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 八年级 期中 2024-02-20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脸(xiá)       (pāo)       (nì)爱        不绝(yì)
B.刻(juān)     (cāo)       (yǒu)黑       惟妙惟(xiào)
C.红(fěi)        热(zhì)       见(piē)       锐不可(dāng)
D.补(ní)        息(zhì)       (huǐ)        无消息(yǎo)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娴熟     镌刻     鸢飞戾天     正襟危坐
B.缅怀     慷慨     闲情逸致     别出新裁
C.酒肆     燥热     山青水秀     养精蓄锐
D.窒息     锃亮     震聋发聩     惨绝人寰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已故的小学班主任。
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件事情太过复杂,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详情,以后我抽时间再告诉你。
B.航母在汪洋大海中起伏飘荡,舰载飞机每次着舰,飞行员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营养。
D.近年来,一些省、市中考试卷的评阅,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书写酌情扣分。
5. 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是一篇消息。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答谢中书书》作者南朝梁的吴均,他被称为“山中宰相”。这篇短文体现了他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妇的女儿所著的《居里夫人传》。本文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忘我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
2024-02-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②一个不读经典的人,不仅词汇有限,同时智力和想象力也会有限,从而导致知识和思想极度贫乏。
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
④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⑤一个读经典的人,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A.⑤③②①④B.⑤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⑤D.③①⑤②④
2022-08-01更新 | 129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真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三峡》一文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2024-02-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罗,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一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1)以上语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书的原名是《a__________》,作者是b______,语段中这个清瘦的青年军官是c_______________,(人名),他的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他的形象特点是d______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原著简评《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名的含义。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请自选角度描写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10.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4-02-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
(3)共买之(____________)       (4)饮酒饮湿(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1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如果你是苏东坡,在(乙)文的情景中,会对九三郎说些什么?
2024-02-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甲】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乙】

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支那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

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当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

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概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支那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

如果留下来当时的记录的话,就会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现在什么记录也没留下来。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虽然也到我家里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如果过世的妻子还在世的话,或许还可以回忆起一些事情。前年,我的长子藤野达也在福井中学时,主讲汉文的管先生对他说这本书上写了你父亲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回事,给我们也讲一讲那些事情。于是长子达也借回了周君写的书让我看,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译的。

这以后大概过了半年,管先生来和我会面,也谈到了书中所讲的那些事情。从管先生那里,我知道周君回国之后成了优秀的文学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听说在姬路师范当老师的前田先生也说过周君的一些事情。

让我再回到前面的话题。周君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总共只学习了一年,以后就看不到他了,现在回忆起来好像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周君临别时来我家道别,不过我忘记这次最后会面的具体时间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我真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送给周君的了,

如果是毕业生的话,我会和他们一起拍纪念照,可是一次也没和周君一起照过相。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周君文中写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写,我现在也很想看看自己当时的样子。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鲁迅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现在如何生活?周君有没有孩子?

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做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选自(日本)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段中“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16.通读甲文,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7.通读乙文,说说在作者藤野先生的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其中又蕴涵了作者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
18.从藤野先生的叙述来看,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这有损鲁迅先生的形象吗?
2024-02-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

①母亲离世已快三十年了。每当我想起母亲慈祥的面容,心里总有一阵阵揪心的痛。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强烈。

②母亲17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我父亲。婚后生育7子,仅有3个成活。我上面有两个姐姐,我老小,又是男孩,所以在家里很受宠惯,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轮不到姐姐们,我从小没穿过打补丁的衣服。母亲年轻时坐月子落下了疾病,基本上常年卧床需要营养。可那个年代,大家的日子都艰辛,每户每月只有百分之三十的细粮、食油四两猪肉一斤,粮食布匹凭票供应。母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大部分留给了我。即使她住院也把节省的病号饭留给我。全家五口人,只有父亲一人在外工作,靠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个家,母亲拖着病体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实属不易。

③母亲不仅为孩子们的成长遮风挡雨,而且还是我人生旅途的引路人,为我圆了画画、扛枪、写作的梦。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赶上了文革,那时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大中专院校停课闹革命,小学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从前的课本被废止,文化课念语录,背诗词。课程单调、枯燥无味,许多学生逃学旷课。我也没兴趣去上学,母亲很着急,怕我在社会上学坏走歪道,就从地摊上买了一大摞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供我阅读。小人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情、谈古论今、一目了然,我爱不释手。从此,小人中书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渐渐地,我迷上了画画。母亲很支持我画画,常给我零花钱,让我买些学画画的书籍和年笔墨纸张。我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整日画笔不离手,同学、老师都成了我描摹的对象,因此,我常常受到老师的训斥。父母亲三天头被老师请到学校。只要父亲去我就难免皮肉之苦,而母亲去了则默默忍受年轻老师的当面指责,回家还要帮我遮掩错误。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我画画的水平越来越高,一些作品还在青少年比赛中参展、获奖。这些经历对我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我被特招入伍,直接提干,从宣传干事、宣传科长一直到团政委,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④当兵离家的那天晚上,母亲掉了一夜的泪,不善言辞的她一次次地嘱咐我千万别让枪碰着。去部队后,有时也会想起母亲,给家里写封信。母亲不识字,每次收到我的来信,她都让街坊读给她听,然后再叠好珍藏起来。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我和母亲总是聚少离多,即便是探家,也把时间耗在了和朋友、同学聚会喝酒上,在家里吃不了几顿饭,陪母亲的日子屈指可数。直到我结婚生子,才逐渐明白亲情的分量和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深刻内涵。

1984年,我从河北承德调回内蒙古军区工作。和母亲团聚的日子多了,可她老人家却匆匆走了,走得那么突然。母亲去世前,在医院昏迷了两天,我紧挨着母亲躺了两天,我想和倾诉,想向她忏悔,那么近的距离,但她一句也听不到了一一她是我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

➅现在懊悔万分的我唯一能为母亲做的,就是在母亲节追思母亲,写下这些微不足道的文字……

19.文章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0.文章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1.文章第⑤⑥段中作者为什么“忏悔”“懊悔”?
2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现实,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日渐苍老的父母。
2024-02-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写作文。
要求:(1)600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1-12-09更新 | 1559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94常见易错字
3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文学常识综合  作家作品
60.65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80.4《红星照耀中国》
四、诗歌鉴赏
9-100.65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11-140.65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5-180.15鲁迅(1881-1936)  散文  《朝花夕拾》
19-220.65散文
七、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