受
B.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C.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
D.随着铃声的响起,这次考试戛然而止了。
2024-02-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B.因为我从小生活在淄博,所以颜文姜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2024-02-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正准备上车进城。
B.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了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2024-02-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较难(0.4)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了,语文课》作者何紫,中国台湾儿童文学作家。课文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赞美。
B.史铁生是《那个星期天》的作者,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C.《匆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D.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至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2024-02-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赵州桥两侧栏板上雕刻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C.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D.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2024-02-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选择题 | 适中(0.65)
8. 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现在身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
②当时,对我们来说正是秋分前后,太阳正好在我的头顶上,所以根据观察,我估计自己是在北纬9度22分的地方。
③但这种生活我要从一开头就接受,而且按照顺序继续过下去。
④根据我的估算,我是在9月30日,按照上文所说的情况,第一次登上了这个荒无人迹的岛。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
2024-02-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9.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某中学组织了经典阅读活动,初一年级以“走进史铁生”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思路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2)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激发读者对人类所共有的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认识,史铁生关于“母爱”主题的散文作品一直以来备受青睐。请你课外阅读史铁生的这一类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篇,完成右边的阅读卡。
文章题目
精彩摘抄
感受体会
2024-02-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感谢,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链接材料】

弈秋是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后人将弈秋推为围棋鼻祖。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通国之弈者
(2)思援弓缴而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3.《学弈》一文用_______的方法叙述了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2024-02-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4.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
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1)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6.华罗庚说,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这实际上是高效利用时间的一种方法。你有过高效利用时间的经历吗?请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100字以内)
2024-02-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刘继荣

①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程就要开始了。这是一次级别很高的竞赛,有各学校的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渴望一切有光环的东西,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一切。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告诫我,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万万不可拖堂,这次大赛规则里有一条,对拖堂者采取一票否决制,前面有几位参赛者已经触电,与奖杯无缘。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孩子们都很认真,可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他,他竟然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这时,惊惶的班长跑来告诉我,安锐与同桌打架了,打得很凶。

④看见我的一刹那,两人同时松了手。同学们纷纷告诉我,同桌嘲笑安锐不爱自己的妈妈,所以把她画成了老巫婆。谁也没想到,瘦弱的安锐,像个发怒的小豹子般扑了过去。

⑤就要上课了,听课的老师坐满了教室,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安锐的胸脯一起一伏,他的眼睛盯着我手上的那张画,我轻轻地将画递过去。他愣了一会儿,不敢相信似的伸出小小的手,在握住画的一刹那,他的眼睛湿了。这时,铃声响起来。

⑥我们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听课的老师们,脸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⑦在这种气氛里,我发挥到最佳状态,孩子们的表现也格外出色。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脸上也露出赞许的表情。马上就要下课了,坐在教室后排的教研组长眉开眼笑,给了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⑧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孩子。

⑨被诧异的目光包围着,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都憋红了。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又给我做了个手势:别理这个怪异的孩子!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着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孩子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⑩忽然,他的同桌气呼呼地站了起来:他是个怪人,他不爱秋天,不爱冬天,他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

我爱我妈妈!安锐大声反驳。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教研组长无奈地摇头,我似乎听到了他懊恼的叹息声。

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他的声音仍然在发抖,语音却变得流利。

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踩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⑭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的掌心会有硬币似的茧;为什么在秋季里,他每天都会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⑮安锐举起那张引起非议的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⑰我微微哽咽着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与此同时,安锐的同桌也举起了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孩子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有个光光的豁口,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⑱十多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八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

⑲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

17.将题目换成“一节公开课”好不好?为什么?
18.“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9.安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20.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1.说说最后两段加点的“爱”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024-02-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细叶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轻轻掸去花片上晶莹的水珠,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苑。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④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⑤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⑥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⑦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赊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⑧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最后姐姐和姐夫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

22.通读文章,从母亲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
_______→关爱花树,影响我们→__________→以花代礼,搞定亲事→__________
23.文章第②段说:“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根据文意,我感到“亲切”是因为__________;感到“惆怅”是因为__________
24.赏析下面的句子。
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
25.请简要概括文章写了哪些事情。
26.本文是回忆母亲的散文,说说文章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024-02-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五、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母爱博大,父爱深沉;兄弟姐妹,手足情深;祖辈爱孙,隔代舐犊……家庭生活是挖掘感动的最鲜活的作文素材库。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也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


请以“那些日子,幸福就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事真。感情首先需要事情,只要来源于生活就可以视为;另外在生活基础上可以适当加以想象。二是描写细腻。平常的小事,要写出细腻的画面才能打动人。三是合理确定详略。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可能很多,但应该根据表达的中心来确定哪些详细、哪些简略。四是有特色。幸福的家庭也有不一样的幸福的事情,它的表现方式是不尽相同的,要有新的角度、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吸引人。

2024-02-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综合性学习
2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7,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标点符号
60.4内容理解
70.65修辞手法
80.65衔接与排序
二、综合性学习
90.65流程图
10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谈认识、谈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11-130.65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4-160.65散文
17-210.65记叙文
22-260.65散文
五、作文
27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