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2 53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qìng)                    刻(qǐng)                    吹毛求(cī)
B.旋(wō)                    (dì)                    而至(zhǒng)
C.追(shuò)                    诚(qián)                    词夺理(qiáng)
D.怀(miǎn)                    越(zhuō)                    锋芒毕(1ù)
2024-05-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人生中有挫折,有失败,有________,那是很正常的。________想要生活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应________心中的障碍。成功时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败时不垂头丧气、________。健康的心态,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力量、一份财富,让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A.误解       虽然       删除       杞人忧天B.误会       如果       清除       怨天尤人
C.误解       虽然       清除       怨天尤人D.误会       如果       删除       杞人忧天
2021-07-16更新 | 1595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②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得到迅猛发展。③陪伴着动漫节一路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个品牌的成长。④可以预见,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使中国动漫产业将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1-04-22更新 | 6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首□我的祖国□为什么久唱不衰□因为它用质朴的语言唱出了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条河流。这条河,享受着岸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条河,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A.《                        B.“                        
C.“                        D.《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2021-07-10更新 | 137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强不息   贡献青春力量

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习近平主席发表二○二一年新年贺词,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赞扬,引发强烈反响。

②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这便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时代青年自当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③自强不息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驻村青年干部群体功不可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返乡创业青年大展拳脚;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青年创新团队大放异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匠心青年脱颖而出……伟大时代孕育着更多机会,搭建起更大舞台,提供了更多选择。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也在创造并推动这个时代。

④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自强不息,就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

⑤自强不息是顺境中的不放松。许多青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实现阶段性目标后斗志减退、思想松懈、惰性渐生。考上大学后只想着及格就好,进入职场后只想着差不多就可以。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也就放弃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青年是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个机遇里收获成长,从每一次挑战中磨砺成熟,从而找到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

⑥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李大钊曾以激昂的笔触描绘出青年的独特气质: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当今,90后和00后以行动展示出青春的生机和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发展节奏:备战半年的资格考试临时取消;精心准备的求职面试突然更改方式;万事俱备、只待实施的工作方案始终无法启动……但他们并不气馁,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向目标前进。青春无悔,奋斗无价,越是迎难而上,就越能体验到拼搏的意义。

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青年要乘势而上,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青年自当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B.自强不息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
C.自强不息是顺境中的不放松。
D.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
7.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B.比喻论证C.对比论证D.举例论证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引用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赞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出文章论题,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证了“伟大时代孕育着更多机会,搭建起更大舞台,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一分论点。
C.文章第⑤段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先从反面举例,然后再从正面论述。
D.总体而言,文章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
2024-01-14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卖油翁》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             善:擅长
B.公亦以此自             矜:矜持
C.尔敢轻吾射             安:怎么
D.康肃笑而             遣:打发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尝射家圃                           而泻出两峰之间者
B.见发矢十中八九                    真无马邪
C.取一葫芦置于地                    丹书帛曰“陈胜王”
D.钱覆其口                           光先帝遗德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设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2024-05-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2.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无所供。其告示“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无所供(      )     ②其告示(      )
14.翻译句子。
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
15.从文中看,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文章体现了王恕“______”的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人间烟火气》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间烟火气

王文一

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的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②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轻轻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坯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然后炊烟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飘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袅无踪迹了。

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萦绕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家里面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老婆,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晨,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勤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女人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⑥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

16.文章第①段引用《青花瓷》的歌词有何作用?
17.赏析第④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
18.本文第⑤段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妻子(老婆)与母亲。试分析两段文字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链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莫怀戚《散步》

19.作者为什么说“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
2024-05-2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②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千百年来礼服严格遵循礼制,并未有太大变化,而百姓常服则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

③央视推出的节目《衣尚中国》,以服饰为题,聚焦服饰之美,力图通过艺术创意、年轻态的视觉营造中国服饰的审美意境。

④传统审美需要我们发掘、理解、驾驭和弘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衣尚中国》不是简单的提倡复古,而是引领大家深入地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学,形成新的审美表达。

【材料二】

①当下,“汉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但有一些设计重其表而轻其里。汉服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深入把握传统文化内涵,才能推进其创造性转化。

②中国服饰文化昭显着社会发展的印记,传达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唐宋为例,唐朝服饰的色彩浓艳,再加上金银杂之。其装饰图案,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生趣盎然。“上襦下裙”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颜色以红色居多,常常使用红绿搭配。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后来,朴素和理性就成为了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③中国服饰文化在各种文学体裁中也被反映和表达出来。小说中人物的服饰,是人物生活层面的写照,是人物外观形态的表露,也是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性格特征的体现,更是作家感情的曲折反映。

【材料三】

近几年,穿汉服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500多万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时尚。下面是有关部门对汉服市场做出的部分调研数据。

20.阅读【材料三】,写出你从调查表中得到的两条结论。
21.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三条合理建议。
2024-05-22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2. 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请你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


真假美猴王

真假黑旋风

出处

《西游记》

_①__

人物

真美猴王:

假美猴王:六耳猕猴

真黑旋风:李逵

假黑旋风:

情节梗概

冒充唐僧师徒取经,与孙悟空打斗,后被佛祖收服。

阅读心得

心得一:假的真不了,邪不压正!
心得二:原来李逵也有善良、孝顺的一面,真没想到!假美猴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的心
魔呢?有意思!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024-05-2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有光/可以助人致远/理想如炬/可以点燃心灵/一个人的心灵一旦被理想点燃/就会有百折不挠的雄心/滴水穿石的坚韧/就可以向着未来奋勇前行

以上是本次阅读分享活动的结束语,主持人朗诵时,舞台屏幕上将同步播放可以反映“理想使人奋勇向前”的文学作品人物及相关情节。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适合播放?请结合原著说说理由。(不少于50字)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游记》
2024-05-2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作文

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想法,皆可寄寓深情,饱含深意。一个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却有着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一种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却是充满人生智慧的选择……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以“似简而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不少于600字。
2024-05-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65关联词语  词义辨析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标点符号
50.65崔颢(704-754)  诗
二、现代文阅读
6-80.85议论文
16-190.65散文
三、文言文阅读
9-110.65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13-15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20-210.65图文转换  意见建议  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六、名著阅读
220.65名著导读  《西游记》  《水浒传》
230.65吴承恩(1507-1582)  奥斯特洛夫斯基  名著导读  《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七、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