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下,未得知名。烦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郞中。数以
信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再拜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何 闻 信 亡 不 及 以 闻 自 追 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数以 |
B.信 |
C. |
D.大王 |
(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
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
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 |
相似题推荐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朱熹《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充:这里是吃的意思。④昃(zè):太阳偏西。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 |
B.指 |
C.甚矣,汝 |
D.箕畚运 |
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
B.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
C.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
D.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4.对愚公的“移山”和范仲淹的“苦学”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凝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睛④,忘寝食,必欲并辔⑤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节选《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获:植物名,形状像芦第。②凝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麓:竹编的盛物器具。④睛:精微,深奥。⑤并辔:两匹马并排前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
③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3.甲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4.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镒(yì):重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一说二十两为一镒。②馆:这里指家。1.下列各句中“去”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 B.去后乃至 |
C.相委而去 | D.子其去之 |
A.甲文中,“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
B.两文都运用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
C.乙文作者通过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儒家思想。 |
D.乙文塑造了一位不明事理、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 |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母曰:“子安得此金?”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客人,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5.甲文和乙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甲文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