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6 26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 古诗文默写。

诗以缘情,文以载道。品读古诗文,我们能领略绝美的自然风光。或欣赏“遥望洞庭山水翠, (1)______”(《望洞庭》刘禹锡)的江南秀美;或领略“(2)_____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的塞外风光。或惊叹“(3)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欧阳修)的春夏之景; 或赞赏“(4)__________”(《野望》王绩)的春夏之景。

品读古诗文,我们能体悟古人的理想抱负。或抒发“(5)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表达“(6)____________________。”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2024-04-16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2. 阅读小短文,根据语境作答。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害浪,锤炼出不屈不(náo)(1)____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真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振聋发聩的战歌,越过关山险(ài)(2)____,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屈不(náo)____     关山险(ài)____
(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前仆后继B.可歌可泣C.振聋发聩D.披荆斩棘

(3)第二段中的句子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项(     
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4)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2024-04-16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期间,要祭拜已逝的亲人。关于“逝世”的表述,有不少避讳的说法,如称帝王之死为“驾崩”,为国为民而死称“捐躯”。
B.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流传千古,文中“南极潇湘”的“湘”指的是“湘江”。湘江北面谓之“阳”,湘江南面谓之“阴”。
C.春节贴春联、守岁、拜年,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赏桂花,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貌用语,请人指点说“赐教”,他人送己说“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看望别人说“拜访”。
2024-04-15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市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下,未得知名。烦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郞中。数以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礼,乃可耳。王许之。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再拜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何 闻 信 亡 不 及 以 闻 自 追 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以干项羽     而临之
B.信与萧何语     广故言欲亡
C.礼,乃可耳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D.大王入武关     行天下大道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
2024-04-1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8.诗人以特有的感觉感受春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9.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
2024-04-1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