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24-04-08 3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请欣赏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中沈家庄的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马·酒神颂

沈家庄

龙腾高天
从云峰间破空而出
     )的气势
呼啸过茫茫的海陆
海上。蓝色键盘激荡的雄浑
音符——
唤醒飞龙和太平洋的旋舞
波峰波谷绽放出刚与柔的和弦
     )出浪花的力,抗争着岁月的变数
盘旋呵   盘旋
仿佛   精卫衔枯枝追逐夸父
翻滚呵   翻滚
仿佛   愚公劈开大山效法盘古
龙如马,马如龙
龙马从河图洛书的漩     )里跃出
龙与马的组合大写的图腾——
震烁洪荒,辉煌日出
龙马唤来的雨水染绿——
青青的岛屿和太行山的鸿图
龙马唤来的信风吹红——
大洋彼岸的枫叶怡情着秋光悦目
是谁?云聚起万千龙马
     )后继,如火如荼……
是谁?开启人类史上的海航
壮游天地,纵横今古……
龙马的身影奋骋莽原
雨雪孕育的新绿汹涌山谷
鲲鹏的翅膀扶摇九天
大风挥动的椽笔纵横海图
今夜,让我     杜康酿造的忧愁
横渠四句     升华纯度
今夜,让我豪饮吴刚捧出的桂花美酒
天下大同的理想大写加粗
今夜,我要用甲骨文的_______
在太平洋彼岸的枫叶上醉忆故园湘楚
今夜,我要用北京人的火种
在东方的龙骨山上燃亮人类精神的日出
【注释】①沈家庄,诗人。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创会会长,现旅居温哥华。②张载,风翔郿县横渠镇人。他的《横渠语录》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
1.请按照拼音填写汉字。
磅bó(     )        (     )     (     )     前fù(     )后继
2.文稿有几处字迹模糊不清,请你为横线处选择一组合适的词语(     
A.酣醉   意境   纯朴B.陶醉   境界   纯朴
C.酣醉   境界   古朴D.陶醉   意境   古朴
3.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要将晚会的诗歌汇成一个诗集,你认为下面两幅画,哪一幅更适合做沈家庄《龙·马·酒神颂》这首诗歌的插图?请结合诗歌和画面的内容,阐述理由。

A                                 B

我认为(     )最合适,因为
2024-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困难(0.15)
4. 根据主题意义,小语同学搜集了一些诗文,邀你一起整理所需的素材内容。
龙行龘龘: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象征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
出处作者相应诗文
《论语》十二章三军可夺帅也,①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②______________
《秋词》(其一)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③______________
《木兰诗》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太常引·⑤_____________辛弃疾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
《浣溪沙》纳兰性德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定风波》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⑧___________
《潼关》_____________河流大野犹嫌束,⑩______________
小语所梳理的诗文哪一句不符合主题意义?请你删去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将正确的敬辞或谦辞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       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       ,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 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      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

——《西游记》

A.尊府 令正 令郎B.尊府 令爱 令郎C.寒舍 令正 令郎D.寒舍 令堂 令爱
选择题 | 较易(0.85)
6. 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小论文写作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论文的主要观点与探究角度,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反对束缚儿童天性,认同儿童个性发展——《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儿童教育观
B.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品评《范进中举》的周进形象
C.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对《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的探究
D.怎一个“逼”字了得——林冲是如何从“林教头”走向“豹子头”的
2024-04-0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对于本次考试的几部名著(A 。《简爱》B。《西游记》C。《艾青诗选》D。《儒林外史》E。《经典常谈》),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
小语:《儒林外史》中______武艺高强,力气又大,恩仇必报,取了仇人的项上人头,真是勇猛啊。
小文:那只是一场骗局罢了,他用猪头骗了娄氏二公子的五百两银子就跑了。他可算不得真正的勇士。
小沭:鲁迅说过,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小如:对,我觉得孙悟空才是真正的勇士,______
小文:其实女士也可以称为勇士,比如______
(提示:①处填写人名,②③处需结合名著内容介绍人物。)
2024-04-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龙的传人”,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宣誓,更是无数中华儿女精神传承。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五人墓

桑调元

吴下无斯墓,要离冢亦孤。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

阘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田横岛中士,足五人无?

【注释】①五人墓:指明朝天启年间,为保护忠臣周顺昌,参与反抗阉党暴动而被杀害的颜佩韦等五位苏州普通市民的墓,在山塘街。②要离:春秋时刺杀吴王僚的刺客。③阘(tà)冗:形容品格卑鄙。④田横:齐国贵族,齐亡,率部逃至海岛,后耻于事汉,率部自杀。
【乙】

周忠介公遗事

汪琬

①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②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公姓名其中,遂遗官旗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好语之。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折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

④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死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选自《尧峰文钞》,有删改)

【注释】①周忠介公:周顺昌(1584年—1626年),字景文,谥号忠介,南直隶吴县(今江苏州)人。②官旗:明代锦衣卫。③擿:同“掷”。④阑楯(shǔn):栏杆的横木。
8.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1)宣旨公廨课内迁移法:比至陈
(2)姑为好语参考成语法:闭门谢客
(3)足五人无查阅词典法:①敌人。②敌对的。③对抗;抵挡。④同等;相当(填序号)
(4)公姓名其中语境推断法:联系前后文“追劾起元”“遂遗官旗逮公”

9.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小 民 聚 观 者 数 千 人 争 为 公 呼 冤 声 殷 如 雷
10.下列对【甲】诗和【乙】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要离和田横岛上的壮士都是人们熟知的忠臣义士的代表人物,诗人把他们和五人相比,强调了五人之死意义重大。
B.【甲】全诗语言精警简拔,以诗论史,表现了诗人赞美正义、鞭挞丑恶的正义感。
C.【乙】文中公顺昌在明万历中进士,“万历”是年号纪年法,中“进士”说明周顺昌没有参加殿试。
D.【乙】文中官旗先是“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后“抱头东西窜”“皆战栗乞命”,反差巨大,讽刺了官旗的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1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
(2)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
12.你对【甲】诗中的“阘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
13.网络上热传“江苏十三市彪悍民风排行榜”,其中苏州民风彪悍值排名全省垫底,网民给予苏州人以下评价,小沭和小如对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语境,结合【甲】诗和【乙】文,补写小如的话。
NO.13   苏州
现实中,苏州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惹事,自个过自个的生活。
小沭:苏州人性格温和,说话都是吴侬软语,这个排名也算恰当吧。
小如:我以前对这个排名就有点怀疑,今天读了【甲】诗和【乙】文,我更不相信这个排名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14. 如今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为了让同学们能珍惜这样的幸福,忆苦思甜,校话剧社将汪曾祺的《除岁》搬上舞台,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除岁(节选)

汪曾祺

①守岁烛的黑烟摇摇的,像一条小水蛇游进黑暗里。烛泪漓漓淋淋的流满了锡烛台的周身,发散着一种淡淡的气味,烛焰忽大忽小,四壁的光影也便静静的变化着。

②想不到适当的事情做,我移移坐在椅子里的屁股,轻轻地嘘出一口气。父亲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算盘珠子刷溜的响着,薄薄的关山纸一张一张的翻过。

③真的,过年了。

还好,亏不了多少,够开销的了。

⑤父亲少年时节完全是个少爷,作得好诗,舞得好剑,能骑人不敢近身的劣马,春秋佳日常常大醉三天不醒,对于生业完全不经意。现在却变成一个老老实实的生意人,教人简直不能相信。我凝视壁上挂着他的照像,想寻出一点风流倜傥的痕迹。

一到天明,你等着瞧吧,多少字号要在公会的名单上勾去了。广源,新丰,玉记,……船多不碍港,客多不碍路,兔死狐悲,要是有点办法,谁不愿援之以手,然而自顾都不暇了,只好眼睁睁看着一爿一爿的不声不响的倒。

⑦父亲说着一手抓起茶杯,把杯内的残茶往嘴里倒,大概茶早已凉透了,他用力打了个寒噤,把茶都泼在痰孟里。

⑧炮声又紧了,纸窗沙沙的抖了一阵。也辨不清是敌人的,是我们的。夜来,炮声就没停过,不过到紧的时候才救人一惊。

⑨【A】这次是抗战,抗战,我们难道不明白吗?为了抗战,商人吃点苦是应该的,只是——

写春联吧,年,总是要过的。墨已经研好了,在架子上茶杯里,你拿来渗点水,燉在脚炉上,写春联的墨要熟,才有光。炉里该还有火,三十夜,要彻夜火烈。纸——怎么‘万年红’买不到?这是本城出的啊!没有就将就省用吧。

大门后的联字换换,就用‘频忧启瑞,多,——多福兴邦’。”“福?”“福。大年下,用个‘难’字让老太爷看见要不高兴。”“那,‘忧’字为甚不换一个呢?【B】忧总是忧的,难道不忧么?只要能启瑞就好。哈哈。

⑫夜深了,寒气愈重了,我拨拨火盆里的炭。不行,一会儿就要支不住了,你去再搬点炭来加上去,回来,索性拿壶酒来。

喝,我久不同你喝了,今天不是个平常日子,我们爷儿俩守守岁,来,干!

⑭我的杯子停在敲门声里。父亲掀开棉帘,一步跨了出去,我拿了蜡烛跟在后面,屏着气听着,心里不免有点忐忑,等待着甚么事发生。

⑮门环又响。哪个?”“是我。”“哦,是远翁,有甚么事?进来坐吧?”“不,不,不,我这就要走,你门上封着元宝,怎能开,你不用开,不用开。”“有甚么要紧事吗?前线上怎样了?”“很好,前线上,冲过去二十几里,扎到小杨村了,小杨村离麒麟壩还有四十多。我就要去,跟王团附一块去,把慰劳品带到团部,一天亮就走。

⑯远翁顿了顿,提高声音继续说道:你知道收上河一带稻子的是谁?”“谁?”“陈国斌,全是替敌人收的。”“陈国斌?是去年春上被驱逐出境的?”“是他,汉奸!”“现在怎样了?”“逮到了,他正想把稻子偷运过去,由湖里。在杨林溏就擒的。所有囤粮,全部搜到,明春是没大问题了。我已经在拜年片上写明叫同业能支持的还是支持,市面要紧。”“对,市面要紧。”“我大概得过两天回来,这事得拜托您。”“当然,当然。

怎么样,你今年?”“还好。”“你是百节之虫,——”“见笑,见笑。”“哈哈哈哈,门里门外一片笑声。一种压抑不住的真正的笑。

干。

干。

⑳父亲和我的眼睛全飘在墨瀋(shěn)未干的春联上,春联非常的鲜艳。一片希望的颜色。

(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三日稿)

【注释】①百节之虫,死而不僵。俗语,意思是指百足虫被斩断,也还会爬行,不至僵死。比喻有雄厚实力的权势门第,虽然衰败,还不至彻底死亡。
《除岁》话剧改编活动记录单
编写分幕剧情
场景人物情节道具
第一幕书桌边“我”、
父亲
(1)父子交谈,诉说①       苦难蜡烛与烛台、书桌椅、茶杯、算盘、账簿、墙上照像
第二幕脚炉边父子共写春联,②       笔墨、脚炉、粗糙红纸
添炭,父子预备喝酒守夜。一对酒具、若干炭火
第三幕家门处“我”、父亲、远翁远翁敲门,③       蜡烛、挂着棉帘的门
内外真心欢笑,恢复④       写完后的春联、酒杯
设计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语气、上下场等。
【补充说明】
以下是小稠改编的剧本选段,我们一起来完善舞台说明吧。
【A】父亲(     ) 这次是抗战,抗战,我们难道不明白吗?为了抗战,商人吃点苦是应该的,只是——
【B】父亲(     ) 忧总是忧的,难道不忧么?只要能启瑞就好。哈哈。
(2)请你从人物表演的神态、动作和语气等方面入手,分别对 A、B 两处进行舞台说明设计,并阐述理由。
【A】
【B】
【场景布置】
(3)场景组在布置剧情环境时,特意突显了“守岁烛”和“春联”两种道具,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探讨海报设计(4)宣传组要进行演出海报设计,请从下面四种颜色中选出一种能作为海报主调的颜色,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阐述理由。
①蓝:孤傲、犹豫            ②红:乐观、希望
③黄:热情、动感            ④绿:平静、舒适
【链接材料】

海报设计有时会以一种色调为主导,向观众暗示作品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作品的主旋律,简称为主调。

——选自《大众文艺》

在海报的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很能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选自《艺术品鉴》


意见反馈(8)舞台剧正式上演后,编剧团队需征集意见并进一步改进。请你以演出者或观影者角度,结合汪曾祺的写作风格,谈谈这部“战争剧”独出心裁之处。

汪曾祺小说中真正见功力的,是那些谈不上有情节的,纯粹叙述生活的小说。汪先生说:“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他的小说越到后来,越是返璞归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是呈现情景。

——汪曾祺习作风格网络热评

A.演出者                  B.观演者
我是                               
2024-04-0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文段一】

①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②龙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古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于雨水,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古人猜想一定有一个神物掌管着一切,它能兴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霖滋润时能够降下喜雨。于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组合——龙形成了。

【文段二】

①龙这一虚拟出的神灵形象,其组合物象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鲤鱼鳞、鹰爪、泥鳅尾。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井然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有力;龙角如鹿角,华美稳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组合自然是万物之灵,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疑惑、想象、依赖、崇拜等,都贯穿、体现到龙的组合中了。龙成为灵异、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及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在百虫蠢动、疫病益发之时,龙出则百虫伏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过程,是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其间体现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

②除了能兴云降雨,使百虫伏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封建社会皇帝头戴双龙戏珠金冠,身穿龙袍,手持龙钮玉印,自称真龙天子,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龙还具有出类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义。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本事、有成就的人称为

③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炎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是龙子。自然,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就是龙的传人了。

【文段三】

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龙文化深深熔铸在汉语中,和龙有关的成语比比皆是,且大都体现出了正面色彩。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飞龙在天”“虎啸龙吟”“车水马龙”“卧虎藏龙”“龙飞凤舞”“望子成龙”“叶公好龙”“龙游天下……它们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龙独有的敬仰与崇拜情结。甚至在给下一代取名字时,字也时常成为宠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语言中也有龙,但西方的dragon,翅膀是极有力的攻击武器,长相怪诞,往往是邪恶的象征,这与我们中国龙勇敢、威严、吉祥的寓意截然相反

15.下列对以上三个文段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段一】开头引出说明对象,文段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中国龙的起源和龙形成的原因。
B.【文段二】中第①段中加点部分“比较广泛的”的相当于“比较普遍的”,限定了范围。
C.【文段二】中第③段“龙的传人”表现出中国人对于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中国龙,有着超乎寻常的青睐。
D.【文段三】中第②段中划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东西方语言中“龙”形象的差异。
16.找出下列对三个文段理解和推断相符的一项(     
A.龙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它形成之日起帝王之家就将其据为己有,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
B.龙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的神灵形象。
C.“龙”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选取了泥鳅尾的灵敏矫健及鹿角的华美稳重等。
D.“龙行大运”“龙福齐天”等均体现龙的正面色彩,表明和“龙”有关的成语都是褒义词。
17.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新春。2024,甲辰龙年到来,中国人对龙年也有着更多美好的期许。龙是意蕴独特的符号,下列谚语、成语都和“龙”有关,请你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分别说明它们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以及这种愿望产生的原因。
知识链接: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亦称春龙节。民间有剃头、祭祀、吃春饼(吃龙鳞)、吃面条(扶龙须)、吃饺子(吃龙耳)等习俗,人们相信如此可龙威大发

(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2)望子成龙
2024-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拳击赛,你不站起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接受所有的声音,打破所有的质疑,你永远来得及选择滚烫的人生。——《热辣滚烫》

人生漫漫,你我从不被定义!——路遥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4-04-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2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图文转换
二、名句名篇默写
40.15名句名篇默写  内容理解情景默写
三、选择题
50.85敬词谦词
60.85文学常识综合  名著导读
四、名著阅读
70.65《西游记》  《儒林外史》  《简·爱》
五、文言文阅读
8-130.15诗歌鉴赏  人物传记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40.4小说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句段作用  开放性作答
15-170.65非连续性文本
七、作文
18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