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吉林 九年级 一模 2024-04-26 1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1.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每一个梦想;新时代的蓬勃朝气,激励着每一种奋斗。吾辈同侪应当拥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1)______”的大爱情怀;应当拥有范仲淹“(2)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应当拥有秋瑾“(3)__________”的侠肝义胆;应当拥有文天祥“(4)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亿万青年自当壮志凌云,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云帆而济沧海。

2024-04-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上天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想象力,他让人类突破空间的限制,战胜肉体的脆弱;他让我们从一个渺小的物种变成了地球上最浪漫、最宏大、最奇特的存在。精卫填海的,夸父逐日的,女娲补天的,这些孩提时期听过的奇幻故事,yíng 绕脑海,成为长大以后精神文明的延续,它们在历史中传递、演进,让勤劳朴实的农耕民族也充满想象,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为这片土地的一抹亮色。而现在,岁月流转,神话照进现实,文明融进科技,那些美好的文化瑰宝有了新的 体。④华为鸿蒙系统,开辟鸿蒙奔赴山海。鲲鹏展翼,击水千里扶摇直上⑤……

2.在语段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②yíng______                    ______
3.在语段□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依次是(       
A.奉献             宽容       勇敢B.宽容             勇敢       执着
C.执着             勇敢       奉献D.勇敢             执着       宽容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①处画线句的主干——财富是想象力B.“岁月流转、鲲鹏展翼”都是主谓短语
C.④处画线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D.⑤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5.成语“扶摇直上”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024-04-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6.本文是一篇临别赠言,文体是______
7.小吉同学自制卡牌积累文言词语,这种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请将下面卡牌内容补充完整。

字词牌

例句

释义

迁移

送之

①(诗文语句)

持汤

(追溯字源)

缊袍

敝帚自珍(联系成语)


8.文章开篇写“余幼时即嗜学”,奠定全文基调,请概括宋濂嗜学的表现。
9.第二段中,写同舍生衣饰华美,有何用意?
10.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才点出赠别的题意?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考试画师

前明英宗试天下画师于京中,以万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为题,诸画工皆于花卉上妆点,独戴文进画天松,顶立一仙鹤,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朝廷竟取画美人者,时皆为戴惜不遇。余谓戴画用意固高,然于春色二字究未关会也。

或云,此是宋徽宗时画工戴德淳事,德淳画蝴蝶梦中家万里,作苏武牧羊卧草蝶中,亦善用意。

【注释】①英宗:明朝第六位皇帝。②戴文进:明代画家,“浙派绘画”开山鼻祖。③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④戴德淳:宋徽宗时画工。
11.文中“余谓戴画用意固高”中“谓”的意思是
12.用“/”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限两处)
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朝廷竟取画美人者
13.结尾段写戴德淳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有何作用?
2024-04-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梁间燕子岂无情

张金凤

①燕子是乡下的绅士,羽毛永远光洁油亮,白衬衣黑西装,斜飞过水面时,不忘撩些水洗浴翅尖。

②燕子活得精致,它只吃虫,口味刁钻就免不了劳碌之苦和千里奔波。为了那口鲜活的吃食,它南飞北归,年年奔忙。燕子不仅在饮食品味上挑剔,对居住也舍得投血本,衔泥筑巢是它区别于所有鸟类的独到之处,这个出类拔萃的房屋设计师和建筑师常常将巢建得别有风情,在檐下,在梁间,在院角,它择地而居,燕巢也筑得精美,油罐、花瓶、草篮都被它模仿了去,燕泥井然排列,严丝合缝,绝没有豆腐渣工程。

③燕子的洁癖在于它挑主人、选邻家,不是谁家都配有一窝燕子,若是争争吵吵,火药味重,再好再新的房子它都不会去安家。燕子筑巢之前先要验窝,一对燕子在周围反复盘旋考察后,才决定是否在此垒窝。当燕子开始筑巢,这户主人就内心欣喜,甚至暗合手掌口念阿弥陀佛,她轻言细语,谨慎进出,她把狗儿猫儿驱赶开,甚至对孩子颁布禁令:不许偷看,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在堂屋和院落里剧烈活动,不许把伙伴带到家里玩闹。为了燕子的安居工程,孩子们也知趣地避开,回家的时候尽量轻声细语,蹑手蹑脚。乡下人以无比虔诚的姿态和礼节迎接居室里的一窝燕子。一对翩然出入的小燕子给乡下简陋的房舍、萧条的庭院带来许多生机,也给那些劳苦的人带来莫大的心灵安慰。

④小时候,我趴在窗台外收听着广播,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在时光里飘荡。广播线上、干丝瓜藤上、过年挑着鞭炮的竹竿上,几只乌黑的小燕子在梳理羽毛,在兴奋地叽叽喳喳。母亲从里屋出来,念着: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我甜蜜地看着开心的母亲。那是我小时候的春天,燕子在寒凉的南风里归来,母亲把御寒的风门拆下,打开堂屋门,把灿烂的阳光迎进屋。

⑤鱼篓型的燕巢在我家老屋正堂内,在黑漆漆的屋脊上,被常年的烟熏火燎熏染成了我家的颜色。高处的燕子总是最先闻到炊烟里的悲喜和愁乐,怕熏着燕子,母亲做饭尽量少弄出些烟,而且一定要在天黑前把晚饭做完。母亲的炊烟总是在呼唤着我们,也在期待着燕子归巢。这烟火停了,炊烟散落,我们回家吃饭,燕子回窝睡觉,我们和燕子一起进屋。

⑥抬头是燕窝,生灵在高处,家里就更有生机。燕子成了母亲的教科书,贫贱不怕,要和睦勤劳,要不,连燕子都瞧不起。于是我们乖巧了许多,言谈举止逐渐从一个个野孩子变得安静起来,燕子来筑巢,是看上了我家的和睦安宁,我们要对得起小燕子对我们的信任和看重,年少的我们尚且不懂母亲借小燕子教习我们礼仪的一片苦心,但是已经能以一片圣洁之心,仰望我们屋顶的生灵。

⑦尽管和许多穷苦的家庭一样捉襟见肘,但父母的和睦一直是我童年里的温暖阳光。记得一个夏日的午后,父母在树荫下包饺子。母亲说今天入伏,没肉就包素馅饺子吃,得把节气过得像个节日。他们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轻声地说话,看见我,母亲说:嫚,你看燕子在数数呢,你跟它比比谁数得快?于是母亲把燕子的呢喃变成了极快的一到十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听了哈哈大笑。那个父母在包饺子,我在桃树下和燕子比数数的傍晚,永远烙进我的记忆里。

⑧燕子会改变家庭,也会被家庭改变。家燕虽然品格高,不会把粪便拉在屋里,但是,如果这户人家不讲究,它也就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若不是勤劳的人家,起得比燕子晚,燕子就会毫不客气地将粪便拉到厅堂,因为它没办法及时飞出去。家有燕子,母亲总是早早起床开门将燕子放出去捉虫和打扫自身。爱睡懒觉的我,渐渐在燕子的欢叫中醒来。母亲说,一群燕子在丝瓜架上开会呢,是商量什么事呢?邻居家的燕子孵出小燕雏来了,看看,它们的姑舅姨妈都来看望了。燕子的生动生活实在是比被窝更有诱惑,我渐渐也养成了不睡懒觉的习惯。

⑨秋叶飘零,燕子匆忙启程,空落落的燕窝让人惆怅。燕行在外的日子,母亲看着空空的屋梁沉思:燕子走到哪里了呢?她也扳着手指数算: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快回来了。屋檐下的冰凌一点点化尽了,屋后根的残雪也钻进了土地,小燕子啾一声,扑进了春寒尚浓的庭院,和母亲的惊喜撞个满怀。小燕子没有辜负她的期盼,一年年在料峭春寒里返回梁上,而她自己的小燕子却一个个地飞走了。在县城安家的我和大哥,在京城漂泊的二哥,熬苦了母亲期盼的双眼。我们蜻蜓点水般的归来飘忽不定,竟不如燕子守时,年年和母亲做伴的,竟然是那窝燕子。

⑩老屋拆掉时,我暗自流泪,鱼篓形状的燕窝已经破旧不堪,但是依旧没有空,我不知道住的是当年那对燕子的第几代儿孙。如今,原先的一梁一椽都不在了,这崭新的家,如何能承载我们沉甸甸的往事?燕子归来寻旧巢,我们的燕子,再来的时候,将依附于哪根屋梁?而我们再回来时,那崭新的房屋能承载什么?母亲的巢已倾,父亲的巢已迁,我们徘徊翩飞,究竟要落在何处?翩飞在天空的燕子啊,难道你也像我们一样寻家不着?

14.请从母亲的角度依次概括她和燕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

母亲拆风门迎接燕子来

母亲早做晚饭等燕归巢

(1)

(2)

母亲早早开门放出燕子

母亲盼望

燕子归来

15.林黛玉在《葬花吟》中说“梁间燕子太无情”,作者却认为“梁间燕子岂无情”,请简述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16.结合语境,从下面语句中任选其一,按要求评析表达效果。
(1)燕子是乡下的绅士,羽毛永远光洁油亮,白衬衣黑西装,斜飞过水面时,不忘撩些水洗浴翅尖。(从描写角度评析)
(2)不许偷看,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在堂屋和院落里剧烈活动,不许把伙伴带到家里玩闹。(从修辞角度评析)
17.阅读本文,探究文章主旨,完成下面对话内容。
小吉:老师,我觉得此文表达人们对小生命的珍爱与尊重以及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老师:你的理解、概括很准确,能简单地说一下理由吗?
小吉:(1)______
老师: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理解吗?你再仔细品味一下最后一段文字。
小吉:(2)______
老师:你说得很好!深度解读文章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希望你保持下去!
2024-04-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从古人读书论读书之道

肖卫

①中国古人对读书是非常重视的。古人有联云: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尤其指出了读书的重要性。那么古人读书有哪些读书之道呢?

②古人读书、修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人生境界,读书应该树立志向。汉代徐干《中论·治学》中说: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如果没有远大志向,通过读书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同时,读书要知道读书的根本所在。《论语》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读书的根本在于通过读书去发现本心,显发明德。这是我们要建立的正确的读书观。

③除了建立正确的读书观,我们还要懂得正确的读书方法。在这里简单说三点。

④首先要知道读书的次第。东晋葛洪说:凡学道,当阶浅以涉深,由易以及难。也就是说我们读书要循序渐进。中国古代读书人读书先从蒙学典籍开始,奠定基本功,再进一步学习《孝经》《四书》这些典籍,然后才学习《五经》等,对经典通达以后再来读史,读诸子百家的书,这样就有分辨能力,真正能够会通经史,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例如读史,我们不要一上来就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些大部头,清人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就是很好的入门书。

⑤其次,古人强调读书要长期坚持。《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花,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指出学习就像种树,有春种才有秋收。______

⑥第三点,读书不要求快求多。开卷疾读,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谓勤矣。明末诗人冯班所说的疾读,从今天来说,读消遣的网文是可以的。但是,读经典之书就不能这样快读了。中国的经史典籍里面所蕴含的道理可以说是常读常新,需要反复读才能够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如果我们读书只求快,所得益处是非常有限的。

⑦那么,通过读书应该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北宋司马光曾言:士之读书岂专为利禄而已?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也就是说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禄,是希望通过读书能够有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机会。一个读书人要有修为,要有高尚的情操,还要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利于天下,做到儒家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可以说是真正的读书人。

⑧其次,读书要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利益。清代唐彪说:“读经史古文,则学充识广,文必精佳。不读经史古文,则腹内空虚,文必浅陋。且经史之益,更在身心。”

⑨读书不是为读而读,读书是为了力行。陆游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把书本上的道理变为实际的行动,通过实践才能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⑩探讨古人读书之道,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知道应该如何读书、治学,更能够懂得修身、处世的道理,今天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人的阅读都是浮于表面的“浅阅读”,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深刻的阅读。探讨古人读书之道的另外一层意义,也在于通过学习古人的读书之道,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我们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18.简要概括选文是从哪几方面阐述古人读书之道的?
19.结合语境在第⑤段画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使文章更具说服力。(限60字内)
20.文中哪一段总述了作者的主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024-04-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1. 下面是小吉同学展示的摘录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保尔经过六个月艰苦创作的手稿,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但他以顽强毅力重新创作,终于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巨著。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格外重视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C.艾青的诗歌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因此他也被称为“太阳和土地”的歌手。
D.《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取的,悟空从祖师那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西天取经八十一难中“义激美猴王”的情节,表现了猪八戒聪明机智的一面。
2024-04-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2. 阅读《水浒传》时,小吉同学发现《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在书中也有体现。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1)概括选段情节。
(2)此段中鲁达的“金蝉脱壳”之计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请再写出书中体现他这一性格的一个情节。
2024-04-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困难(0.15)
23. 吉林市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冰雪胜境更是魅力江城的靓丽“名片”。为宣传吉林市冰雪,学校文学社开展系列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当雾凇出现时,漫漫江堤,披银戴玉,仿若柳树结银花,松柏绽银菊一般。一时间,雾凇奇景便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这让许多有幸身临其境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材料二】

雾凇的形成需具备一定的大气条件和物理条件。足够的低温和高湿度,是形成雾凇的基本条件。丰满水电站位于吉林市松花江畔,冬季时从电站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左右,受水汽蒸腾影响,整个江面白雾腾腾。吉林市沿江十里长堤,苍松林立,杨抚江,雾气和水气笼罩苍松杨柳,形成雾凇奇观。

【材料三】

吉林市作为“雾凇之都、滑雪天堂”,这里山川焕彩,一江秀水、两大奇观、三湖胜境、四脉神山,滋养出江山形胜、物产富饶的洞天福地;这里人文鼎盛,东团遗址、扶余故都、明代船厂、打牲乌拉等,记录了城市的往昔与辉煌……

(1)阅读材料,结合物理学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用简洁语言给“雾凇”作诠释。
(2)雪舞冰封北国冬,江城激荡赏雪情。文学社开展赏雪诗句摘抄活动,下面选项符合活动内容的一项是(       
A.逍遥跃上翻腾浪,最羡凌波微步移。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3)吉林市雾凇名扬天下,遥看白山惊鸿色,细品凇花盛世颜。置身美景中,同学们文思泉涌,纷纷吟联属对。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寒江雪柳映天色
下联:______
(4)文学社开展“梦幻冰雪·大美吉林”宣传活动。请依照示例,补写句子。要求语言流畅,富有文采。
示例:你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要写树,写枝桠吐绿;要写花,写花苞生姿;要写蝶,写舞姿翩跹……
①你要写吉林市,就不能只写吉林市。要写______,写______
②你要写吉林市冰雪,就不能只写吉林市冰雪。要写______,写______
2024-04-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24. 生活中有许多美——自然美、艺术美、人情美、人格美……美会触动我们的内心,浸润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心底的真诚与善良、希望与美好、信心与力量……

请以“美润心灵”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要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024-04-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25.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她是专门研究我们祖先是谁、来自哪里“80女科学家——付巧妹在古DNA研究领域,从四万年前的骨骼里找答案,她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国际科研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求学之路,她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有两种可能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并不是说哪个方向一定就会成功,但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出选择,全力以赴就不会后悔。

她坦陈,做科研是挺苦的,但自己没觉得苦,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些事,我感觉很快乐。当然,在得不到答案的时候也很痛苦。总体来说,我还是享受这种过程的。

很多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者认为当下哪个是最值得的,不要让这种想法限制住自己,要自强不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笑着说,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要自己喜欢,还能让自己愉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是很难、很琐碎,我还是愿意花很多时间去接受比较难攻克的挑战。

要求:①要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024-04-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选择题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50.65字音  字形  短语的结构  词义辨析  单句的成分  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文学常识综合
三、文言文阅读
6-100.65宋濂(1310-1381)  读书学习类课内阅读
11-130.4小说类课外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4-170.15散文
18-200.15议论文
五、选择题
210.94文学常识综合
六、名著阅读
22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七、综合性学习
230.1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对联  提炼与概括  词句赏析
八、作文
240.15全命题作文
250.1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