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陕西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9 2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同学们在校报上,读到了小武同学的作品《沉醉在这沧桑古镇》。请你帮助大家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阳春三月,当你驶出古城西安,极目远眺,正欣赏着莽原起伏,一马平川,畦垄秀株,岸柳含烟,田野村庄,错落有致的秦川美景时,便会不知不觉地临漆水之滨了。一进河谷,则顷有huò然开朗之感,现出一片天开地辟之境,古老城镇飞来眼底,小桥流水就在脚下,桃红柳绿,经纬良田,使你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之佳境。这里长川曲幽,绿水映带,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圣哲辈出。

1.请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极目远眺,正欣赏着莽原起伏,一马平川,(     )垄秀株,岸柳含烟。
(2)这里长川(     )幽,绿水映带,自古就是有邰圣地。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 lì ___________          (2) huò __________然开朗
2024-04-1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3. 同学们登上青云山,面对眼前关景,纷纷感慨,吟诗诵文以抒怀。请你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小武:文文你看,这里花香习习、茂林悠悠,《醉翁亭记》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绘的琅琊繁茂之美,也是此处的真实写照。
文文:是呀。此处虽毗邻市区,却万籁俱寂,丝毫感受不到城市的喧嚣,诚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治:风景治愈人心,陶冶性情。真是登斯山也,“则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我体会到了范仲淹的“无极之乐”。
小晴:这里景色宜人,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
2024-04-19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4. 世间有有形之桥,也有无形之桥。阅读名著要学会联结,搭建起作品、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根据所提供的角度,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A.《红星照耀中国》(读者与纪实作品的理解之桥)
B.《昆虫记》(法布尔与昆虫世界的沟通之桥)
2024-04-19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5. 同学们在感叹先民的劳动智慧与辛勤耕耘之余,也自发地用文字表达敬意,书写着属于我们的共同记忆。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①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兴起,后稷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千百年来,在山西晋南与陕西关中,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讲述着后稷教民稼穑的神话。③人们的生存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 对后稷这位农业始祖充满仰慕。④作为民间文学的传说□具有特殊意义的民俗及各地空间风物相互交融,使得后稯传说烙印在秦晋两地民众的脑海中□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播。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你在第③句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本句成为因果关系复句。
(3)请在第④句中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024-04-19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6.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功苏武纪念馆自正式开馆以来,接待了大量参观人员。人们切身感受到了苏武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你所在的班级即将前往这里,一睹苏公遗风。
(1)班级将在苏武纪念馆门前集合队伍,你的好友鹏鹏却由于规划错了行进路线,走到了后稷文化广场。请你结合他的定位为他指路,帮他尽快找到集合地点。

(2)感叹于苏武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同学们提笔写下了下面两幅作品,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请你选择喜欢的一幅,将其用简体楷书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024-04-19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