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湖南 九年级 竞赛 2024-03-26 4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奋了。
B.这场骤雨(cù)至,淋得人都快(zhì)息了。但为了不让晒场上的麦子淋湿,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进行搬运,弄完以后个个筋疲力尽。
C.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xiè)置辨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mó)样。
D.在幕景不停变幻、彩灯交相照射之下,音乐时而高亢,时而婉约,那高难度的动作,不仅令人眼花瞭乱,更让观众(qiào)首而望,(bǐng)息敛声,惊心动魄。
2024-03-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      ,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      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2024-03-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心词前有多项定语,合理的顺序大致是:数量+所属+形容或描写。如:这是一件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珍贵的礼物。
B.《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南面,“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C.小澄去图书馆借书,激动地跟同学说:“我借到了最喜欢的书——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选自其中。”
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2024-03-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B.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密,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D.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2024-03-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7.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相关问题。

近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网络)博物馆(以下简称“语博”)一期正式开馆上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已经纳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根据语言文字特点及其文化特征,“语博”一期建设分为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主题展览7个主体版块,以及数据库、视听馆、互动体验馆3个资源模块,横纵交叉、立体展示。

据了解,“语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分期分阶段建设,将以融合数字资源和丰富互动体验为方向,坚持“成熟一批上线一批”。


(1)请把这则新闻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2)请结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的特点,为其拟一条宣传语。
(3)下图是“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的标识,请你把它的设计创意介绍给同学们。
小提示:标识是一种视觉符号,具有识别、象征、审美的功能,常用文字(汉字、字母)符号、图形等元素来设计。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8. 九年级一班改编了小明写的一段周记,准备用来办主题黑板报。请你根据提示,将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精神富足,能使人在困顿惘然中保持内心宁静。所以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即使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无奈,精神富足的人也会将目光转向自然,汲取一份安宁适意,“槲叶落山路,(1)__________”,是温庭筠看见的初春乡野的鲜妍;“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2)________”,是张岱寻得的寒冬西湖的清雅。精神富足,能使人把失意悲苦调和成一种诗意。他们把苦难研成墨,把贬谪当成笔,写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诗词,李白忘却行路之难,唱出了“(3)_______________”的自信豪迈;刘禹锡酒后唱和“(4)_________________”,把身世浮沉变迁的感慨融入新旧事物自然更替的哲思;苏东坡对饮明月,吟出“(5)________________”的祝福,更见词人诗意情怀的丰盛博大。

2024-03-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野菊

丘逢甲

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

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

淡极君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

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吟咏的是野菊,但全诗正文并未出现“菊”字,这种安排颇具匠心。
B.诗歌写于早秋时节,首联中“惊”字表现了诗人觉察出秋天到来时的心理感受。
C.颈联由花联想到人,诗人用一组工整的对仗表达了对野菊高洁品格的赞美。
D.尾联说陶渊明也要为野菊的“沦落天涯”而黯然神伤,给全诗蒙上了伤感色彩。
10.尾联中诗人从野菊联想到陶渊明,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4-03-30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

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劝学》及古诗以之,文育不之省也,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注】①义兴:指江苏宜兴。②戍主:古代驻守一地的长官。③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④槊:古代的一种兵器。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见而                                           奇: 对……感到惊奇
B.荟秩满                                             及:等到
C.写《劝学》及古诗以            遗:遗失
D.弘让曰                                   谓:对……说
12.下列句中的“之”与“弘让壮”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B.睨久而不去
C.何陋D.水陆草木
13.请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在须停顿处画“/”,仅限4处)。

年 十 一 能 反 覆 游 水 中 数 里 跳 高 六 尺 与 群 儿 聚 戏 众 莫 能 及。

14.翻译下列句子。

(1)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

(2)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15.请简要概括文中周荟主要做的三件事。
2024-03-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落下帷幕。这届亚运会唤起了国人对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回忆。三十三载,三届亚运盛会,讲述了精彩的中国故事,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迁。

②北京获得1990年亚运会举办权时,我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均GDP排在全球第131位。当时,亚运会筹办资金存在6亿元缺口,全国上下掀起了捐资捐物的热潮,集资总额达7亿元。此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2023年杭州亚运会向世界展现出我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③据测算,2016年至2020年,筹备亚运会对杭州市GDP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2023年国庆长假,杭州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了34.37%。受访游客中近50%的人表示,此时来到杭州就是为感受“旅游胜地加体育盛会”的独特氛围。

④申办之初,杭州亚组委就提出了放大亚运辐射效应,以亚运带动乡村振兴和周边城市发展的构想。如今,这一构想变成了现实。杭州市淳安县界首乡因拥有水域广阔、港湾曲折的自然条件,被选定为亚运会自行车、铁人三项等项目的承办地。曾经略显闭塞的山乡渔村如今成为人们体验运动休闲游的热门选择。杭州亚组委组织各种活动向游客们推介协办城市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吸引游客去感受相关城市的特色文化。数据显示,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5个协办城市的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比均增长5倍以上,其中绍兴增长最高,达7.2倍。杭州亚运会为共同富裕开辟了新路径。

⑤“。”北京、广州、杭州,三座城市,三届盛会,展现出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在自立、自主、自强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风姿。

(取材于周程袆、于岑嵘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某经济学者曾引用诗句“”来评价1990年北京亚运会对中国体育事业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还是在举办亚运会的市政建设、电子和通信系统的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的组织等方面,北京亚运会都为我国后来举办各类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大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北京亚运会还将开放、自信的中国展示给了世界,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合作,寻求发展。

2023年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与1990年北京亚组委提出的节约办亚运是一脉相承的。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有56个竞赛场馆,其中新建场馆仅12个,其余均为旧馆改造升级。场馆尽量使用“绿色”设备,如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使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为场馆中庭水系、喷泉以及植物灌溉提供水源,平均每天可节水约1000吨。亚运村里也处处见“绿”:用可降解的秸秆做衣架和牙刷杯,推行小份餐食,使用新能源接驳车……“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倡导在亚运村中真正得到了落实。

(取材于吴志刚的文章)

材料三

①1990年北京亚运会成功举办,“团结、友谊、进步”的口号和吉祥物熊猫“盼盼”火遍全国。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口号体现出对团结合作的追求,颇具地方特色的吉祥物“五羊”向人们讲述这个城市的传奇与精神。2023年杭州亚运会口号和吉祥物的选择体现出更深远更丰富的思考。

②“心心相融,@未来”,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一问世便惊艳了世界。亚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把这句口号念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兼具友爱和通达之意,希望它能将和平友爱、合作向未来的心声传至四方。”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三个小机器人琮踪、宸宸、莲莲。它们共同组成“江南忆”组合。“江南忆”出自白居易的诗句“”。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代表了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良渚文明,传递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信;宸宸的名字来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意在表达沟通合作的发展理念和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莲莲的名字则来源于西湖中的接天莲叶,代表久负盛名的西湖,体现了人文情怀。

③可爱的吉祥物引人注目,更可爱的是努力当好东道主的杭州人。自筹办亚运会以来,杭州市政府便借亚运东风,大力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让,维护市容市貌,热情接待国内外友人,积极推介家乡杭州……杭州市民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获得了精神滋养,这养分也必将反哺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④杭州亚运会中还有一个“人”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名为“弄潮儿”的“亚运数字火炬人”。这是由超过1亿名亚运数字火炬手汇聚而成的数字人。亚组委相关负责人说:“我国有14亿人口,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既是压力也是优势。弄潮儿,挺立潮头,奋勇向前。我们想以此传达齐心共建现代化国家的美好心愿。”

(取材于辛音、李霞等的相关文章)

16.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筹备阶段就已经为杭州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B.使国庆假期到杭州旅游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
C.将界首乡选定为赛事举办地,是因其极具乡村特色。
D.举办期间,绍兴市酒店预订总量在协办城市中居首位。
17.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将下面诗句分别补写在甲、乙、丙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②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③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A.甲①、乙②、丙③B.甲②、乙①、丙③
C.甲③、乙①、丙②D.甲③、乙②、丙①
1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10年广州亚运会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时至今日,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诸多宝贵经验依然能为我们提供借鉴。
C.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用雨水收集系统为赛事提供用水,实现了节约用水。
D.“团结”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共同的口号和追求。
19.中国体育博物馆拟开展“回眸亚运,讲述精彩中国故事”活动。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讲述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齐心合力战困难,全国人民为亚运——1990年北京亚运会筹办纪实
B.跨越三十三载,折射巨大变迁——看三届亚运会展现出的时代风貌
C.北京首办亚运,引来八方财源——漫话北京亚运会与首都经济发展
D.盼盼五羊江南忆,动物精灵送吉祥——谈亚运会吉祥物的动物原型
20.下面是杭州市某小区宣传栏中的一则宣传标语。杭州亚运会哪些举措体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请依据下面的链接材料,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在杭州亚运领略中国式现代化

【链接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024-03-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暖心时刻

白雪松

夏日的凌晨,天亮得早,三时一刻就蒙蒙亮了,虽然启明星仍闪耀在天幕东南方,但其他星辰只是依稀可见了。坐在出租车里的司机小陈见天色还早,想再眯上一会儿,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一个苍老的女声传进耳廓:“师傅,我要到医院,但腿脚不好,下不了楼,想请你帮忙上楼接我,会高价付车费……”没等老人再说下去,小陈打断了女人的话茬儿:“老人家不必再说了,我上楼接你就是。”

小陈赶到老人居住的四楼,轻按了一下门铃,门被打开了,老人已经坐到轮椅上在门口等着,她不好意思地说:“我是身有残疾的空巢老人,身边没人陪伴。”小陈那一刻心中有种被打碎的感觉,被触碰得酸疼。

小陈把老人从轮椅上扶下来,把轮椅折叠好,放到自己肩上。然后腾出另一只手搀扶老人,想背她下楼。 老人却顺手拿过门旁的拐杖,对小陈说:“你只搀我一把就行,我还能走。”小陈搀着老人的手臂,一步一步地下楼梯,从四楼到一楼,一共有五十四个台阶,足足用了半个多钟头。

坐上车以后,老人不停地感谢小陈。小陈忙说:“老人家,你不用客气,谁都有老的时候,啥时候生病也摸不透。”接着又问老人是否到市医院。老人点点头,却说:“我是到市医院,不过,我想从市中心穿过,再看一眼几个地方。”小陈说:“那会绕很远的路。”老人赶忙说:“我会给你多付车费的。”小陈笑着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怕路途远,时间长了,你坐车不舒服。”

路上,老人一直趴在车窗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灰蒙蒙的外边,一再提醒小陈,把车速降一下,说她老眼昏花看不太清楚。车速降下来以后,小陈忍不住追问老人:“您老人家起这么早,又绕这么大个弯,究竟要去探望谁呀?”老人转头望了一眼小陈,凄苦地说:“在这个世上我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婆子,哪里还有亲人可探望呀!”这话头一起,老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说她不久前查出肺上有个核桃大的东西,确诊是肿瘤,需要做开胸手术摘除。她已经是八旬老人,做这样大的手术,怕自己下不了手术台,想在手术前再看一眼自己曾经历过的老场景、老物件。

老人长叹一声,悲怆地说:“经历过的那些老场景始终在眼前晃来荡去,让我有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弄得我彻夜难眠,就想抹掉,可是越抹越清晰,睁眼闭眼都能看得到。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让人淡忘,但有些事物,只要得到一点触动,就会从心底最隐匿的深处悄悄抬起头来,像根坚韧的绳索捆绑着自己,深深勒进脑海和肉体。”

小陈随声附和:“回忆也不见得是坏事,它能带来忧伤,但也能创造喜悦,虽然有伤感,但更多更深的还是趣味盎然,火星四溅。”最后小陈出语惊叹地说:“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上,总会遇到命运的跌宕,生死的别离,情爱的聚散,关键要保持心灵的激情和生命的智慧,这样才会恰如其分地咀嚼惆怅,反刍不幸。”

听了小陈这番话,老人苦涩的脸泛上一层喜悦,她动情地说:“我原本对这台手术不抱太大的希望,或许从此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总留恋世上的一切,总想多看一眼,特别想看看自己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没想到你这个年轻人满足了我老婆子的愿望,还这般开导鼓舞我战胜这场疾病,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你。”

“感谢倒不必了。”小陈意味深长地说,“我只希望你看过那些旧场景后,能从过往的情景中得到快乐,得到熨贴。”

老人像个孩子似的贴在车窗上看,车路过一个小区时,老人高兴地说:“我结婚时就住在那座平房里,住在最东头那座房,现在已改造成六层大楼,没有了过去的一点痕迹。”当车开到一个超市门前,老人又说早先这里是个评书场,自己还在这里听过评书;当车开到一栋楼的拐弯处,老人不再说一句话,只出神地凝视着楼前的花圃,她看着看着就哭了,嗓音有些嘶哑地说:“这里原来是糕点厂,我在烘烤车间整整工作了十年。”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浮出一种自豪的神态。

这时曙光已经透出地平线,那条红带慢慢地扩大,形成了一片红云,刹那间那深红的光圈突然发出夺目的光亮,附近的云也染上了光彩。 老人抬头看天已经大亮了,对小陈说:“咱们去医院吧。”

车开到医院门口,小陈看手表,他们在路上整整转了三个小时。只见有两个医护人员已等在那里。 小陈赶忙把老人搀扶下来,又从后备厢搬下轮椅,扶她坐上去。

老人坐正了身子,又昂起头,脸上盈满了红霞。这时老人从贴身衣袋里掏出钱包,轻声问小陈:“我该付你多少钱?”小陈说:“不必了!”老人惊愕地说:“那怎么成呀,你还得谋生计呢!”小陈说:“祝愿你战胜疾病。”说到这里,小陈又高声说道,“老人家,你看,朝阳已经照射到你身上,你会像那新阳一样,活得更加年轻!”

小陈和老人道别的时候,老人示意小陈走近一些,小陈刚一靠前,老人突然抱住他,布满皱纹的老脸紧贴在他脸上,小陈觉得有颗滚烫的泪水落了下来。老人扶住小陈的肩头,带着哭腔说:“谢谢你,孩子,你给了我生命中最暖心的时刻,有这个底气在心中,我还惧怕病魔吗?”

小陈再没有说什么,紧紧握住老人干枯的手,在她手背上轻拍了一下,然后才走进万道霞光里。小陈坚定地相信,老人一定能闯过这道鬼门关,因为朝霞已经照到她的心中……

(选自《小说选刊》2023年12期)

2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暖心时刻”就是指小陈为了满足老人再看一眼熟悉的地方的愿望而开车绕道市中心所花费的三个小时。
B.“不好意思地说”“凄苦地说”“悲怆地说”“动情地说”“高兴地说”等状态,反映了老人一路情感变化的过程。
C.小陈与老人分别时在她的手背上“轻拍了一下”,他是在用无声的语言向老人传递安慰、信任、鼓励和期待。
D.“朝霞已经照到她的心中”意蕴深刻,指此时的老人心中已燃起了生的希望,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2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塑造小陈的人物形象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使得小陈的形象丰满立体。
B.小说没有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平实叙述中蕴含着人物复杂的情感,传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
C.小说插叙老人曾住过的平房、去过的评书场、工作过的糕点厂等内容,与前文她想绕道市中心相照应。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出租车司机小陈和老人之间的故事,给读者以真实、客观、有序的阅读体验。
23.小说中画线的两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4.读书小组要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你·我·他”,请围绕关键词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
2024-03-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5. 班级开展以“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确定了“困境与突围”的专题。按照分工,每个组员都要从以下书目中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梳理,请据此完成下列表格。

①《西游记》   ②《骆驼祥子》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④《水浒传》   ⑤《简·爱》

人物

困境

突围

人生智慧

(1)

(2)

(3)

(4)

2024-03-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九年级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作文

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有了改变的机会”。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


请以“勇气”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字形
5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60.65敬词谦词
二、基础知识综合
2-40.15词义辨析  病句辨析与修改  衔接与排序
三、综合性学习
70.4图文转换  宣传标语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诗歌鉴赏
9-100.85诗歌鉴赏
六、文言文阅读
11-15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6-200.65非连续性文本
21-240.15小说
八、名著阅读
250.65名著导读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九、作文
26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