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江苏 八年级 期中 2016-12-24 2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juàn ( )恋的岁月;亲情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瑰( )丽的诗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一首缭亮的歌,演奏着和谐的乐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注音。
juàn( )恋 ( )丽
2.句中画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改为
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017-03-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B.扬州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C.今年钢材、光纤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2016-12-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千里之堤, __________________。(《韩非子·喻老》)
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师表》)
③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017-03-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语文实践活动。
5日至17日,环保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统计显示,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北京、上海、福建、广东、西藏等11省(区、市)未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在其他20省(区)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862个,比2014年同期增加54个,增幅为6.68%。其中山东火点数最多179个。
事实上,对于禁止秸秆焚烧,各地都有相应的文件和措施,但是现实中焚烧秸秆仍屡禁不止。
针对“秸秆焚烧”情况严重且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对此进行了调查,请你完成下面几项活动。
7.想了解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你可以通过哪几种途径?
8.如果你的父母也有焚烧秸秆的想法,你准备怎么劝说他们?
9.请围绕“禁烧秸秆”,写一条宣传标语。
2016-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您怎么对维克多那么大的火气?”冬妮亚问。
  ②“那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公子哥儿,没有灵魂的家伙,我看到这种人,手就发痒。仗着他有钱,以为什么事都可以干,就横行霸道。他钱多又怎么样?呸!我才不买这个帐呢。只要他碰我一下,我就要他的好看。这种人就得用拳头教训。”保尔愤愤地说。
  ③冬妮亚后悔不该提起维克多的名字。看来,这个小伙子同那个娇生惯养的中学生是有旧仇的。于是,她就把话头转到可以平心静气地谈论的题目上,问起保尔的家庭和工作情况来。
  ④“您怎么不多念几年书呢?”冬妮亚问。
  ⑤“学校把我撵出来了。”
  ⑥“因为什么?”
  ⑦保尔脸红了……接着,保尔把事情经过都告诉了冬妮亚。
10.此段文字的作者是                   
11.请结合原著回答两个问题:保尔和维克多有什么“旧仇”?保尔为什么被学校“撵出来了”?
12.选段中保尔的语言及其相关的情节主要表现他怎样的个性特点?并列举后文中也能表现这特点的另外两个情节。
2017-03-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欣赏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秦淮夜泊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①,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②正摇摇。
【注】①朱箔:红色窗帘。②旆(pèi):旌旗。
13.这首诗景色的特点和杜牧的《泊秦淮》有什么不同?
14.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6-12-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晏子使楚》,完成问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
1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圣人非所与
②齐人善盗乎
③吾欲辱之,何也?
④晏子避席对曰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7.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18.“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有同学把“得无”译成“难道”,你觉得好不好?说明理由
2016-12-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说明文,完成问题。
人类因手机而退化?
① 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的低头族: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未来的人类是否真的会退化成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② 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③ 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A】
④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B】
⑤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C】
⑥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
⑦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也展现了滑稽但颇有寓意的一幕:主人公拉杰和女友第一次约会时,两人都羞于言谈,场面尴尬,最终,两人选择在图书馆里面对面,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信息进行交流。让人不禁感叹:科技发展,究竟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
19.根据第①段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低头族。
20.下面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放在【A】【B】【C】三处的【 】处。
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21.选文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2.从全文看,智能手机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请分条概括。
2017-03-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炊烟

①许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早晨、午间、傍晚,每一根烟囱里都会飘出袅袅的炊烟,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把目光凝聚在村庄,你就会看到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里冒出的青烟是多么的壮观。这样的景象,比任何一幅山水风景画都优美十倍,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深处。

②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烟是清晨的炊烟。清晨的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偶尔有微风吹来,弥漫在村庄的炊烟便向蔚蓝的天空飘去,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无比愉悦。

③傍晚的炊烟,在我看来,它是一种无声的召唤。炊烟飘起时,其实是在告诉田间劳作的家人该回家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一直无法弄清楚的是,没有手表的父亲为什么总是那么准时地回到家中。我常常看到母亲将饭烧好放到桌上的时候,就会看到父亲吆喝着牛走进院内。那时我就觉得父亲简直就是一只时钟,总是那么准时准点。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之所以那么准时地回家,是因炊烟:只要父亲看见炊烟升起,就可以根据回家的路程而断定何时收工。

④对于故乡炊烟刻骨铭心的怀念,更多地是缘于母亲。因此,一想起炊烟,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博大无私的爱。记忆里,炊烟是与烤红薯、烤玉米、烤土豆,甚至是与烤鱼、烤螃蟹联系在一起的。小时候我们家穷,没有富足人家的糖块、饼干之类的零食,因此,母亲常根据季节的变化为我们烤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下河捉鱼、捉螃蟹来满足我们兄妹的馋嘴。母亲为我们烤东西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翻来覆去地慢慢烤,生怕稍不留心将东西烤煳、烤黑。我清晰地记得母亲烤的红薯、玉米是那样的焦香可口,如今想来,依然满口生香。

⑤可如今,母亲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且疾病缠身。记得前年我回家,正好赶上玉米成熟的时节,母亲对我说:“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烤玉米了,我给你烤两穗吧!’”那天,母亲把多年不用的土灶又烧了起来,母亲在土灶里小心地烤着玉米。玉米烤熟的时候,母亲长叹一声:“人老了,手脚不麻利,烤煳了。”吃着母亲烤的玉米,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烤玉米分明是母亲一颗拳拳的慈母之心啊!

⑥我不知道故乡的炊烟在其他人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故乡的炊烟是连接我生命的血脉。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大鱼大肉不断,可我总觉得电饭锅、高压锅里做出的饭菜和炖出的肉没有乡下的土灶铁锅里做出的饭菜有味。原因在于,我是在故乡的炊烟下长大的,对故乡土灶里烧出的饭菜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怀念,大概就是这种怀念冲淡了现在饭菜的滋味吧!

⑦如今,在我的故乡,你很难看到村庄里飘起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瓦房和草房越来越少了,土灶和烟囱也基本上成了绝迹的候鸟。偶尔飘起的一缕炊烟,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将是乡村最后的风景。昔日那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飘出袅袅炊烟的景象只有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⑧当炊烟渐渐从乡村里消失的时候,当我对故乡的炊烟充满怀念的时候,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乡村城镇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大。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吧!尽管如此,我依然是那样强烈地思念故乡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炊烟曾经是我慈祥的母亲为我放飞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23.文章第①段说故乡的炊烟“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请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故乡的炊烟让人无法忘却。
24.赏析第②段中“偶尔有微风吹来,弥漫在村庄的炊烟便向蔚蓝的天空飘去,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的表达效果。
__
25.文章第段对许多年前故乡的炊烟景象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26.文章第段和第段写母亲为“我”烤玉米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27.结合全文,理解“偶尔飘起的一缕炊烟,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将是乡村最后的风景”的含义。
28.联系全文,请说说作者对乡村炊烟渐渐消失的看法。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请以“难忘的陌生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2016-12-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30.94字音  字形  压缩语段
二、选择题
40.85成语和熟语
5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94诗  词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7-90.4
五、名著阅读
10-120.65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诗歌鉴赏
13-140.64
七、文言文阅读
15-180.4
八、现代文阅读
19-220.4说明文
23-280.15散文
九、作文
2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