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中 2024-05-08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下面语段是小语的主持稿,请你帮他完善下面的主持稿。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次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①鞠躬尽(cuì),以一己之力②( )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能③妇()皆知,但他们有着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昔日,他们对腐朽势力④深     )痛绝,振臂高呼;今日,他们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斓,这个世界也把他们照得锋芒毕露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鞠躬尽(cuì)______       (     )而不舍
③妇(rú)______皆知        ④深(     )痛绝
(2)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B.当之无愧C.五彩斑斓D.锋芒毕露
2024-05-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2. 小语写的一段串台词,需要引用下面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

爱国,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它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_____________”中木兰代父从军的深明大义(《木兰诗》)。思家,是一缕散不去的乡愁,它是李白的“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它是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借“______________”讲述诗人欲捎家书报平安,却行色匆匆无处书写的匆忙;它是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暮宿黄河边,“______________”的不舍与孤独(《木兰诗》)。

2024-05-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家庭的记忆被细细勾连,国家的历史被反复诉说。
②有人说,清明时节,表达的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③一个家族如此,国家民族亦是如此。
④借由这一节点,我们再一次确认自己是谁、从何而来。
⑤正是在这个充满温度的过程中,精神薪火相传,信仰生生不息。
A.②⑤①④③B.②④③①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③
选择题 | 较易(0.85)
4. 在活动中,小语需要准备一些文学文化常识,你认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古汉语中常用“三、九、十二、百”等词表示确数,《木兰诗》“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就是这种用法。
C.《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就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就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024-05-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困难(0.15)
5. 老师让小文负责“天下国家”这一活动环节,请你帮小文完成以下任务。
(1)小文准备策划这次活动的形式,他已经想出了一个,请你帮他再补充两个活动形式。
形式一: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
形式二:______
形式三:______
(2)班级准备举办“传送经典,家国情怀”诵读活动,你选择下面哪一幅图片作为活动背景,请说明理由。

       

A.长城(主背景)              B.天安门(主背景)
(3)班级准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杜岗会师纪念馆的研学活动,小文的妈妈却不支持小文参与活动,如果你是小文,该怎样劝说妈妈?

小文妈妈:你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参加这次活动,除了耽误学习,还能有什么收获?

小文:______

2024-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

①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儿血不算什么,吃这点儿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辛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②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③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室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作者:魏巍。有删改)

6.第①段中“我们的光荣”具体指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7.揣摩下列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此刻,他为什么笑?)
(2)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室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此处作者为什么连用六个“当你……的时候”?)
8.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2024-05-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试用批注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阅读任务。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概括式批注】
9.默读选文,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赏析式批注】
10.试结合第③段的加点词语,对胡老师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品析。
【理解式批注】
11.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微笑”和“叹了口气”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评价式批注】
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我发现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小雨”,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但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你能告诉我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

【联想式批注】
13.你如何理解第⑧段中的“‘普通’的伟大”?请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B.蒙以军中多务             黄河去
C.尔安敢轻吾             于家圃
D.旦辞爷娘             睨之久而不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6.孙权与卖油翁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他人,他们说理的方式有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4-05-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7.小文将“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意思理解为“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18.本诗写花木兰代父从军,却对木兰沙场征战的场面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
2024-05-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9. 在名著阅读会上,有同学这样评价《骆驼祥子》:“小说所构建的社会场景是黑暗的旧中国,有的人即使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也依旧保持纯真善良的本性。”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书中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备选人物:小福子     祥子     高妈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阅读名著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请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红岩》中的“小萝卜头”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吗?
2024-05-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下面的征稿启事,按要求写作。

征稿启事

“最可爱的人”不仅有功垂史册的杰出人物,也有默默无闻的平凡小人物。他们每个人都犹如一束光,点亮不一样的精彩人生。相信你已经发现身边有很多“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去书写,去歌颂。现向全体七年级学生征稿,有关要求如下:

(1)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2)抓住典型细节,反映人物性格特征。

(3)借助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4)不少于55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实验中学文学社

2024年4月25日

2024-05-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成语和熟语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选择题
3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四、综合性学习
50.15图文转换  劝说词  活动设计
五、现代文阅读
6-80.65通讯
9-130.65小说
六、文言文阅读
14-160.65日常生活类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17-180.65诗歌鉴赏
八、名著阅读
190.65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200.65名著导读  《红岩》
九、作文
21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