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3-31 1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伟大品格。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A)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B)(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农业景观;从热闹非凡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名片zhāng____显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精神追求,而劳动教育正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如何让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学生中传承弘扬,源头活水就在于文化的精神指引。这样的精神指引在新时代,让学生在劳动中切身感知和找寻到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正是由于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因此我们才拥有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拥有了今天举世zhǔ___目的成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āng显(     )     举世zhǔ目(     )
(2)A处应填的标点是________,B处应选的词语是______
(3)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出来。
2024-04-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音乐声戛然而止,剧场出奇地安静,每个观众都沉浸在话剧的余韵之中。
B.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让人叹为观止
C.罗丹在表现丑得惊心动魄的对象如《丑之美》时,所用的手段仍然是美的。
D.经过这件事,他大彻大悟,不再参与江湖的纷纷扰扰。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桃花源记》是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均出自本文。
C.《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D.《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对它们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
2024-03-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4. 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_________________,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3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环境问题都在加剧。为此,学校特意举办了“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邀请你参与其中。
(1)【拟对联】小华正在拟写一副践行“低碳生活”的对联,但有几个词没有斟酌好,请你帮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上联:愿化       ,为原生态郁郁葱葱,我来添绿。
下联:恐遗千载憾,若臭氧层空空洞洞,谁去
A.春一枝   拯救B.一枝春   补天
C.千点春   补天D.春一片   拯救

(2)【撰讲稿】学校要举办“倡导低碳生活”的演讲比赛,请你撰写演讲稿。你的演讲题目是什么?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演讲?请分条列出,不少于三点。
题目:
内容:
(3)【勤宣传】为了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学校周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对“低碳生活”方式进行宣传。面对热情的小区居民,你如何来宣传呢?
李奶奶:“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才是低碳生活啊?”
①我:
李奶奶:“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在生活中怎么去做呢?”
②我:
“现在的小孩子真了不起,懂得这么多。回家就按照你们说的做。”李奶奶满意地离开了。
2024-03-3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6.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ㅤㅤ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         (填人名)的名著《         》,这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放在首篇。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
7.请仿照示例,结合上述名著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释义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锉平、雕琢、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你送我木桃,我就用美玉回报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坚硬,可用来琢磨玉器。
2024-03-3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寺庙,这里指柏林寺。②微径:指小路。③霁:雨停天晴。

8.发挥想象,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优美意境。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文夫方担粪灌因,而妇人汲井且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10.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
园 有 豆 棚 瓜 架 又 有 树 数 株 郁 郁 然 儿 女 啼 笑 鸡 犬 鸣 吠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才人:(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3)江北之俗:(     )           (4)余而慕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3.【甲】【乙】两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通过几百年的数据观测和因素分析,公认全球变暖有95%的概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那么,气候变化形势的严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②首先,是物种灭绝的风险。我们生态进化和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按正常来说,气候变化非常快的话,缓慢的进化是无法适应这个速度,所以物种灭绝的风险指数加速。其次,是粮食安全风险非常巨大,尤其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的生产能力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到崩溃的边缘。最后,气候变化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选自《中国发展简报》,有删改)


文本二

①中国最大河流的水量正在不断减少。研究人员研究了几十年来水文站和卫星图像的记录后,估算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位平均每5年下降约2厘米。研究人员警告,长江水位整体下降可能对中国最富裕、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的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②长江流域4.6亿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长江的水资源历来是财富源泉,也促进了粮食生产和交通运输。随着工业活动不断增加,沿线1000多个湖泊已消失。但人们仍认为长江水的总量或多或少没有变化——前提是所有用过的水最终会回到环境中。这是个很难检验的理论。长江从西藏到东海,绵延6300多公里。有的水在地表,有的水在地下,每年不同季节和地区都有很大波动,计算难度很大。

③团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江水量减少的近80%由气候变化引起,太平洋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等异常气候导致长江流域总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也增加了水储量的波动,导致更多洪水和干旱。蒸发量也增加了,部分原因是气温升高,也跟人类活动有关,城市不断扩张加速了水蒸发。

(选自《环球时报》,2021年3月1日)


文本三

①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生态系统独特,长江流域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长江经济带时均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强调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②近年来,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保护形势十分严峻。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9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近300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曾极为丰富,最高峰时占到当时全国淡水捕捞总产量的60%,如今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

③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既是破解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的生态困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打破原来渔民一家一户分散竞争式捕捞导致的下水无鱼公地悲剧。当前,四川、安徽等地,很多渔民已经上岸了,他们走进工厂、开起餐馆或成为护渔员等。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这项工作涉及渔民渔船之多、覆盖区域范围之广,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12月24日)

14.下列对以上三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估算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位平均每5年下降约2厘米。
B.长江水量减少的近80%由气候变化引起,太平洋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等异常气候导致长江流域总降水量减少。
C.“公地悲剧”是指四川、安徽等地,很多渔民已经上岸了,他们走进工厂、开起餐馆或成为护渔员。
D.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
15.文本三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请结合文本二和文本三的内容,简要概括长江“病”在哪些方面?
2024-03-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社戏(节选)

王英琦

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

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小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

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民国”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

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荒村鄙邑”,夹杂在这拨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的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

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但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来了兴致,凑上去想看仔细。这一细看不打紧,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呵!”

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

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

说话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这些不经饿的面条青菜能挡什么事?能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么?

我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

“妈,你看!”儿子蓦地打断我的沉思。顺着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走上前去一照眼,竟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

“这孩子多大了?”

“六个月了。”

“你又演戏,又拖着个奶孩子,太辛苦了。”

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赡养儿子。

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俺这孩儿这几天受凉了,老吐老拉……”她边说边打扫身上。我帮她抱孩子的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

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又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

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她正要答谢,我忙止住了她。她要说的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

(有删改)

17.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豫剧的特点。
18.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9.作者说自己“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做戏的人”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0.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你从作者的“明白”和“懂得”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遇见的人,经历的事,看见的景,都会在我们心中种下一粒小小的种子。因为一本好书,种下阅读的种子;因为一次挫折,种下坚强的种子;因为公益活动,种下向善的种子;因为热爱画画,种下梦想的种子……在心中种下一粒种子,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请以“种下一粒          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成;②结合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不得抄袭套作;⑥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94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85成语和熟语
30.94文学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50.65对联  演讲稿  情景对话
五、名著阅读
6-70.85《经典常谈》
六、诗歌鉴赏
8-90.65
七、文言文阅读
10-130.65山水游记类  小说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4-160.65非连续性文本
17-200.4其他当代作家  小说
九、作文
21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