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重庆 七年级 期中 2024-04-19 47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红(yīn)        对(jiào)     (lán)       锋芒露(bì)
B.朴(chún)       (xùn)       (pú)        苛捐杂(shuì)
C.坚(rěn)        亮(huò)       (jiáo)     乎不同(jiǒng)
D.古(gèng)       越(zhuó)     (qì)        为人知(xiǎn)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妈妈经常提醒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解决。
B.王明去了一趟超市,回来后摸摸钱包,感觉若有所失,打开一检查,原来是虚惊一场。
C.“嫦娥”四号直上云霄,气冲斗牛,最后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D.时代需要更多像闻一多一样的学者,能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一丝不苟地专注于学问。
2023-05-11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语句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巨大转变。”本句话中两个“最”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B.“他常常要寄出的书,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本句话中“把”是介词,“从”是动词。
C.“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本句话中“哎呀”是叹词,表示感叹。
D.“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句话中“嗡嗡”是拟声词。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4. 请创作班刊小诗,完成下面任务。
纸短情长,落笔三行。诗歌需要想象,能从看似无关的事物中找到共同点,从而产生新奇的效果,譬如下面两首诗。请从“彩虹”“气球”“仙人掌”“落叶”中选择一个作为想象的出发点,尝试写一首三行小诗。

蝴蝶·豌豆花

一只蝴蝶从竹篱外了飞来,
豌豆花问蝴蝶,
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

沙·海

这无法游泳的海
只能以驼铃解渴每一粒沙
都是渴死的水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对《骆驼祥子》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热心善良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抢车的大兵、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副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七年级8班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后,围绕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这一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孝”心】传统的“孝”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青年的孝顺观有了新的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材料一   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材料二   我认为不是一回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材料三   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娱乐新闻。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聊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孙萌的好友,你将怎样劝阻他?请引用下面出自《论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5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大意: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要告诉他们自己所去的地方。)
B.事父母几谏。(大意: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委婉地劝阻。)
2024-04-17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8. 古诗之美, 妙不可言。诗中有景: 韩愈用柳絮、榆钱( 1 )__________(《晚春》)写出面对即将离去的春天,应该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诗中有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伤离惜别的曲调,(2)_________勾起诗人和无数游子无尽的思乡之情。
作者情思诗句出处
王维惬意自由独坐幽篁里,(3)___《竹里馆》
陈子昂孤独苍凉念天地之悠悠,(4)___《登幽州台歌》
杜牧忧虑愤慨(5)______《泊秦淮》
龚自珍心系报国(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己亥杂诗•其五》
赵师秀怅惘无奈(7)___,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习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B.“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着爱情的艰难。
C.颈联拟写诗人的相思之情,从青春易老到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D.尾联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为信使,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
2024-04-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①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③迨(dài):到;等到。
10.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意义

字源法

康肃笑而

(1)______________
迁移法

射于家圃

温公(2)______________
通假字


(3)______________
查字典在马上①代词,相当于“有时候”。②或许;也许;③稍微。④连词,表示选择。(4)______(填序号)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2.下面对【甲】【乙】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卖油翁演示酌油术后说“我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B.【甲】文中陈康肃公“笑而之”,既表达了他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肯定,又体现出他敢于自我解嘲的精神。
C.【乙】文“下帷绝编”运用了董仲舒和孔子的典故,是为了突出司马温公之前的古人对待读书既专心又勤奋。
D.《卖油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陈尧咨善射,是扬;后通过卖油翁用倒油的事实让陈尧咨认清事实,是抑。
13.卖油翁和司马温公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请你分别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你的收获。
2024-05-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桃   刘洪文

八爷爷家的桃熟了,红艳艳的,有的已经伸出了院外,很是诱人。

我和小伙伴们早就垂涎欲滴。可是慑于八爷爷的威严,我们总是躲得远远的,看着桃子流口水。说到八爷爷的威严,那可是出了名的。八爷爷年轻时当过兵,而且是专业技术过硬的侦察兵。

转业后的八爷爷给生产队看青。有一次,村主任的侄子偷了村里的玉米,在地头烧着吃,被八爷爷抓了个正着,要罚十块钱。村主任亲自上门说情:“小孩子不懂事,你就饶了他们一回吧,两穗玉米也不是啥大事!”八爷爷把脸一沉:“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这是集体的东西,能因为你个人让集体受损失吗?甭说是两穗,一穗也不行,你要让我看这个青,就得按我说的执行!”村主任被弄了个大红脸,哑口无言。

正是因为八爷爷认理不认人,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惧怕他三分。八爷爷因此得了一个绰号——黑老八。如今,生产队解散了,村委会大院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可是黑老八的名号还在,而且越叫越响亮。

那天,我趴在村委会的半截院墙上,看见八爷爷换好了衣服,匆匆忙忙地出门,我想他一定是有什么急事要去办。机不可失,我翻下院墙,越过篱笆,爬上靠外面的一棵桃树,一边往兜里揣一边往嘴里塞。桃子毛也顾不上擦了,更别说拿水洗了。

谁知一个桃子刚下肚,八爷爷就回来了。我本想在树上躲一会儿,找个机会开溜,却忙中出错,从树上掉了下来。

“小兔崽子,竟敢偷我的桃,我看你是不要命了!”八爷爷见了,怒吼着冲过来。我忙起身,兔子般蹿出院门,撒腿就跑,八爷爷在后面紧追不舍……

八爷爷到底是当过兵的,六十多岁,居然还能跑得飞快。我兜里装满了桃子,跑起来很不灵便,所以刚跑出不到五十米就被八爷爷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擒了回来。

我心里暗想:你这老头儿可真够抠门的,摘你几个桃子吃至于这么追我吗?我看你能把我怎样!八爷爷可不管那么多,不容分说把我带回了小院。我早已吓得浑身如筛糠。八爷爷怒气冲冲地道:“没看见牌子上写的字吗?刚打完农药,还没下过一场雨呢,你也敢吃,不要命啦?”

进屋后,八爷爷把我往炕上一扔,转身就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碗汤来,上面还漂着一些绿色和黑色的东西。

“先喝一碗绿豆汤解解毒,回头再跟你算账。”八爷爷说。

我不敢反抗,乖乖地喝起来。眼看着一碗汤下肚,我小心翼翼地问:“八爷爷,这汤里面漂着的绿色的是绿豆,那黑色的是啥东西呢?”

“老鼠屎!能有啥?你以为我给你做八宝粥呢?”八爷爷没好气地说。

听了这话,我一阵恶心,立刻吐了起来,差点把胆汁都吐出来了。

见我吐得差不多了,八爷爷悠闲地点上一袋烟,吸上两口说:“黑的,当然就是黑豆嘛!”

“啊?您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我蔫蔫地道。

“刚才告诉你,你还能吐得这么快?你不吐出来我能放心吗?”八爷爷说着又进了里屋,不一会儿提出一袋又大又红的桃子说:“这是没有打过药的,拿回去吃吧。”

我也不客气,接了桃子就走。待我出了院子,八爷爷又追出来,大声说:“小兔崽子,下次要吃桃就直说,别偷偷摸摸的……”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3第11期,有删改)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桃子”为线索展开,偷桃、追桃、送桃,情节一波三折。
B.第四段八爷爷的名号“越叫越响亮”,说明他和乡亲们相处融洽。
C.八爷爷送桃子,“我”毫不客气接了就走,可见农村少年的率真。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故事的呈现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
15.八爷爷发现“我”偷桃后,怒斥我“不要命了”。请从“我”和八爷爷双方的角度分析“不要命了”的意思。
1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我翻下院墙,越过篱笆,爬上了靠外面的一棵桃树,一边往兜里揣一边往嘴里塞。(赏析句子)
(2)八爷爷悠闲地点上一袋烟,吸上两口说:“黑的,当然就是黑豆嘛!”(赏析加点词语)
17.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请依据知识卡片,在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知识卡片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例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交代自己身体状况不佳,为下文被困悬崖埋下伏笔。


18.本文多处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叙述故事,请从情节安排或人物刻画方面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9. 阅读胡腾泷《枣树下的等待》,完成问题。

①姥姥家门口有棵大枣树,枣树根部稍弯曲,往上到树枝分岔处都是直上高高的。我在这枣树下玩耍了一年又一年。

②我自小在姥姥家长大。许是我在表哥表姐中最小,姥姥对我的疼爱,比哥哥姐姐们多一些。他们回家上学之后,姥姥膝下只剩下我这一个外孙。自然,除了家里的十几只羊、二十几只鸡鸭,最受宠的是我。

③姐姐哥哥们还在姥姥家时,最调皮的就是几位哥哥,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摸田螺,举着竹竿到处粘知了,没有不会的。衣服呢,常常是脏了,破了,湿了,姥姥象征性地嗔怪两句,得赶着洗出来晾干,哪有多余换洗的衣服;破了的呢,便坐在枣树下一针一线的慢慢缝补。这一坐呀,就是半天,直到姥姥身上落了一层枣花,才把缝补的衣服收拾完。

④枣花的颜色像是嫩黄,又像是染了淡淡的绿,它太小了,但落了密密地铺在地面,倒像是一块暖黄的毯子。在枣树下捡拾着小小的枣花,也够捏着在手心里玩上半晌。只要有风吹,枣树扑簌簌落下一层的嫩黄淡绿,它的香味淡淡的,淡淡的像它的嫩绿,淡淡的像一个忙碌的身影。

⑤时光,在这一针一线中,慢慢流走,偷偷溜走,仿佛姥姥就这样坐着,枣花染白了头。

⑥哥哥姐姐们回家后,换做是我和姥爷一起下地割草和放羊。羊群在前面欢脱的蹦跛,姥姥的话在身后追过来:“不要玩水,不要下河,不要到处乱跑,不要割到手……”

⑦我就一句一句回着:“知道啦,知道啦,知道啦……”

⑧傍晚夕阳西下,羊群要回家了,我拿着姥爷做的小鞭子在一边甩着撵着羊群,其实并不需要撵着,它们知道回家,这条路,它们可比我熟悉多了。

⑨姥姥远远在枣树下张望,羊群差不多要到家门口了,姥姥就帮着拴羊,问我下午在外面做了啥,羊吃饱了没,有没有贪玩,有没有被虫子咬到。她的话,我都能背出来,我还是跳着脚说羊不听话乱跑,我只是去了沟边洗洗手,捉了几只蚂蚱回来喂鸡,还割了草,差点割到手。姥姥就心疼,给我洗手时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可千万别割到手。

⑩哥哥姐姐们得了空,便会来看望姥姥。姐姐给姥姥洗洗衣服,烧锅做饭;哥哥去劈柴,劈了一堆又一堆。姥姥笑得那个开心,                 。这欢喜的场景,我一直以为是永远,永远有多远,也许只有飞来飞去的大雁才知道吧。

⑪枣树到了秋天,一树的红枣坠满枝头。姥爷在树下铺上一张大的塑料薄膜,拿着一根长竹竿在树上来回的敲打。那一个个大红枣,扑扑楞楞下锅的饺子似的掉下来,我在树下来回地跑着笑着,枣子砸得头生疼也不顾得了。姥姥在一边看着我闹腾,还要不时地说:“别乱跑,滑栽倒了,摔着了咋办,快过来……”

⑫姥姥把大红枣捡出来,留一部分吃,大部分放在有太阳的地方晒干,给大姨家一份,给我母亲一份,还留一些烧稀饭和冬来蒸馒头用。她的爱,都揉在了枣子里,揉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⑬我六岁回家上学,我以为只是暂时的分别,哪成想,姥姥得了头病,一直不见好转。其实,我本应该及早发现的,我太粗心了。我以为姥姥在树下穿针半天是老花眼,我还笑她;我以为姥姥扫树叶不时地站站停停扫不干净是看不清,我跟在后面帮她指出来:我以为她丢三落四,时常找不到东西是健忘,帮她找到还要她夸奖……

⑭姥姥在我七岁那年的夏天,永远地离开了。她用过的扫帚还在墙边立着,鸡鸭还等着她喂食呢,还有那一群羊,那一垛柴火,那些缝补不完的衣服,没做完的贴花,没纳底的布鞋,还有这个家,她都不要了,她都等不到秋天的大红枣,只有一地的嫩黄,一树的淡绿,随着风飘摇。那忙碌的身影,伴着枣花香,淡淡逝去了。

⑮而今姥爷也故去了多年。枣树在姥爷去世后被村里伐掉了,连树根也被挖了出来。甚至是,连睹物思人也不能够了。我那最后一点的念想,随着铲平的土屋,随着挖出来的树根,随着那一片庄稼,一同搁浅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里。

⑯我还是会梦到姥爷姥姥,梦到他们的笑,梦到他们的身影,梦到一树的大红枣,那一群雪白的羊,啄食的鸡鸭,仿佛一切都还在,只要梦不醒来。

⑰只是在枣树下,再也没有了等待。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文中第⑮段中说:“她的爱,都揉在了枣子里,揉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阅读全文,请任选三处这样的生活点滴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题。
①标点符号会说话。第⑬段最后的“……”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②“搁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请分析第⑮段中“搁浅”的含义。
(3)这篇文章情感细腻,适合反复诵读体味。请任选以下一句,仿照示例标注朗读重音和停顿,并阐述理由。(重音符号“.”,停顿符号“ˇ”)
示例:山ˇ朗润起来了,水ˇ起来了,太阳的脸ˇ起来了。
A.姥姥就心疼,给我洗手时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可千万别割到手。
B.只是在枣树下,再也没有了等待。
(4)为第⑩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A比秋天那一树的大红枣还要甜
B比喝下一些罐蜂蜜还要甜
C比春天那一树的枣花还要美
(5)文章第④段对枣花的描写值得品味,请从描写方法和写作用意两方面进行鉴赏。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思想最纯洁、精力最充沛、成长最迅速的时期,是很多成年人长大后最怀恋的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你,是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让你触动至深的经历与感受?他人的精神又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与体悟……

请以“他就是那个______的少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思想积极向上,内容充实,能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形象与精神;③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04-1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花一木总关情。一丛紫藤萝勾起了宗璞对亲情、对岁月的感怀;一棵小桃树,触发了贾平凹对成长的思考;一池荷花引发了季羡林对生命的感悟。在你的成长岁月里,是否也有那样的一棵树、一朵花、一株草……触发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将其中的故事写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思想积极向上,内容充实,能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形象与精神;③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04-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形  易误读常见字
20.65成语和熟语
30.85词类(词性)
50.94文学常识综合
90.65李商隐(813-858)  诗歌鉴赏  词句赏析
二、语言表达
4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著阅读
60.65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四、综合性学习
70.65图文转换  劝说词  提炼与概括
五、名句名篇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六、文言文阅读
10-130.65欧阳修(1007-1072)  朱熹(1130-1200)  历史事件类  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4-180.85小说
190.65散文
八、作文
200.65半命题作文
21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