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陕西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3-12 1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阔别延安十年之久的贺敬之再次回到这个革命圣地,面对着“白羊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pàn上还响着脚步声”,老乡们拿出“米酒油”盛情招待的情景,回想起“东山的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不禁感概万千:这真是“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喜看延安今天“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贺敬之幻想自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那样就可以“再回延安看母亲”!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白羊(        )          (        )
脑pàn(        )          油mó(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盛情招待”属于            短语。(判断短语结构类型)
2024-03-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 抱 扑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D.贴 搂 扑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A《回延安》是贺敬之在借鉴和学习陕北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B它是诗人以赤子之心写成的激情澎湃的,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这首诗中,【C使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2024-03-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4. 下面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和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2024-03-24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5. 下列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声万声呼唤你(夸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朝思暮想的浓厚感情)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拟人,诗人把河水、村庄看作亲人,表达了对它们无比亲切、真挚、热爱的感情)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比喻,描绘了热情好客的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欢乐场面)
D.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比喻,抒发了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和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2024-03-24更新 | 35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默写填空。
(1)几回回梦里回延安,__________
(2)__________,一头扑在亲人怀……
(3)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
(4)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7.全诗采用的是              的形式。
8.这六小节主要写                       
9.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亲山亲水有亲人。(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理解诗句的含意)
10.“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诗人_____________
11.“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强调延安母亲和“我”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
12.课文是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的,请说说其特点。(不少于两个)
2024-03-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延安的颜色

     

①小时候,延安是红色的。

②延安是红色的革命圣地,陕北,插满了红军长征胜利的旗帜。在风雨如磐的黑暗时刻,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巍巍宝塔山,是指引民族巨轮航行的明灯。清清延河水,洗涤人们困惑的心灵。杨家岭的灯光,是追求光明者的启明星。大生产的南泥湾,谱写中华儿女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

③在延安的窑洞里,毛主席奋笔疾书,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思想的真理指引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鼓舞着全中国人民战胜强敌。

④ 4万多名知识分子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到延安去”,成为进步青年的共同心声。爱国华侨陈嘉庚来到延安,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先后有100多位外国记者来到延安,看到“红星照耀中国”。

⑤“东方红,太阳升。”解放区蓝色的天空下,信天游绕着红旗飞,延安是最鲜亮的中国红。

⑥我第一次到延安,觉得延安是黄色的。

⑦2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延安。那是一个冬天,西安到延安还没有动车,高速公路正在修。早上开车从西安出发,中午到达黄陵县,拜谒了黄帝陵。在黄帝陵冢前,我头脑中突然冒出个奇怪的问号:黄帝为什么以黄色命名,叫“黄”帝呢?为什么不叫“红”帝或者“白”帝呢?下午,从黄帝陵继续往北走,跟随载重卡车扬起的黄土,晚上才到延安。路两边光秃秃的,满眼都是黄土,不见一点儿绿色。同行的人说,我们的祖先喝的是黄河水,生活在黄土高原,吃的是黄灿灿的小米,皮肤也是黄颜色的。黄色是中国的底色,是民族的底色,是历史的底色。

⑧到了延安,看了景仰已久的宝塔山,遇到一条窄窄的河流,他们说,这就是延河。20世纪末,延安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7.8%,年降雨量仅有350毫米。曾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考察延安后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居住的基本条件。

⑨今年5月中旬我又一次来到了延安,走出南泥湾机场,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苍翠,漫山遍野都是绿色,我惊呆了:延安,怎么是绿色的?!同行的湖北同志惊叹道:“这哪里是陕北,简直就是湖北啊!”

⑩当地同志说,从20世纪末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老百姓不上山砍柴放牧,生态就变好了。20多年来,延安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5万亩,造林2134.5万亩。大地披绿,山河换装,陕西的绿色国土向北推移了400多公里。2020年,延安市宝塔区的降雨量达到720毫米。不光山变绿了,黄河水也变清了,附近的黄河壶口瀑布今年出现了清水瀑布,黄河水变清,这是古人所说的“圣人出”吗?

⑪延安的绿色也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拍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时,由于在延安找不到裸露的大片黄土地,周围都是绿油油的,有的观众说“不真实”。还有,安塞腰鼓再也拍不出黄土飞扬的场面了。

⑫延安农民告别了传统的耕种模式,改种苹果、红枣、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苹果面积达到了400万亩,产量370多万吨,综合效益200多亿元。2018年5月7日,延安向世界宣布告别绝对贫困,打赢了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⑬在我心中,延安是红色的,那是在宣传画上,在故事书中,在《东方红》的歌声里。在我的记忆中,延安曾经是黄色的,在黄土高原历史的风沙里。现在,延安是绿色的,更是五彩的,就像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扎根在肥沃深厚的黄土地,长出绿枝叶,挂满了红红的苹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④段具体写延安在当时是红军的根据地,是全国进步青年心中向往的地方。
B.第⑦⑧段写“我”20多年前去延安的印象:黄土满天,没有绿色,自然环境恶劣。
C.第⑨段中,写同行人的惊叹“这哪里是陕北,简直就是湖北啊!”是为了突出“我”对延安变化的欣喜与赞颂。
D.从全文看,延安的颜色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的延安是绿色的,没有红色和黄色的影子了。
14.延安主要是哪几种颜色?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15.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回答。
(1)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巍巍宝塔山,是指引民族巨轮航行的明灯。(赏析句子)
(2)延安的绿色也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赏析加点词语)
16.延安的变化很大,人民也越来越幸福,主要的表现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024-03-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7. 某中学正在开展以“传承长征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完成练习。


(1)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为延安旅游写一则宣传语。

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几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2)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字以内。


(3)假如你也参加了本次活动,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2024-03-26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2 回延安-【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3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17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94字形  短语的结构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65一般词语
40.65朗读(节奏、停顿)
50.65修辞手法
三、语言表达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7-120.65诗歌鉴赏
13-160.65散文
六、综合性学习
170.65图文转换  宣传标语  谈认识、谈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