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湖北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6-10-13 25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归xǐnɡ huì暗 烧zhuó jiá然而止
B.chēn视 jī绊 qiè意 参差cēnCī不齐
C.xū气 rǒnɡ杂 撺掇cuānDuo 叱咤chì zhà 风云
D.kànɡ奋 chàn栗 告qìnɡ 浑身jié数
2016-10-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永往直前       本色当行
B.不毛之地       息息相通       芸芸众生       迫不急待
C.郑重其事      悲欢离合       忧心忡忡       海市蜃楼
D.尽态极妍       不可思意       语无伦次       姗姗来迟
2016-10-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3.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南极的冰天雪地,让斯科特等人感觉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单调。
B.周日,我小心翼翼地问妈妈能不能玩电脑游戏,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
C.其他队员回撤到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支援。
D.凶手泯灭良知,如此凶残,连个孩子都不放过,真是天理不容,判他死刑可谓死得其所
2016-10-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D.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2016-10-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5. 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2016-10-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6. 选出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                               
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
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
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③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⑤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名句默写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________________,花鬘斗薮龙蛇动。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
⑥《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7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综合性学习。
不久前,某校七(1)班开展了一次以“走近戏曲”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他们在活动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请你阅读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京剧脸谱

材料二:戏曲唱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①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红脸代表忠勇,如关公;黑脸代表____ ________________,如___ ____;黄脸白脸代表凶诈,如曹操;蓝脸绿脸代表__ _________________,如__ ________;金脸银脸代表神妖,如孙悟空。
②材料二的唱词写得非常优美,但同学们对它的出处及剧种不太清楚,你能给大家作一番介绍吗?
③班级准备办一期“戏曲大舞台”的黑板报,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
示例:抢答进行时——戏曲知识问答
2016-11-18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著导读
9.法国昆虫学家         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的《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
10.“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        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          的特点。
2016-11-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古诗词赏析

约客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②不能其一处也( )
屋许许声 ( ) ④宾客大宴( )
14.用“/”为下列句子断句。(划一处)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15.翻译下面句子。
①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渲染了开演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2016-10-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7.联系语境,体会加横线词的含义。
(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2)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8.任选一个角度,品析画线的句子。
19.选段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如第②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A.味觉 视觉 听觉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D.味觉 听觉 视觉
20.20.②③④段中,有许多地方前后照应,请举一例说明。
2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戏途中B.渔火点点C.月夜行船D.水乡夜景
2016-11-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飞在童年的蜻蜓
朱仲祥
①每年一进入五月,在蝉鸣声响起之前,在放牛或者玩耍的时候,我就能够看见一只两只嫩嫩的可爱的小蜻蜓,出没在草丛中或庄稼地里。它们像小精灵一般,忽闪忽闪地飞舞在池塘边,或轻悄悄地歇息在草尖上。它们圆溜溜玻璃球似的眼睛,长长的麦秆似的尾巴,透明的薄薄的翅膀,总是吸引我欣喜的目光。特别喜欢看它“洗脸”的样子,只见它站在草尖上,用前面两条或一条纤细的小腿,蘸了清晨的露水,在自己的小脸上不停地洗刷,模样既认真又滑稽可笑。
②一到六七月的盛夏时节,故乡的蜻蜓就多了起来,田地里,池塘边,树林间,到处都是它们肆意飞舞的身影,大有占据昆虫霸主地位的意思。其间,有种纤细如草茎的蜻蜓,绿色的身子,狭长的翅翼,飞起来灵活自如,无声无息,惹人怜惜。最惹人注目的是一种被我们称为“霸王蜻蜓”的,身子足有三寸,鼓鼓的眼睛,有力的翅膀,绿色的身子,挺直的尾部,飞起来不可一世霸气十足。最多最普遍的是一种蓝黑色、约两寸长的蜻蜓,它们的身子不壮不瘦,灵巧自在,也最不惧怕人,常常是你走到它跟前了却还不飞走,因此被捉住的几率也大得多。
但我最为喜欢的还是红蜻蜓。它们浑身都是鲜红色的,包括翅膀都带有浅浅的红色。在一片葱绿色的夏天,它们的出现如身着红裙子的少女一般,飞到哪里都引人注目。因此,我童年夏天的目光,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追逐红蜻蜓的身影中度过的,看它们在清晨或黄昏飞舞,看它们在小河畔或树林间歇息,看它们轻盈地扇动翅膀,看它们伫立在新荷上沉思。它的身子那样娇小,它的色彩如此诱人,它的眼睛水样澄澈,它的飞舞天使般优雅高贵。
④故乡夏天的黄昏很美,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这时的蜻蜓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密密麻麻地欢聚在晚霞里,在金牛河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用穿梭般的飞舞表达它们的欢欣。它们有的成双成对比翼双飞,有的呼朋引伴相互追逐;一会儿贴着水面舞蹈,一会儿又灵巧地滑向空中。霞光染红了清澈的河面,染红了蜻蜓们划动的翅膀,将本来就壮观的场面渲染得更加热烈盛大。面对这种蜻蜓们聚会的场面,我常常会神往得目瞪口呆。我不知道别人的故乡是否也有这样蜻蜓聚会的盛大场面,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种场面却是那样铭心刻骨。
捕捉蜻蜓是童年爱玩的游戏。对童年夏天的记忆,除了在金牛河洗澡,就是捉蜻蜓。捉蜻蜓的最好时间是清早,因为那时雾气重,空气湿度大,庄稼或野草上露水也就较多,蜻蜓很容易沾上露水打湿翅膀,影响它飞行的灵便。因此在清早,蜻蜓们总是三三两两站立在庄稼或野草尖上,如参禅打坐的老僧一般一动不动。我总爱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去追逐目标,一旦发现了自己中意的蜻蜓,只消悄悄走到它身后便可手到擒来。每当看见这可爱的精灵,在自己的手里使劲扇动翅膀窸窸窣窣地扑腾,那一刻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它们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有时也很规矩地呆在你手里。你便可利用这个机会观察它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细节。我最爱看的还是它的复眼,圆溜溜的像水晶像玛瑙,那时就总是担心它们闭不上眼睛怎么睡觉。当然我捉蜻蜓还有一个功利的目的,就是请它们帮我捉蚊子。据大人们讲,蜻蜓是捉蚊子的高手,我便捉了它们回去放进蚊帐里,然后饶有兴趣地看它们在狭小的空间里飞来飞去,将蚊帐里的蚊子追得无处逃生。更让我好奇的是,关了灯后它们依然能够不停地窸窣飞行,但这时是否还看得见捉蚊子不得而知。
只知道有蜻蜓相伴的夜晚,我睡得很香。
23.文章以“飞在童年的蜻蜓”为题,有什么妙处?
24.第③段开头画横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5.作者在第②段描写了哪几种蜻蜓?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6.赏析第③段开头画横线句子
27.文章第⑤段中主要记叙了童年的游戏“捕捉蜻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6-10-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作文
在人生旅途中,可爱的你一定有不少喜欢的东西吧。比如说一本书,一部电视,一场电影,一首歌----在这里,请你用独特的视角,展示自己的独特体验,用优美的文字和大家交流吧
题目:我喜欢的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② 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
2016-10-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94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标点符号
6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94诗  词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80.65文化常识综合  活动设计
四、名著阅读
9-100.65名著导读  法布尔  《昆虫记》
五、诗歌鉴赏
11-120.65其他南宋作家  诗
六、文言文阅读
13-160.4
七、现代文阅读
17-220.65小说
23-270.4记叙文
八、作文
28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