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甘肃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8 1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a.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神话瑞兽之一。龙纹样的起源可zhuī sù 至远古图腾崇拜时期。b.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了简化的龙形图案。随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从原始图腾演化成为皇权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      A.推崇B.弘扬),并在朝代更迭中逐步演化。其成熟期唐宋的已成为国家权威的标志,并     A.普遍 B.广泛)应用在宫廷装饰和皇家用品之中。c.dǐng shèng 时期明清的纹样,其应用程度达到了顶峰、并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zhuī                         dǐng shèng

(2)请为语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a是一个单句,主语是“龙”。
B.画线句b中“发现”“彩陶”“图案”的词性各不相同。
C.“原始图腾”“皇家用品”“应用程度”都是偏正短语。
D.画线句c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该将顿号改为逗号。
2024-05-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2024-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A.此作品为行楷,舒展有型,疏密得体,行云流水。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
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2024-05-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对西方人来说,中国色彩中是青色最难理解的            它可能是绿色,例如青简是绿色的竹简;也可能是蓝色,例如青天可以是蓝色的天,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盛唐李白诗曰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就是黑发的意思。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青色具体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②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丹青”代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
③“青”是中国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④在缺乏直观视觉效果的古诗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②①④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024-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中国的传统色彩大多是从矿石和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小安搜集了从赭石中提取赭石颜料的方法,请你将下面的流程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

2024-05-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6. 诗人常借助多种手法传情达意,小语和小文整理了下面的内容,请你填写横线上的诗句,并照样子在(4)题横线上再列举一个例子(本试卷出现的诗句除外)。
(1)《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互文的手法写出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2)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运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距离难阻”的情景。
(3)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典故,表现悲痛怅惘之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排船

尹小华

白洋淀人把造船叫排船。

淀边上有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沿淀散落。远看,云雾蒙蒙,就像零散的旧船被遗弃在淀里。走到近前,阳光穿透垂柳的叶片,知了在此起彼伏地鸣叫,绿树掩映的房屋错落有致,整个村庄青葱一片,给人一种清新的醉意。

老栓的祖辈就在这个村里休养生息,还是排船世家。

日伪时期,白洋淀上的雁翎队一直都比较活跃,端炮楼、打伏击,不断消灭日本人的有生力量,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日本人恼羞成怒,伺机蠢蠢欲动。夏天,晴少雨多,日本人的装备补给跟不上,就企图在入秋之前全歼雁翎队。而雁翎队多活动在芦苇荡里,神出鬼没,鬼子根本找不到他们的踪迹。这时,便有伪军出主意:让渔民划船进芦苇荡喊话,引出雁翎队员之后再射击。然而,在淀边找了个遍,也没见到一条船。伪军又建议:让渔民给皇军排船。

小鬼子把村里的成年男子集中到大堤上,架起机枪,逼他们出来排船。否则,统统杀死。说完,突突突冲天空打了几梭子机枪。关键时刻,老栓站了出来。

老栓说,他愿意排船。

人群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叫骂声淹没了知了的鸣叫——“老栓,你个狗汉奸!雁翎队员饶不了你……”

人群里突然飞出一块砖头,落在老栓的头上,老栓的头顿时鲜血直流。

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吼叫着将人群驱散。

老栓家院里存放着许多刨好的木板,都是上好的槐树板,只需裁一裁就可以排船。老栓在鬼子的监督下,不慌不忙地排起船来——他从墨斗里拉出黑线,轻轻一弹,弯弯的一道墨痕就印在了木板上,再用锯子沿墨线锯开。接着,老栓扶着木板,俯下身子,眯着一只眼,在木板上瞄准。仿佛有一把透明的尺子从眼睛里伸出来,一寸寸刻度就清清楚楚地落在了木板上。然后,老栓像裁缝那样,将一块块木板精确地裁剪下来。

这时,鬼子翻译走过来夸赞道:果然是祖传世家!

老栓头都没回,说: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把尺子!

老栓先做出了船底,再把侧面带弯度的板子一块块排好,钉牢……不久,一条大船就排好了。将船刷上桐油后,就可下水。

鬼子先指挥两个伪军上船,让老栓划了一圈,见无异常,这才全副武装地上了船。

老栓知道日本人对他有防备,便处处加着小心。

芦苇荡十分幽静,船头架着机关枪,鬼子们隐蔽在船舱里,老栓悠悠划着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突然传出一阵咯儿——的雁叫声。接着,一群大雁惊叫着飞起来,分散了日伪军的注意力。忽地,老栓身子一纵,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水里,迅速潜到了船底,很快水灌进了船舱……原来,老栓排船时,有意在船底做了一块活动木板,只需用力一抽,就可将板子抽出来。当鬼子意识到上当时,老栓已游出了几十米。当他口含着芦秆刚刚露出水面,敌人的子弹便射了过去,鲜血顿时染红了水面。

正当鬼子忙着堵船的时候,雁翎队员们的枪声四起,凭借地形优势,打了一个漂亮仗。解放后,地方政府追认老栓为革命烈士。

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教育课,当我讲完排船的故事后,不少孩子哭了。有个孩子抽泣着问我: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吗?

我点头说:老栓是我爷爷。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9 月 18 日)

7.小说开头对白洋淀小村庄环境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8.结合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小鬼子把村里的成年男子集中到大堤上,架起机枪,逼他们出来排船。否则,统统杀死。说完,“突突突”冲天空打了几梭子机枪。关键时刻,老栓站了出来。(老栓此时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2)人群里突然出一块砖头,落在老栓的头上,老栓的头顿时鲜血直流。(将“飞”字改为“扔”字是否更好?)
9.你如何理解老栓在文中说的“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把尺子”这句话的含义。
10.语文老师对九年级的文章进行了重组设计,准备进行大单元教学。你认为本文可以编入哪个单元?请分析编入这个单元的理由。
第一单元:《故乡》《孔乙己》《变色龙》
第二单元:《梅岭三章》《我爱这土地》《海燕》
2024-05-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这些疾病,最容易拿“春困”当幌子

乔会秀

俗话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年一度的“春困”来袭让不少人感到昏昏沉沉,甚至工作、学习效率都大打折扣。别急,中医就送大家一份“春困”的“自救”指南。“春困”本身并不是疾病,但是就有那么一些疾病,伪装成“春困”的样子,一定要提高警惕。

春困有“理”

《黄帝内经》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古人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与外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从而确立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四时气候及环境变化,会影响人体内阴阳平衡。在冬春季节转换的阶段,人体阳气从冬藏转为春生,气血增长。如果本身气血充足的人,能较好地适应这一转变,没什么感觉。

如果人体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春困的症状,这主要因为人体内阳气跟不上自然界阳气升发的步伐,是一种人体暂时失调的现象。春困不是一种病,而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气候变化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

具体来讲,季节转换主要会带来以下影响:

生物钟发生改变。光照程度会影响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量。褪黑激素是松果体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它的时相反应曲线与光照刚好相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天黑的时候褪黑激素开始分泌,天亮了就停止分泌了。春天昼夜时长发生改变,和冬天相比较,天长夜短,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时长也相应缩短了,导致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白天犯困的时间会相应增加。

代谢增加。进入春天后,气温回暖,人体新陈代谢也逐渐增加,机体消耗的能量增多,可能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得身体容易疲乏。

湿气重。中医责之于“湿”。春天雨水偏多,空气湿度大,受到外湿的影响,湿邪困脾,脾运化功能下降,气血生化乏源,易出现疲倦乏力。同时,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导致气的升降运动失常。

脑供血减少。春天由于天气变暖,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供应给脑部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从个人体质来看,脾虚湿盛和肝火旺盛之人易成为“特困户”。

脾虚湿盛。主要表现为乏力、困倦、头身困重,头昏,伴有腹胀、恶心、食欲减退、大便黏滞等。舌苔较厚腻、有齿痕。“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水湿反过来又加重脾虚的症状,外湿与内湿,内外相和,就加重了春困的症状。

肝火旺盛。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春天是肝旺之时,春季养生宜疏肝。而如果平时肝火偏旺,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出现急躁易怒、心慌气短、失眠、头晕、头痛以及困乏等症状。

解“困”有方

根据中医治未病养生理念,春困可以通过起居、情志、饮食、运动等方法综合调理。

起居调节。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春捂以免寒湿内伤。早睡早起,逐渐适应春天阳气的生发。

情志调节。畅达情志以养肝。肝主情志。养肝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内盛,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饮食调节。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适当多吃一些辛甘发散的食物,比如白萝卜、芫荽、葱白等;避免过多食用酸性食物,比如石榴、柠檬、橘子等,因为酸味入肝,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的生发以及肝气的疏泄。同时饮食宜清淡,少食寒凉和肥甘厚味之品,以免伤脾。

运动调节。多做户外运动、有氧运动,比如春游、慢跑、打太极等,加强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注意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容易耗伤阳气。

这几种困倦要警惕:

有些疾病打着春困的幌子,正在威胁着你的健康。

脑中风。据报道,7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5 至 10 天会频繁打哈欠。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同时出现频繁连续哈欠,且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言语不清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是脑血管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肝脏疾病。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而且肝脏上没有痛觉神经分布,因此在患病初期,人体很难察觉到。如果疲劳犯困的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腹胀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肝炎病毒学、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检查来排查肝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从而机体缺氧,导致疲劳、困倦、反应迟钝以及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甚至还会产生窒息猝死。对于这类患者,应该进行监测,必要时给予治疗。

心脏病。如果同时伴有心慌、胸闷、胸痛,甚至晕厥等症状,特别是在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则要警惕心脏病,及时到医院检查。

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糖尿病、焦虑症等疾病也会让人感觉白天困倦、精神疲乏,症状与春困很像,但这是“假春困”。如果保持充足的睡眠之后,“春困”仍然得不到缓解,还是控制不住频频犯困,应尽快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选自2024年3月 19日《北京青年报》)

11.下列对“春困”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春困是冬春季节转换阶段人体未能较好适应这一转变而阳气从冬藏转为春生,气血增长的征状。
B.春困是人在四时气候及环境变化时感到昏沉,甚至工作、学习效率都大打折扣的一种症状。
C.春困是气血不足的人体内阳气跟不上春季自然界阳气升发步伐而产生的一种人体暂时失调现象。
D.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未能适应冬春季节转换带来的影响而出现疲乏、犯困等的一种生理现象。
12.请你认真阅读全文,概括引发“春困”的原因。
13.某同学对本文小标题结构法相关信息进行了整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及下表提示,完成表格。
小标题内容理解小标题结构法的作用
春困有“理”春困的原因1.吸引读者。
2.②_____
3.便于分门别类组织材料,使行文条理清楚。
解“困”有方_____
这几种困倦要警惕警惕几种易被误解为“春困”的疾病

14.下面是红星敬老院王大爷的身体情况登记卡。请根据文章内容,替小李劝说王大爷到医院检查身体。

时间: 2024年3月 20日

人物:王大爷

情况记录:自入春以来,常常犯困,而且吃不下饭,还伴有腹胀恶心等症状。护工小李建议王大爷到医院检查,王大爷认为春天本来就容易犯困,吃不下东西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吃点药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医院。

2024-05-16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蜡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选自《陶庵梦忆》,有删改)

【注释】①鼎彝尊罍:都是古代青铜器,这里指各种古玩文物。②盘礴:盘起腿,随意席地而坐。
15.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屋舍俨然(     )                           
(2)便还家(     )
(3)有绿天(     )                            
(4)坐者在清凉世界(     )
16.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帷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17.请回答问题。
(1)【甲】文中桃花源美在什么地方?
(2)【甲】【乙】两文都体现了生活环境层面上的“绝境”“如在隔世”,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
2024-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8.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隙中驹:“隙”指墙壁缝隙,“驹”指日影。这里形容时间飞逝。②石中火:击石发出的火星。③陶陶:欢乐的样子。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语:甲诗首联中一个“____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___________”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小文:乙词开篇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_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夺利的俗世的厌弃。
小语:两首作品中都有一“闲”字,但感情上有所异同,都值得细品。
小文:是的,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两首作品都流露出诗人对清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但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十、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9. 阅读文学名著,汲取精神力量。小亮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整理了以下素材,请你结合阅读经验,完成下面的表格。
观点视角论证材料

我的发现

命运的反抗者——以《红星照耀中国》《简·爱》为例举例论证:(1)_______(填写人名)参加工作后,在厂主借机克扣窑工们工资时,带领窑工们罢工反抗;简·爱寄住在舅妈家时,奋起反抗欺凌她的哥哥,并当面反驳舅妈。

(2)一个人的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个人努力,外在条件,还是两者兼有?请你任选论证材料中的一个人物谈谈你的看法______

在逆境中成长——比较《西游记》《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对比论证:孙悟空最初是一只无法无天、叛逆的妖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斗战胜佛;而祥子原本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成为行尸走肉。
2024-05-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同学们翻看《史记》,并了解到书中“列传”体例的来由——“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即有些人仗义而行,不使自己失去时机,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你认为《水浒传》中的哪位人物,值得司马迁为之立传呢?请简述理由。
2024-05-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1. 片段写作。
临近中考,学校考虑到文化学科复习时间比较紧缺,将每周三节体育课减为一节,同学们有不同看法,你作为学生代表,给校长信箱留言。
要求:①120字左右,署名“一位初三学生”;②观点明确,表达得体,言之有据。
作文 | 适中(0.65)

22. 比聪明的大脑更重要的是认真的态度,比优裕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温馨的陪伴,比细致的呵护更重要的是理性的放手,比巧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方向……

请以“              更重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 代替。
作文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更美好的自我。读书、明志、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经受住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的宗旨意识,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读出奋进的苦干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永葆披荆斩棘的斗志;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争当自立自强者。

上面这段材料引发了你对读书的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分享你的故事或写出你的感受。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2024-05-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2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字形  短语的结构  词义辨析  单句的成分  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衔接与排序
二、字词书写
20.85汉字临摹
三、选择题
30.85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50.65流程图
五、名句名篇默写
60.65文学常识综合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7-100.4散文
11-140.65说明文
七、文言文阅读
15-170.65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180.65诗歌鉴赏  内容理解  情感主旨
九、名著阅读
190.65名著导读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200.65名著导读  《水浒传》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十、作文
210.65小作文
220.65半命题作文
23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