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湖南 九年级 一模 2024-04-30 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了解时代的发展。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A向上,冲上九霄,从300公里到4亿公里,嫦娥、祝融、羲和……这些神话传说中如雷贯耳的名字,穿越时空,伴随新时代的中国人征战太空!中国人的宇宙探索抵达了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浩瀚苍穹。B向下,潜入深海,中国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在海洋最深处探索更多的未知,领略更多的风景。向山而行,翻越崇山峻岭,中国高铁以间不容发的速度抵达一个个偏远山寨;向海而行,跨越广(mòo 海洋,中国跨海大桥以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创造抵达一座座高峰。C中国人民持之以恒,心怀梦想,开拓出一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D

1.按要求填空。   
以上文段中拼音mào的汉字是_______,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个是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非凡”的抵达”一句,放回文段ABCD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AB.BC.CD.D
3.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你认为修改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心怀梦想,持之以恒,开拓出一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
B.中国人民心怀梦想,持之以恒,开辟出一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C.中国人民持之以恒,心怀梦想,开辟出一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
D.中国人民持之以恒,心怀梦想,开拓出一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2024-04-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类似于今天的“引言”“前言”;赠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表劝慰的赠序。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关雎》《蒹葭》属于其中的风。
C.古人习惯赋予天上的星星一定的意义。“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就是“天狼星”,苏轼借它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彗星袭月”这里借“彗星”的这种自然现象作为喜庆的征兆。
D.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桑梓”代指家乡,“丝竹”代指音乐,“烽烟”代指战争,“须眉”代指男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5.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请探究古诗词中的自强不息精神,用表格进行梳理。
组别古诗词名句传达的思想感情出处
展望未来风休住,①____________洒脱、积极李清照《渔家傲》
直面现实不畏浮云遮望眼,②____________壮志、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
军旅生活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建功、立业李贺《雁门太守行》
面对失意___________,⑤_________自信、乐观李白《行路难》
2024-04-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2023年4月15日—5月3日,“第四届铜官窑国风焰火节暨首届长沙华服文化节”活动正在进行,邀请您赴一场国风之约,请根据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国风焰火节”有三大看点:(一)璀璨绽放的烟花、翼长七米的火凤凰在铜官窑的夜空中闪耀飞舞,游人们与盛焰为伴,遨游在铜官古镇的大街小巷。(二)最盛大的梦幻焰火在古镇告白星城,最浪漫的好景与最特别的人一起看。(三)传统非遗“打铁花”震撼上演,朵朵金花似满天星光凌空绽放,束束花火点缀不夜铜官。

【材料二】

汉服是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汉服自黄帝而始,止于清代,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汉服延续千年,其中以唐、宋为代表。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妇女上襦下裙,裙腰高系,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当时最流行的妇女服装之一是袒胸大袖衫襦,总体表现出袒露宽阔的特点。裙上可绣花、作画,可镶金、穿珠,色彩之艳,式样之多,装饰之精令人眼花缭乱。当时妇女的服饰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盛唐的开放气象与高度的物质文明。到了宋代,妇女服饰以窄为美,襦衣窄小,袖端细长,衣服前襟左右相交,表现出小家碧玉之感。同时锦罗加以刺绣,贵族以紫红色为主。由于宋朝常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又因程朱理学禁锢人的思想,这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

6.为加大铜官窑古镇旅游的宣传力度,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介绍,仿照下面示例,补写一则广告语。
示例:(一)火凤飞舞,遨游古镇
(二)梦幻焰火,告白星城
(三)____________
7.在“华服文化展演”中,小望欣赏了下图服饰,请参考【材料二】,判断下图汉服属于哪个朝代,并说明理由。

这是属于①__(朝代)的衣服,理由是②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时代的发展让网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青少年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张几

①有孩子长时间玩游戏打乱了正常的作息和饮食规律,有孩子长期低头玩手机患上了颈椎病,有孩子沉迷手游对学业造成很大影响,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多方面入手,织密制度防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②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从忙趁东风放纸驾蓬头稚子学垂纶从踢毽子、丢沙包到跳皮筋、翻花绳,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天性、体验快乐、收获成长。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兴起,由于其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更是对孩子们产生极强的吸引力。适度接触游戏,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对归属感、好奇心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一些运动类、益智类游戏等,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不能自拔的心理依赖。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③对今天的许多青少年来说,网络空间是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景。我们不应、也不可能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但必须为他们健康上网保驾护航。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不仅是家长烦恼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上网玩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为62.5%。面对日益便捷的上网渠道,迫切需要科学的教育引导和必要的机制屏障。近年来,从建立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到指导网络游戏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等,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动防沉迷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④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有鉴于此,此次新出台的举措聚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环节,作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从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到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再到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种种举措,既综合考虑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也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戈定了边界。

⑤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之外,游戏企业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各项要求,避免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同时,造成网络游戏沉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至教育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携起手来,才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沉迷的陷阱。

⑥放下手机,孩子们将有更多时间走进山川、亲近自然,听鸟叫虫鸣、看绿水青山;也将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从完善法律、革新技术、提高素养等多方面着手,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网,适度使用网络游戏产品,我们就一定能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9.试分析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10.结合选文第②段,说说孩子爱玩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2024-04-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仰望一朵治愈的云

①赵辉永远记得,在他27岁生日的前一天,天空中出现了一朵巨大的积雨云。那时节,他本应无心仰望天空,因为他的博士论文屡次没有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可能在理论猜想上就出现了谬误,需要修改研究方向。这意味着,赵辉不可能如期毕业。

②那段时间,赵辉心情郁闷,每天机械化地领材料、做实验、改论文,无心茶饭。这一天,他照例在下午三点钟才想起来,要去学校西门取外卖,匆匆吃完早已凉了的午饭,他骑着自行车往实验室赶,忽然听到前面的女孩赞叹:“那朵云,真是奇观哦!”赵辉停车仰望,湛蓝天空中赫然出现一朵巨大的积雨云。那是一朵近乎完美的蘑菇云,云底部分由发亮稠密的小云团组成,仿佛无数雪白的蚕茧在团聚,每个“蚕茧”都在悠然发光,而在云底之上,是展开的扇形云团,纤薄如庞大的水母,飘冉如高达数千米的轻纱帐篷,带着从云底喷薄而出的能量。

③赵辉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击中。他判断,那朵云正好在离学校老图书馆不远的地方。他蹬车抵达了那朵云的正下方,发现那些蚕丝一样堆叠的浓厚云底,将周围的天空衬得更加湛蓝了,而蘑菇云的顶部正在缓缓地收拢,很像天空中摇曳的巨大降落伞。那一刻,赵辉的心被惊讶、震撼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欣喜占领了。在折返实验室的路上,他吹起了口哨。很快,他就被自己的欢快吓了一跳,原来这仰望天空的瞬间,把他从实验的不顺利、改论文的纠结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压抑中拔了出来。

④他从各个角度拍了蘑菇云的照片,放到了师兄弟群里,群里一片惊叹。紧接着,有人发出了从实验室的窗户拍到的蘑菇云——在被太阳照射的西面,出现了璀璨的宝光现象。

⑤赵辉记得,在这个群里,已经很久没有生活际遇的分享,更别提对自然景观的感叹了。所有人都被尽快毕业、尽快找工作的压力裹挟着,做学术似乎成了一种煎熬。

⑥长达数年的研究生涯中,赵辉的师兄弟靠奋力举铁来解压,师姐们靠一天数杯咖啡来抵御倦怠,赵辉从来没有想到过,在学业的缝隙里,抽出几分钟仰望天空,就能得到安慰。是的,这朵云忽然启迪了他——也许,留在一流的学者身边,把手头的前瞻性实验做得更扎实一点,比潦草地混个毕业文凭要有意义得多。能在校园里多看一年云,也没有什么不好吧。

⑦从此,观云让赵辉体会到了另一种生存意义,带着“跳出尘世外,坐看迷醉景”的悠游。赵辉有时会带着导师布置的任务,去外地的科研机构做实验。在飞机上,他会开着舷窗遮光板,戴上墨镜,细赏云天风景。他发现,飞机在起飞阶段,低空经常会形成像涌流的浓厚水雾一样的云,它们像平贴地面的瀑布一样,很容易因太阳的斜射而出现漂亮的宝光。一旦飞机爬升到万里高空,在离机翼几十米地方的卷云和卷积云,又仿佛带着天庭宝物的光辉,散发着丝质的光亮和棉花糖的甜意。

⑧研究半导体技术的赵辉终于成为发烧级的观云爱好者,这帮助他抵御了毕业前后的无尽彷徨。有一次,他去研究院面试,考官连珠炮般的追问弄得他有点窘迫。走出面试现场,赵辉意外遇见了低到几乎擦到高楼楼顶的跑马云,夕阳西下,它们一朵接着一朵,飞快移动,仿佛奔赴一次重大的聚会。它们严肃又倨傲,有时如长啸,有时如低吟,就像海涅在诗歌中所述的“苦痛的灵魂”。赵辉放下对面试的种种猜想与懊悔,开始拍摄这些令人震撼的云,并以延时摄影的方式,做成小视频,传给远在老家的父母看。

⑨老母亲看了赵辉拍摄的“跑马云大片”后,说:“能拍云,能吃得下饭,能意识到与其担忧狂风暴雨,不如在狂风暴雨之前欣赏这些永不再来的云……孩子,这个法子好,我终于对你放心了。”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1.梳理情节,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情节心情
1博士论文需要修改
2惊讶、震撼、欣喜
3放下猜想与懊悔

12.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仰望一朵治愈的云”的理解。
13.任选角度,欣赏句子
它们严肃又倨傲,有时如长啸,有时如低吟,就像海涅在诗歌中所述的“苦痛的灵魂”。
14.母亲的话富含哲理,请举例说一说这句话对你的启示。
能意识到与其担忧狂风暴雨,不如在狂风暴雨之前欣赏这些永不再来的云。
2024-04-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各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②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③吟啸:高声吟咏。④芒鞋:草鞋。⑤料峭:形容微寒。⑥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
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
C.“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风雨过后,夕阳斜照给词人带来的消新和喜悦之情。
D.小序写时间,地点及词人出游的独特感受,交代写作缘由。

(2)“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对天气的态度,更是对生活的态度。请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苏轼的生活态度。
2024-04-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從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成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解释】①布: 公布, 公布。②於: 同“于”。③卒: 终究。④嗣: 继承。⑤刑: 处置。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6.下句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中的“与”同“举”,推举的意思。
B.“女有归”中的“归”是指女子出嫁。
C.“以明不欺”中的“明”是明白的意思。
D.“秦民大说”中的“说”通“悦”,高兴。
17.【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B.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C.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D.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2)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9.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024-04-3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请你结合下面这个《昆虫记》选段的内容,说说《昆虫记》为什么被评价为“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2024-04-2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市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1. 金圣叹评价《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请以李逵和鲁智深为例,分析他们性格的异同,来印证金圣叹的评价。
2024-04-2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市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诫子书》中,我们读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回忆我的母亲》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远影响: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风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底色。初中毕业在即,回首往事,华华深深感激家风对自己的影响,想给家人写一封信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传承之志。

请你以“谢谢你,让我在 家风中成长”为题为华华写一封信给家人,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明确文体;②将目补充完整;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地名、校名;⑤不少于 600字。
2024-04-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世人笑我我自强/不负年少。”

(选自《少年中国说》歌词)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少年就该这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⑤不少于600字。
2024-04-29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九市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根据拼音写汉字  衔接与排序
二、选择题
4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85李贺(790-816)  王安石(1021-1086)  李清照(1084-1155)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6-7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图表类
五、现代文阅读
8-100.4议论文
11-140.15散文
六、诗歌鉴赏
150.65苏轼(1037-1101)  诗歌鉴赏
七、文言文阅读
16-190.4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八、名著阅读
200.65法布尔  《昆虫记》
21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九、作文
220.15半命题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