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15 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翻开七年级上册这本泛着油墨清香的语文教材,我们在这里遇见美不收的四时风光,体会亲人之间纯动人的感情,感受永恒的童真、童趣和友谊,感动于书中显的理想光和人格力量,反思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处模式,想在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的世界里。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cuì        jiǎB.suì       xiáC.cuì       xiáD.suì       jiǎ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胜     ②章     ③辉B.①盛     ②彰     ③晖
C.①胜     ②彰     ③辉D.①盛     ②章     ③晖
2024-04-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热忱”和“热情”是同义词,“应该”是动词,“绿萍”是名词。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C.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令尊”“高见”“劳驾”“见谅”都是敬辞,而“愚兄”“拙作”“鄙人”“垂爱”都是谦辞。
2024-04-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3. 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古诗文名句。
(1)“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寄寓着不同的情感。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①_____”将风雨想象成为国征战的铁骑之声,抒发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潼关》中“终古高云簇此城,②_____”写出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2)《秋词》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③________,④_______
(3)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⑤_______, ⑥________”强调,安贫乐道、内心澄澈方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⑦_______,⑧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补写句子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_______,城墙 、堡垒 、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_____。③_____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2024-04-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5. 完成小题。
(1)把唐僧收徒弟的经过补充完整。
五行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流沙河收沙悟净
(2)《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很多称号。根据他得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弼马温   ②美猴王   ③齐天大圣   ④孙悟空  ⑤孙行者    ⑥斗战胜佛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③①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D.②④①③⑤⑥
2024-04-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6.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将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阅读让生活变得精彩,_________
(2)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小郡同学搜集了一组故事,准备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资料中不符含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A.“管鲍之交”的故事B.“囊萤映雪”的故事
C.“凿壁偷光”的故事D.“悬梁刺股”的故事
(3)信息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一句话,一段故事,一张图,发微信朋友圈分享成为常态。请你把正在阅读的书也发朋友圈“晒一晒”,你会晒哪一本呢?(推荐语不超过50字)
书名《 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一句话推荐语: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妈是个菜贩子

①许朵的叛逆,是从厌烦“菜贩子老妈”开始的。

②读初中时,许朵私下里叫老妈“卖菜的”,嫌弃她不似同学牟卉卉的老妈,举手投足,一股文化人的范儿。一想到卖菜的,许朵就巴不得离老妈远远的。

③不过许朵老妈的菜摊,经营得真不错。她做买卖诚实,人又热情活络,很快就从菜摊发展到菜店,后来拥有十多家连锁店。但在许朵看来,老妈骨子里是暴发户,不管老妈的职业还是素养,都不值得敬重,以至于坚决要让自己和老妈的人生拉开距离。

④读到高中,许朵坚决要求住校。老妈不同意,说:“牟卉卉跟你一个班,人家咋不住校?”许朵“哧”地冷笑一下,压根不想服从。最后老妈拗不过许朵,只好依她住校。但让许朵没有想到的是,开学时,老妈不仅自作主张执意开车送她到学校,还一见如故地和班主任聊上了。她那卖菜的大嗓门一嚷嚷,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于是开学当天,全班都认识了许朵——她妈是卖菜的,是家喻户晓的“诚信菜店”的老板娘。许朵简直沮丧透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天阴沉沉的,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也垂着枝条,没有一丝生气。坚持住校就是想离老妈远一点儿,可是一天没过,又被罩在她的影子里了。

⑤因为卖菜的老妈,许朵不由自主地在同学面前显出自卑,甚至承受不了一些善意的玩笑。在大家聊起老爸老妈的时候,她便找借口溜出去。由此,许朵对老妈的忌恨又多了一重。

⑥而老妈还是老妈,又跟学校管后勤的校长扯上,零利润为学校食堂送菜。老妈得意洋洋地对许朵说:“你们校领导说了,你吃饭不用花钱,想吃啥就去吃啥。”

⑦许朵简直要崩溃了,但这次,她默然不语,只是坚决不肯再去食堂,而宁愿去学校门口那些不卫生的廉价小食店吃。结果没几天就吃坏了肚子,患了急性肠炎。

⑧至此老妈终于知道许朵的抗议行为,她又气恼又意外,哆嗦着嘴唇,抬起手掌,可看着许朵苍白的小脸儿,还是无力地放了下来,叹口气,转身走了。这样的抗争之后,许朵觉得再多花一分钱就是对老妈的妥协与认输。她分外努力,只想远远地逃离老妈。

⑨可到底是长身体的时候,功课越来越紧张,到了高二上学期,许朵明显出现营养跟不上的疲累。恰在这个时候,牟卉卉的老妈找到许朵,以一个母亲的急切央求道:“朵朵,卉卉也住校了,可她不许我中午送饭,这样营养怎么能跟得上呢?阿姨求你,跟她做伴儿吃饭好不好,牟卉卉说了,只要你同意我给你们俩送饭,她就让我送。”

⑩许朵过意不去,可看着牟卉卉老妈祈求的眼神,她还是点了头。许朵想,这才是爱孩子且有素养的妈妈,不像自己老妈,是个卖菜的,永远不考虑后果,总把事情做得那样浅薄。

⑪于是,牟卉卉老妈每天中午都送来丰盛的午餐,让许朵有了足够的体能,加上要远离老妈的动力,许朵的状态越来越好,高考时发挥出超常水平,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一所远离家乡的一流大学。

⑫接到通知书的那天,许朵很兴奋,去答谢牟卉卉老妈。没想到牟卉卉老妈微笑着揽过许朵的肩膀说道:“朵朵呀,你真把你老妈逼急了,就为你的吃,来求我,求卉卉想了这个法子。孩子你想想,卖菜怎么了,靠自己劳动把生意做得这么大,不值得你自豪吗……”

⑬这些话,一句一句戳在许朵心窝里。

⑭话语如蚕,心似桑叶。

⑮真的,老妈有什么错,她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赚血汗钱,过好自己的生活,竭尽全力爱自己的孩子…

⑯许朵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光。

⑰那天下午,许朵第一次去了老妈的菜店,看老妈正弯着已然有些佝偻的身子,跟员工一起码菜,菜在老妈的手里是那样乖巧,服服帖帖地任由老妈侍弄。许朵愣了愣,过去接过老妈手里的菜,轻声说:“妈,你歇着去,我来吧”。

7.通读全文,完成以下框架图,梳理许朵对老妈的情感变化过程。
时间     情感变化
读初中时许朵私下叫老妈“卖菜的”__________
读高中坚持住校,远离老妈忌恨妈妈
高考后第一次去老妈的菜店___________
8.请结合括号中的提示,对以下句子进行赏析。
①天阴沉沉的,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也垂着枝条,没有一丝生气。(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菜在老妈的手里是那样乖巧,服服帖帖地任由老妈侍弄。(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9.牟卉卉老妈这个人物形象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10.简要分析许朵总想逃离老妈的原因,说说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永不录用

①凌晨三点,他才从网吧里出来,满脑子仍是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刚落地,一个黑影就横在他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②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一定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③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县里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他这一辈子就完了!”

④“我已经给他够多机会了,可他不珍惜,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他一言不发,满脸通红,心如刀割。他一把拉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种地去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⑤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呢。

⑥但父亲真办到了。那天,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上中学同意让他插班旁听。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求过多少人!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说:“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我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一年后他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⑧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神情冷漠:“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但是你还保留了学籍呀。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了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⑨一切简直难以置信。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飞起来,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真得无可救药。”

⑩一年过去,他实现了誓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父亲酒,父亲却说:“孩子,其实你最应该敬的是你当年的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给他讲起往事:

⑪那天,我跟你班主任去给你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我:“老大哥,那天我做得那么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您儿子去上网,又屡教不改,学校要开除他;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正戒掉网瘾。现在我已以他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这样可以为他保留学籍。”我虽不大懂,但感到儿子你还有希望。

⑫几天后,我接到班主任的电话:“你们镇上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班主任又嘱咐我:“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我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就没告诉你。

⑬后来,你班主任又偷偷来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你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借这口气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⑭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⑮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1.阅读文章⑤至⑭自然段,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他”的心理历程。
______,心灰意冷→②下跪发誓,______→③重返学校,暗暗发狠→④______,感激涕零
12.小军同学读书喜欢做批注,读完本文后,他在划横线处作了批注,请你从中解决批注中的问题。
(1)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批注1:“麻利”这个词在这里用得好)请你说一说“麻利”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
(2)他神情冷漠:“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批注2:这句中的“!”改成“。”更能表现他的“冷漠”。)你觉得这里用句号、问号还是感叹号合适,为什么呢?
13.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14.文章结尾写到他到了省城,“我要先去趟附中。”如果你是文中的“他”,见到老师会对老师说什么呢?(不少于50字)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乾道七年,缙云陈由义自闽入广省其父。过潮阳,见土人言:“比岁惠州太守挈家从福州赴官,道出于此。此地多野象,数百为群。方秋成之际,乡民畏其蹂食禾稻,张设陷阱于田间,使不可犯。象不得食,甚忿怒,遂举群合围惠忠守于中,阅半日不解。惠之衙卒一二百人,相视无所施力。太守家人窘惧,至有惊死者。保伍悟象意,亟率众负稻谷,积于四旁。象望见犹不顾,俟所积满欲,始解围往食之,其祸乃脱。”盖象以计取食,故攻其所必救。庞然异类,有智如此,然为潮之害,端不在鳄鱼下也。

(选自南宋·洪迈《夷坚丁志》,有删改)

(注释)①缙云:地名。②土人:当地人。③比岁:近年。④端:终究,果真。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       敌:敌人
C.屠起          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       寐:睡觉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一坐于前
A.狼不敢B.一狼其中
C.意将入以攻其后也D.屠自后其股
17.翻译下列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
19.【甲】【乙】两文虽都写到“禽兽之变诈”,但主旨不同,请简要阐述。
2024-04-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请展开想象,描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展现的场景。
21.古诗一般会有意避免词语重复,而这首诗“期”和“巴山夜雨”都有重复出现,请任选一处分析其妙处。
2024-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们是为父母分忧的孩子,也是照顾弟弟妹妹的好哥 哥好姐姐;在学校,我们可能是班会的策划者,可能是各项比赛的参与者,也可能是呐喊助威者,但绝不会是旁观者。

不同的场合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让我们承担起不同的责任。无论在哪里,我都有我的角色。

请以“我有我的角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担当角色的故事。
要求:①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材,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2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3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语言表达
4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五、名著阅读
50.8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六、综合性学习
6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宣传标语  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七、现代文阅读
7-100.65小说
11-140.65小说
八、文言文阅读
15-190.65小说类对比阅读
九、诗歌鉴赏
20-210.65李商隐(813-858)  诗歌鉴赏
十、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