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 七年级 期中 2024-05-19 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灿若星河的篇章,亦柔亦钢,它伴随着中华文明厉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生机勃勃。中国诗词早已将民族品格和精神力量níng聚在字里行间,融入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生生不息,代代流淌。当下我们要传承经典,不是要束之于高阁,而是要让古老文字通过不断被运用,再次融入时代生活,最大限度激起大众共情。用经典濡养一代代人,提供不间断的文化支撑,是诗歌永葆生机的不二法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níng聚(     )(2)(     )
2.语段第一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性。
(1)依然生机勃勃(     )
(2)民族品格精神力量(     )
4.语段末尾处的“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请在不改变文意的前提下,写出一个可以替换它的四字词语。
2024-05-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借乐府名曲唤醒浓浓思乡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写出木兰经历漫长岁月,征战杀场,生还不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并加以解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博士:学位的最高一级
C.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D.即刮目相待                    更:另,另外
8.请结合原文说一说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
2024-05-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冕僧寺夜读

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回:“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释】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选自《宋学士文集》)

9.用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1.选文记叙了王冕读书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2024-05-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需要攀登

①伊米花本来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不起眼也不漂亮,但最近却受到了热捧,原因是它们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向上转移生存地点,一开始在山脚下,后来一点点升高,现在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带上,不禁让人称奇。

②后来,经科学证实,伊米花向上攀登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湿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

③那么,它们的身体机能是如何承受的呢?经植物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向上攀登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期间,它们不断地调试身体,环境变化一点,它们就适应一点,调整一点,最后,锤炼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无论怎么攀爬,无论攀爬到哪,都能很好地生存。

④自然界中,这样的现象经常会看到。比如,干旱的地方,植物的根部就强大,扎的也深,比如,生长快的植物材质比较松软,而生长慢的植物,它们的材质更加坚硬。

⑤伊米花的攀高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成长的过程需要______;二是你每一次成长,都要_______,但请记住,这些成长和代价真的无价,它坐起了你向上攀爬的基础,

12.下面这段话应放在文章的什么位置,请说明理由。
为什么伊米花有如此“高”的生命力呢?按理说,越往高,生存环境就越恶劣,它们为什么要挑战生存极限呢?
13.关于伊米花倍受热捧的真正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它生长在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因此十分有名。
B.它天然长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带,尤为罕见。
C.它能随着外界环境,不断地转移升高,不断地攀爬改变。
D.它原本生长在山脚,突然又移到了山上,有点神奇。
14.根据上下文内容和你的理解,为结尾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一是成长的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你每一次成长,都要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