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5 1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班级正在开展“让非遗焕发光彩”主题班会,以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县狮舞”的主题环节,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非遗·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中,狮舞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狮舞是模仿狮子各种形态动作的舞蹈,古时被称为“太平乐”。狮舞以活灵活现的舞蹈动作寓意驱邪避害、祈求吉祥。据史料记载,藤县狮舞形成于唐朝,成熟兴盛于清乾隆至建国初期,发展创新于当代。狮舞技艺日臻完善,并经久不衰,xīn (        )火相传。

【非遗·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藤县狮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组织成立了藤县龙狮运动协会,建立多个狮舞发展基地,制定人才培养。同时,县里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狮王争霸赛,实施狮舞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让狮舞传统文化家喻户晓,让古老的藤县狮舞焕发出新的光彩。

【非遗·风采】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狮舞表演中那雄壮的鼓声、欢快的舞步,总能引来无数观众的喝彩。2023年2月5日,藤县狮霹亮相央视元宵晚会。在开场节目《花灿灯彩闹元宵》中,热闹喜庆的舞龙表演,配合跳跃、扑腾、登高、翻转等高难度狮舞动作,惊艳全场,令人叹为观止。真可谓“                       ”。

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 xīn (     ) 火相传               (2)(     )
2.【非遗·知识】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兴盛
(2)叹为观止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文段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火树银花明盛世 ②龙有传人中华兴 ③龙腾狮舞闹元宵 ④凤鸣盛世前程锦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中,狮舞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藤县狮舞形成于唐朝,成熟兴盛于清乾隆至建国初期,发展创新于当代。
C.该县组织成立了藤县龙狮运动协会,建立多个舞狮发展基地,制定人才培养。
D.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狮舞表演中那雄壮的鼓声、欢快的舞步,总能引来无数观众的喝彩。
2024-05-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主题文学常识与名句出处
自然赵师秀置身江南乡村,观赏梅雨,听取蛙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约客》
诗人_____(人名)奉使出塞,用妙笔描绘“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的塞外风光。《使至塞上》
品性周敦颐借莲“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爱莲说》
哲思杨万里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才能履险如夷:“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杜甫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高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情怀北固山上,远眺中原,辛弃疾脱口而出的词句“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饱含爱国深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现代诗人舒婷以献身祖国的热情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__________、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材料一】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朗读是否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 B、C、P、E、V、F 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⑤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

【材料二】

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②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重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 iPod 或手机,他们需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只接近6分。

③从事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材料三】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提取和储存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B.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
C.边看边读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D.智能手机,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让注意力无法集中。
8.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①段末尾用了两个问句来领起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B.【材料一】第③段中加点词“大概”表示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范围的估算不是很精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二】第②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等方法来说明付出注意力对形成长期记忆的重要性。
D.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保证良好的记忆应该及时的复习。
9.小方在背诵《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古诗时觉得很困难。作为课代表的你,请结合三则材料和生活经验,帮助他设计一份背诵计划。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看见生活的甜

汤馨敏

①晚上8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一时半刻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

②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

③我把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

④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她的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⑤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记得一个春寒料峭的雨夜,女儿穿着湿透的鞋子,把雨伞推向我这边。

⑥在我的写作课上,班长宋丹写过一篇文章,描述她女儿上小学时,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反而奔了过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

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等着性情各异的孩子,当我们做好了他们会抱怨、会挑剔、会觉得理所当然的准备,他们却流露出意料之外的爱和关怀,瞬间将我们击中,于是艰辛尽洗,余生可期。

⑧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着急。

⑨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身体好吗?心情好吗?喜欢上学吗?”她说:“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

⑩“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我又问她。

⑪ 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

⑫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

⑬我们要看见孩子的好,看见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

⑭看见是不容易的。它需要一颗澄澈的、没有杂质的心。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

(来源:《读者》2023. 08)

10.阅读文章,理清文脉,请在表格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人物事件对孩子情感
接女儿放学,女儿把伞推过我这边
班长宋丹感动得几乎掉泪
朋友倾诉孩子成绩不好, 我疏解他

1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反而奔了过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

12.第⑦段中画线句“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时刻吧?”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3.文章以“看见生活的甜”为题,生活的“甜”指代什么?作者是如何看见的?请结合文章分析。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不禁感慨万端,无可名状。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道出命运的不公,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写出词人想到离家之后知音难觅,心中顿生后悔之情,禁不住伤心落泪。
15.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本词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 完成小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羡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至明年春,勾践伐吴,吴师败。

(节选自《史记》,有改动)

【注释】①会稽:今浙江绍兴市。②喟然:感叹的样子。③坐:同“座”。④折节下贤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                         先帝以驱驰
B.如土石何                      善者而从之
C.河曲智叟亡               怪之矣
D.其王霸                         获有所闻
1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甲文最后一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
C.乙文写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等都表明勾践不忘“会稽之耻”。
D.乙文文种列举商汤、周文王、重耳、小白落难之事,是为了劝说越王要向这些人学习,学会忍耐,锻炼意志,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19.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话,在句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却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不同。
20.愚公和勾践共同的优秀品质是什么?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这一品质是如何帮助他们成功的。
2024-05-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1.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形式。我校九年级正在策划“带着名著去旅行”的研学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任务一:路线规划
路线名著研学地点
红领巾走梧州带上_____(作者)的《红星照耀中国》去寻红色印记,承强国之志。

科考体验带上吴敬梓的小说《_____》去南京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沉浸式体验古代科考。

故里漫溯读先生的书看先生的故里, 带上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到绍兴追溯先生童年时光的温馨和初入私塾的经历。


(2)任务二:心选之旅
阅有所思,行有所悟,请你选择其中一条研学路线,结合该本名著人物、情节、主题等,向我们推介这条研学路线。
(3)任务三:研学之思
近些年,各地掀起研学旅行热潮,引发社会关注与热议。2023年冬天,广西南宁11枚“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研学意外走红网络。但也有人认为研学旅行耗时费力,对学生成长帮助不大。请你针对此类说法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在80字以内。
2024-05-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家的财富,是屋里的一缕书香,园中的一竿清风;是唐时窗前的那片明月光,宋朝拍岸的千堆雪;是梧州杏坛的枝枝红杏,骑楼城里的特色风情……

家有小家亦有大家,财富有形亦无形。它承载悠悠往事,传承馨香品德,描绘如画江山,谱写英雄壮歌……

请以“我家的财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50.65词语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对联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65文学常识综合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现代文阅读
7-90.65非连续性文本
10-130.65散文
四、诗歌鉴赏
14-150.85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16-200.65人物传记类  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六、综合性学习
210.65名著导读  推荐语  谈认识、谈看法
七、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