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泗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9 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学校发布一篇征集投稿的公众号推文,请你仔细阅读并积极参与。

在东方,龙一直被看做是神秘莫测的神异生物,更是佑一方的吉祥象征。它,叱风云,是中华民族的吉祥图腾;它,富丽堂皇,是帝王化身、皇室专利;它,气宇轩昂,在传统节日里呈现千姿百态的神韵。在北京故宫,就有一面大名鼎鼎的九龙壁,墙壁上九条龙栩栩如生、威风凛凛,仿佛马上就会腾空而飞。岁月更迭,龙的意义与形象早就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一代代中国人徉在璀灿夺目的龙文化中,用热的民族情不断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

请你做有心人,用笔描绘你寻觅到的身边的“龙影”,积极投稿到学校公众号。

1.上面推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
A.(bì)佑B.叱(zhà)C.(cháng)徉D.(zhì)热
2.推文评论区有人指出推文内容有书写错误,请找出文中画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       )
A.富丽堂皇B.岁月更迭C.栩栩如生D.璀灿夺目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下面是学校收到的部分投稿,请你参与审稿工作。

当舞龙队伍穿梭在街道上,只见那彩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舞动得矫健有力。龙头引领着龙身在众人的配合下翻滚腾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现场观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舞龙表演不仅是一场淋漓尽致的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舞龙习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人们的祈愿,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智慧。通过开展舞龙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这种独属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活泼地融入当代,舞龙演员费尽心机地传承发展,使龙文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3.稿件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起彼伏B.淋漓尽致C.费尽心机D.经久不衰
4.稿件中的表述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舞龙表演不仅是一场淋漓尽致的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B.龙头引领着龙身在众人的配合下翻滚腾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
C.通过开展舞龙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D.舞龙习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人们的祈愿,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智慧。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①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②频烦:“频繁”,多次。③开济:开创,扶助。
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以乐景衬哀情,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层次波澜,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6.颔联中的“自”和“空”能否换成“尽”和“皆”,为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乙】

①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②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注】①司谏:官职名
7.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尤美 山谷B.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C.修书责之 送给D.咨所行 事宜
8.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至以荻画地学书
A.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
B.刀劈狼首(《狼》)
C.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D.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中,欧阳修写信指责范仲淹,范仲淹把信交给皇上,欧阳修因此被贬。
B.乙文中,欧阳修幼年丧父,母亲亲自教他读书学习,后来,欧阳修考中进士。
C.乙文中,欧阳修与尹洙一起作古文,又与梅尧臣吟诗作歌,以文章名扬天下。
D.甲文描绘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及周围景色,表现欧阳修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2024-04-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泗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2.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作者篇 目古诗文名句提 示
诸葛亮《出师表》(1)___________追述自己在战事失败时接受任命,在危机患难间受到委任。
李白《峨眉山月歌》(2)__________写月映清江美景、点秋夜行船之事。
韩愈《晚春》(3)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曹操《龟虽寿》(4)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欲济无舟楫,_____隐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
2024-04-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泗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